在2017年7月7日,我接受了易仁永澄的邀請,參加他的一個神秘實驗(詳見此文章末尾部分),這個實驗將持續50天,50天之后才能知道這個實驗的答案,并且能在第一時間拿到實驗答案的人,有個前提條件,即完成50天的《永澄老師》公眾號文章的學習并留言50天。
到第50天的時候,易仁永澄會對那些符合條件的小伙伴組織一次閉門會議,交流他在策劃這個實驗的前因后果、思路方法、以及具體說明他所研究的對象究竟是什么。
根據要求每個人必須把每次留言匯總到一篇文章中,你看到的這篇是我的留言合集,而且會持續更新。
#DAY 50
對應文章:永澄:系統思維是什么-02?
#觀察永澄50天實驗-50天大結局#
收獲:
1)系統思維的四個價值是:理解、判斷、決策和改變。
2)掌握系統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事物、找出原因、正確決策和獲得相應改變。
今日問卷:
問:這四個價值中,你對哪一條感受最深?你能舉個自己的例子來說明嗎?
答:感受最深的是【改變】,最有價值,因為前面3點做的再好,沒有產生任何的改變,一頓折騰后回歸原樣,就像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哈。
#DAY 49
對應文章:永澄:系統思維是什么-01?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9天#
收獲:
1)只要按照方式所規定的順序進行思考就會得到比較好的觀點,這就是思維方式的價值
2)只要是可以看成一個整體的都是系統
3)推薦一本介紹復雜系統的入門書《復雜》
今日問卷
問:你所處的競爭環境中,你有競爭優勢的項目中,你所擁有的白箱系統是什么?如果有競爭對手(或者領導)優于自己,那么他的白箱系統優于你的地方是什么?
答:我擁有的白箱系統可能是項目管理能力,但尚未留意競爭對手(或者領導)優于自己的地方。
#DAY 48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8天#
收獲:
1)在每次做事情的時候,能提前把成果先想清楚,然后將成果高效地取得!
2)三類成果:1是項目管理概念下的可交付成果、2是項目成果、3是這個成果產生的方法
今日問卷
問:如果你給自己定一個3天內可以完成的任務,提前思考它的成果并推進完成,你會選擇什么任務?你會記錄自己的實踐過程并向我反饋么?
答:任務要求:3天內完成幕布工具介紹及操作視頻的制作和發布。
1是項目管理概念下的可交付成果:包括,任務拆解的思維導圖,幕布工具學習筆記,錄屏演示用文字稿,演示素材內容,視頻的展示封面,復盤文章等。
2是項目成果:一段可公開訪問的幕布工具介紹及操作視頻。
3是這個成果產生的方法:
學習他人的文章和官方資料,寫演示用的文字稿,試錄和正式錄,上傳發布,個人復盤。
#DAY 47
對應文章:永澄:積超送來了認知體系全新的破和立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7天#
收獲
1)人生的意義跟做事沒有關系,不要糾結什么人生的意義感,人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2)組建高智青年聯合會,形成多元的社群。
今日問卷:
今日沒有問題。
(讓身體休息一下,等一下靈魂,使它能跟上。)
#DAY 46
對應文章:永澄:嘗試寫個小冊子——如何生成知識專題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6天#
收獲
1)技術再重要不如心態重要
2)下一步是教大家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專題
今日問卷:
問:你要不要寫一個什么樣的小的知識專題呢?如果你要寫,你想寫個什么呢?如果你要聯機寫作,你要怎么做呢?
答:要,寫個如何個人管理的知識專題吧。可以先用思想夜宴的方式起步嘗試一下。
另外,對于如何使用github和gitbook做一個網站版的電子書,我錄制了一個簡單的視頻教程,供大家參考(如何使用Git工具寫本電子書)
#DAY 45
對應文章:永澄:想讓自己停幾天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5天#
收獲
1)誰都會有狀態不好的情況,調整調整再出發
2)雖然我們很渺小,但意義感可以很強大
今日問答
沒有,哈哈哈
#DAY 44
對應文章:永澄:當能量不足時,到底要怎么辦?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4天#
收獲:
1)對抗能量不足、什么都不想做的這種情況,大約有三種方法:一是不斷學習更新認知;二是構建社會支持系統;三是進行自我修煉。
2)正常人一個月用于學習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所以使勁超越他們,碾壓他們吧。
3)要知道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因為不知道、不會做導致的,而且所有的技能都是可以被習得的。
4)越是沒有能量,越要做做做,越是不做,越是沒有能量。
今日問卷
問:沒有能量的時候,你都是怎么處理的?
答:當我覺的沒能量的時候,可能會
1)緩一緩,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沒意義的事情玩一玩。
2)去吸能,看看有沒有可以顯擺的東西,去分享一下,獲得一點能量。
問:今天的內容給你最大的啟發是什么?你的下一步行動是什么?
答:找比我高幾個層次的人做導師等構建社會支持系統。
#DAY 43
對應文章:永澄:目標,必須要像渴望呼吸一般?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3天#
今日收獲:
1)目標很重要、很重要,在做任何任務的時候都需要設置目標!
2)快是結果,慢是原因,耐心地把一件件必須做、應該做、想要做的事情做好,結果就來了!
3)11月份的新領讀是關于更復雜的概率問題
今日問卷
問:你有沒有被某一句話、一個故事在激勵,當自己沒有能量的時候,這句話、這件事就會給你巨大的力量,推動著你往前去?能告訴我那是什么嗎?
答:有一些,這里先說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練就一身超群的劍術,便千里迢迢來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
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說:“我決心勤學苦練,請問師傅,我需要多久才能學成下山?”
師傅答道:“十年”
少年嫌太長,就說:“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繼日,需要多長時間?”
師父說:“這樣大概要三十年”
少年大吃一驚:“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
師父不答。
少年又說:“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拼死拼活修練,爭取早日成功。”
師父說:“那么,你就得跟我學至少七十年。”
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終于大悟。
#DAY 42
對應文章:永澄:意義、目的、目標、資源的關系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2天#
收獲:
1)妄下判斷就會暴露自己的“坐標”
2)所有的價值評價都是相對的,所有的價值評價都是不可衡量的
3)目標是任務的固有屬性,資源是用來支撐實現目標的,為目標使用多少資源,是一種選擇,而選擇背后的關鍵是:價值和意義
今日問題
問:是否有人用愛的名義綁架你、控制你?如果有的話,你要怎么擺脫這份沉重的恩賜呢?
答:有。1,從物理上擺脫(閃躲一會兒,等過了高峰可能對方也忘了);2,從生理上擺脫(不卑不亢,不屈不撓);3,從心靈上擺脫(先接受,再反思)
#DAY 41
對應文章:永澄:睡了40個小時的體驗報告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1天#
收獲:1)一款GrowCastal游戲;2)冗余備份系統的重要性,雖然小概率事件,但影響很大。
今日問卷
問:你在面對人生中最重要的活動時,突然出現發燒的情況,在你還有能力堅持去做的時候,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呢?
答:以前我會選擇堅持,現在我還是會選擇堅持。既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活動,至少是已走過的人生中的“最”,一定不可辜負。
問:你最想要的是什么,為了最想要的你愿意付出什么?
答:最想要的是成就感,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
#DAY 40
對應文章:永澄:接下來,就是要一起實踐躍遷了!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0天#
收獲:1)一張把《躍遷》中原理和章節對應大圖;2)認知躍遷->能力躍遷->能級躍遷是層次遞進的,需要潛心修煉才可能逐層實現;
今日問卷
問:如果你又想跟著他人躍遷式的發展,自己內心的小我又跳出來說,那都是大神做的事情,我做不到的。這個時候你要怎么處理?是維持第一反應、立刻讓自己的小我得到滿足,還是會怎么處理呢?
答:1)做察覺: 用主動分身的方式察覺到這個“小我”的存在;
2)辨原因:這是一個限定性的信念,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反駁這個小我:“沒有人一出生就會跑”;
3)出回應:換做積極主動的方式去思考行動。
#DAY 39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9天#
收獲:1)寧可開放,謹慎封閉;寧可剝離,謹慎做多;2)飲鴆止渴,用一個會產生更大問題的方案來解決當下要的問題;3)只有開放才能專注。
今日問卷
問:你有沒有過無意識做多的情況,然后導致你越來越困擾,甚至崩潰的情況?那是一件什么事,如果你現在用專注和開放的策略來解決,你會怎么做呢?把故事講來聽聽吧
答:以前經常想要做很多很多事情,要實現很多多目標,結果是越是做不到越是不去做,最后崩潰到連目標也不做了。用專注和開放的策略來解決,就是專注在一個最重要核心的目標上,然后用開放的方法學習他人并與他人分享。
#DAY 38
對應文章:永澄:成為幕布布道師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8天#
收獲:1)思考 = 理解 + 分析 + 表達; 2)幕布工具開始進行社交化實踐是一個很好的進入機會。
今日問卷
問:如果你想要借助一個平臺實現自己勢能的拉升,你會采用什么方法?
答:1)知彼:了解這個平臺可以做什么,它的發展方向趨勢是什么;2)知己:分析自己想要拉升的勢能與這個平臺的契合度情況;3)嘗試:嘗試一下。
問:你如何識別哪個平臺有機會,可以去占位呢?
答:1)已有用戶群體,與自己的匹配度;2)差異化優勢,是否可以有存活下去;3)提供的價值,是否可以繼續發展向上。
問:如果你要通過幕布展現自己,你會怎么做呢?
答:1)多使用,特別是高級功能;2)多分享,特別是申請精選;3)多推廣,特別是寫寫專題文章。
#DAY 37
對應文章:永澄:茫然的時候,要重建你的意義感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7天#
收獲3點:1,在做事之前要思考清楚目的和意義;2,在做事過程中就別再糾結詢問意義;3,真正的高手在于失控中的掌控感
今日問卷
問:你認為你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答:享受快樂感覺,以及為追求這種快樂感覺而投入自己的精力、付出自己的努力、使用自己的能力、承擔自己的責任、積累自己的勢能。
問:你認為觀察我的躍遷實驗對你來說有什么意義?
答:透過觀察易仁永澄這面鏡子反觀自己。
問:躍遷對你來說的意義是什么?
答:不被收智商稅,不被輕易碾壓,有機會高概率更持久的享受快樂感覺。
#DAY 36
對應文章:永澄:知識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6天#
收獲2點:
1)能力管理>知識管理,能力管理是目的、知識管理是手段;
2)讓子更清楚的參考話術: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今日問卷
問: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后來發現它不僅不對,還擋住了你的發展?當你突破之后帶來了一段巨大的成長和提升?有的話,講給我聽聽吧。
答:去年開始學習閱讀方法,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習慣,然而學習怎么更好的通過閱讀來學習只是一種方法,并且只是學習怎么讀書不讓讀過的書產生價值也是低水平的勤奮。所以不僅學會怎么讀,并且去讀,更重要的是讀出對自己能產生改變的東西來,并去嘗試和使用。
#DAY 35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5天#
今日問卷
問:在你眼中,永澄是個什么樣的人?
答:極度愛顯擺的內向性格人
#DAY 34
對應文章:永澄:如何用分形原理思考戰略問題?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4天#
今日問卷
問: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很努力地在做事情,后來發現,自己在做小分形里的事情?這件事是什么呢?
答:有類似的體驗,自己的視野太小了,只是看當下爽不爽,舒不舒服,未來如何不去想也不去關心,更別說預見,準備之類的呢,所以即使現在很努力的做事情,這個不改變,結果還是在小分行里面啊。
問:如果讓你對自己進行一次整體視角的規劃,你會思考哪些事情?
答:首先思考10年后我在哪里做什么?然后思考這一年做的事情與10年后的自己什么關系?最后思考如何調整?
#DAY 33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3天#
今日問卷
問:如果今天的文章可以讓你審視自己,你是否出現過高估自己能力的情況?是否因為高估能力而導致出現問題,自己逃避或者推卸責任?
答:不用審視自己,都可以肯定自己有出現過高估自己能力的情況,自以為是,還時常出各種問題和狀況,一般選擇視而不見式的逃避。
問:在未來的學習成長中,你怎么避免啟發感帶來的陷阱?
答:1,不簡單草草了事,越是自己困難或阻塞的地方越要用必要難度慢下來,沖破關鍵點。
2,以教為學,不以自己的感覺判斷是否學會,而是以能不能教給別人,并讓對方有啟發感等為依據
3,集中精力,不要多而雜。
問:在這次的《躍遷》共讀活動中,你準備將自己的行為做出哪些調 整?
答:放棄進度導向,真正的扎實搞懂一點用一點算一點,不求多不求快。
#DAY 32
對應文章:永澄:問題的唯一原因,用三層系統給出解釋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2天#
學習筆記1,三層系統是一個概括名詞,把系統從低到高拆分成有效層、悖論層和解決層,是一個問題解決套路。
學習筆記2,三層系統的用法是當面對一個自己感覺困難復雜的問題時候,首先拆解梳理問題涉及的各自獨立小系統及其元素,然后找問題是元素本身還是之間關系問題?最后升維解它決(例如頭腦風暴加維度?尋找相關的外部資源?)
今日問卷
問:請使用三層系統的方式,按照套路分析一個自己遇到的問題,并嘗試著找到問題發生的關鍵原因以及解決方案。如果依然解決不了的話,那給出你要解決問題的相關思路。
答:例如自己沒時間鍛煉身體的問題,
1,元素包括:經常鍛煉,個人時間,身體健康;
2,元素關系是,個人時間投入鍛煉時間不足,可用時間都投入學習了,鍛煉不足,健康下降;
3,升維,命都快要沒了,學習都什么用?
4,解決思路:減少學習時間,增加鍛煉時間。
#DAY31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1天#
看完今天的文章,我遲遲不敢留言,對著之前自己的留言默默的去面壁了。
留言對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能精準的傳遞到讀者那去,還要照顧讀者感官體驗,特別是現在搶奪注意力的時代,言簡意賅不能忘。
今日問卷
問:你有沒有在哪個細節點上會對自己特別高標準要求,并因此而受到意外驚喜?如果有,請講講這個標準是什么吧。如果沒有,接下來,你準備將哪件事情的標準提起來,并且像我一樣寫下來呢?
答:應該沒有吧。我對自己要求一向比較低,沒有什么說的出特別高標準要求,隨遇而安。
如果一定要準備提高標準,首先把留言標準提高一下:結論先行,邏輯展開,層次分明,言簡意賅。
#DAY 30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0天#
今日問卷
問:請你通過任何方式去找尋到,當萬物互聯之后,會對我們有哪些影響?我希望你可以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思考,而不是隨便找幾條貼上來。請至少找到7條內容。
答: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思考的確挺難的,我們先假設一下萬物互聯之后我們身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
首先萬物指任何有機物和無機物,互聯是相互之間都可以產生聯系連接連通;
然后萬物是否也可以包括有意識和無意識,互聯是按需的方式或者根據一定的邏輯規則又或者是隨機不確定的方式進行;
最后我們人類是一個整體也是有N個系統或有機物無機物組成。
所以基于這種假(nao)設(dong),我覺的真正的萬物互聯對我們人類影響還是會比較大的:
1、我們人類只能控制意識中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包括身體一些有機物部分)不再受我們控制。
2、我們人類還是遵循適者生存法則,但這里的"適"是指適合萬物互聯規則的人,否則就是淘汰。
3、我們人類不會成為地球的主宰(可能目前也不是),沒有中心節點或者說大中心節點。
4、我們人類可以某種程度的永生不滅,意識可以一直存在這個萬物互聯中。
5、我們人類終于通過這種方式與外星文明連接上了。
6、我們人類依然有一群人在尋找人生意義,但更多的人雖然活著,但已經死了。
7、我們人類最終會打破這種萬物互聯的“枷鎖”,走向下一個更新的更“美好”的人類發展階段。
貌似,腦洞太大,收不住了 - -!
#DAY 29
對應文章:永澄:為什么有的問題就是解決不了?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9天#
問:整篇文章都呈現出一個關鍵詞,必要難度。其實必要難度就是一種升維手段,它表面上看上去難,但是你升維成功了,未來降維打擊的時候就很有力量。那么,請嘗試著找出自己曾經解決掉的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并且把這個問題是什么、你原來卡在哪里、如何用升維的方式解決、增加的新維度是什么故事說來聽聽吧?
答:問題描述: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
解決思路:切斷回路,現在的回路是,事情很多->精力不夠->勉強為之->身體拖垮->容易得病->時間減少->事情增多的負循環,要破壞這個負循環系統,切斷自毀線路,例如可以在事情多少上決策判斷,花精力做最重要的以及拉長時間、增加反思等等。
#DAY 28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8天#
問:目標的25個問題所歸屬的類別里,你能否得到做方案的一個基本套路?
答:真的很高級,基本套路包括許多的模型:
001 PORT的P,
002 方案背景,
003 GROW的R ,
004 GROW的 G 也是 PORT的 O,
005 GROW 的 O,
006 PORT的T,
007 RISK風險防范,
008 8CAN,
里面還融合了 黃金思維圈、管理效果公式、抓手思維等等。
問:如果你可以,那我想問問你,如果我沒有問這個問題前,你會不會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么不思考這個問題?通過這個過程,你未來準備怎么做?
答:一看到方案二字,我腦子中自動浮現了一個自己平時常用的項目方案框架,001方案背景,002目的,003目標或成果,004需求分析,005設計或工作內容,006進度安排(含分工),007實施經費,008保障措施,等。
對比之下還是相形見絀,老大的套路考慮更全面,劃分更清晰,層次更邏輯,值得借鑒學習!
#DAY 27
對應文章:永澄:遇到Scalers就會被碾壓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7天#
問:《躍遷》共讀活動你如果想給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分別是最低標準、普通標準、神級標準,分別是什么?
答:既然已經報名參加《躍遷》共讀活動了,總要設置一個標準,我的標準分別是:
- 最低標準:閱讀學習整本書3小時以上,在8月31日底前聽完永澄老大的6堂分享課程,完成2篇簡書文章(1篇檢視閱讀,1篇讀書筆記),完成一次10分鐘左右的讀書心得分享。
- 普通標準:在完成最低標準的基礎上,按時學習所有課程和他人學習筆記,記錄學習筆記到幕布中,并畫思維導圖和流程圖,完成每次共讀任務,并在8月24日前提交作業。嘗試使用書中的某一個點進行實踐,并進行作品聲音輸出。
- 神級標準:在完成普通標準的基礎上,以結構化套路的文章方式輸出所有學習心得,以不少于30分鐘語音的方式在成長微信群內分享。嘗試完整全面的使用書中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對自己的個人系統進行重建。
總結:根據自己目前時間精力和8月份目標計劃情況,將采取最低標準進行,若沒有突發新增情況,以普通標準進行。
#DAY 26
對應文章:永澄:為什么完成一件事之后會懶惰?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6天#
問:你能否說清楚什么是戰略、什么是戰術?
答:戰略是確定做什么事情才正確,戰術是確定怎么把事情做正確。
問:為什么我們要談戰略問題?
答:現有戰略,再有戰術。
問:如果讓你對不同的事情形成戰略,你有沒有一個固定的戰略形成套路呢?那是什么呢?
答:沒有固定套路, 如果要有可能是:1、明確問題,2、知彼知己,3,建模決策
#DAY 25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5天#
問:你生命中是否體驗過非線性,是否可以講一個非線性的故事,并且告訴我,它讓你獲得了什么意想不到的驚喜?
答:好像沒有體驗過非線性的階段,一直都是多勞多得,一分耕耘一份收獲。
問:另外,通過今天的文章,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答:永澄推薦,有本好書,名叫躍遷,出自古典,教你升維,成為高手,一套系統,突破困境,雖有難度,但值得學。
#DAY 24
對應文章:永澄:你的回顧里,重要的是缺少一個模式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4天#
問:你的生命中有沒有給你投資的人?如果有的話,他為你賦能了什么,你有沒有涌泉相報地回饋他?如果你的生命里還沒有一個為你投資的人,那么,你準備建立一個什么樣的自增長模式?
答:一般情況下,每個人至少有一個投資自己的人,就是生父母,可能他們什么都沒有做,但把你生產出來,構造了一個新的獨立的生命體,就已經賦予了巨大的能量,所以無論你們的關系是好是壞,你都是你所在家族系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回到問題,既然我們是一個個的獨立個體,就有必要主動有意識的建立一個自增長模式,然后結果顯現,過程顯現。
#DAY 23
對應文章:永澄:有些錯,犯了就犯了,鬧情緒沒用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3天#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出現不可預測的未知和盲區也是挺正常的,就像盲人摸象,從自己已知的角度出發,是很難推導出全局,但通過試錯,驗證假設,持續調整認知,實現波浪式成長,這個波浪不管波峰波谷的有多高有多低,只要總體趨勢往上走的,就是一種好兆頭,不要因為一段時間處在低谷而畏首畏尾,自暴自棄;同樣也不要因為一段時間處在高峰而洋洋得意,自命不凡。
問:你是否有僵固型心智的表現,你的日常行為模式中,有哪一個特別明顯的僵固型心智的表現?它影響了你什么。如果你找到它,你準備如何直面它和它斗爭呢?
答:我認為我主要是成長型心智的,肯定難免會出現僵固型心智的表現,只是很多時候我沒有察覺意識到,但想出來了,如果一旦察覺它,它就沒辦法了,就像彈簧似的,你強它弱,你弱它強。
#DAY 22
對應文章:永澄:我想做個極高門檻的目標類社群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2天#
問:反思是根據感受來分析問題,通過問題來找尋原因,通過原因來找到解決方案,本文本身就是我反思的一個實例。你最需要反思的是什么,它讓你感受是什么,這個感受有多不好?原因是什么,你要如何解決呢?
答:反思給我的感受是非常激勵和積極的,我信任它可以幫助我,但我最需要的反思卻是反思這件事本身。反思是思考已經發生的事情,但我們這里說的是要有效的反思,有效的反思是會幫助我們更好的面對未來,做出選擇和行動。那如何才能有效的反思呢,我對自己反思的建議有三點:
1,持續,與自己在一起的時間長些,持續多做反思,定時不定量。
2,產出,反思要有結果,行可以散但神不能散,結果也可以只給現在的自己看,也可以給未來的自己看,比對假設。
3,影響,前2點只是鋪墊,關鍵是產生作用力,包括觀念改變,言語改變,行為改變,無影響無反思。
#DAY 21
對應文章:[永澄:想變得優秀,有個很高級的套路](http://www.lxweimin.com/p/df9df00320190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1天#
問:你有沒有做第一這樣的信念,并以此去做過某些事情,還得到了結果?如果有的話,你能否講講那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如果沒有的話,你要如何開始實踐做第一的思路?
答:信念不足,我總是習慣于中庸狀態,不想太好,更不想太差,隨遇而安,得過且過,因為我以前覺得做第一可能壓力會很大,而且去爭取做第一的路上困難會很多,更加重要的是我沒想明白我為什么要做第一?在哪里做第一?以及怎么做第一?,覺得可以吃飽穿暖活下去就行了。我現在覺得的爭取淡定從容的生活與想要變得優秀的自己之間可以試著互相兼容,并非一定水火不容的。
問:另外,為什么對標領域中最頂級的人,容易幫助自己躍遷呢?
答:我想可能最主要的是獲得一些列高標準的心理表征,這些標準是讓自己能往做第一方向前進的明確指向。
#DAY 20
對應文章:永澄:終于搞定了卡片積累系統選型工作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0天#
問:做卡片整理,明明是件很慢的事情,為什么還要做呢?
答:從知識留存的層級上可以看到,卡片是用來承載認知科學中學習的最小組成:組塊的,所以雖然是很慢(其實從每天投入時間上來說并不長),但是未來收益顯然很巨大。
問:你在日常判斷時,會不會把'慢'做為一個極其重要的判斷標準,如果慢就不做了?如果你一直求快,你真的快了么?你能否說一個自己慢慢來但是最后飛速發展的故事呢?
答:在日常判斷的時候,我很難把“慢”作為一個及其重要的判斷標準,因為對于現在的我的系統2來說還很弱小,系統1也自由散漫慣了,所有要調整一下認知。在應該慢的地方慢下來,不著急著眼在下立時三刻就要獲得收益。
問:最后,你要不要做卡片積累呢?
答:經過認真思考后,我決定暫時不做,原因有三:
1)暫時合適的環境和設備資源;
2)根據時間精力分配來說,一個時間段內先把一件事情,一件一件事情來,不要著急。
3)前段時間嘗試了一個多月的知識卡片,嘗試下來覺得有點別扭不順手,一定是哪里還有點亂,特別是這塊自己不夠流程化和模板化。
#DAY 19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9天#
問:在越來越沒有人監督你的年代,你要開始做什么事情,來讓自己的自制力不斷增強?
答:建立秩序感。
問:你決定做一件什么事情、用什么樣的標準持續做下去?
答:按照可以完成的標準,也可能或大多數是最低標準,理由很簡單,過幾個月或幾年,你若能回想或發現當初這件事情的是否,能完成就是100分,沒完成就是0分,至于標準意義不大,因為標準隨著自己的認知提高,不斷成長會變化的,那時完成的事情是既定事實,已經是結果,不需要分出事情本身的對錯好壞優劣。
問:另外,在今天的文章中,你收獲最大的一點是什么?
答:小學老師常常會說出一輩子受用的金句。感謝小學老師!
#DAY 18
對應文章:永澄:如何站在自組織的角度理解目標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8天#
說實話,今天的內容我表示完全看不懂,但我得到一個觀點:目標很重要,目標是動機的基礎、幫助進行情緒控制、幫助實現認知過程,目標是這些心理過程的基礎動力!所以要持續強化目標的訓練,把內心真心的目標挖掘出來。
問:你是否持續設定目標?如果沒有,是什么讓你放棄?
答:我是持續設定目標的人,雖然大多數的目標沒有實現或達到預期,但屢敗屢戰,鍥而不舍,不舍的不僅是目標達成的美景,也是內心期待的目標本身,因為美景總是太虛無縹緲,而目標卻具體也明確。以前不會放棄制定目標這件事,以后也越來越不太可能放棄。
問:如果你也認可目標的重要性,你希望接下來給自己定一個關于目標的什么目標?讓自己更好地去掌握目標這個重要的序參量呢?
答:我每年每月每周都會制定自己的個人目標,但關于目標的目標這件事,我要先學習理解一下才好回答。從無序到有序,再到“無序”(無意識的有序)
#DAY 17
對應文章:永澄:下一版本的個人信息管理系統構思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7天#
問:通常情況下,你遇到問題是怎么處理的?是逃避、是假裝看不到還是直面去處理?你處理問題的時候有沒有固定的套路?你思考問題的時候是否有必須遵守的原則?
答:一般我遇到問題,首先第一反應是逃避,嫌麻煩,看看能不能裝作無視,然后第二反應看看是不是真的不能無視的問題?然后就開始啟動大腦思考,這個是個什么問題,我處在問題處理角色的定位是什么,我要采取積極還是消極態度,如果是要用積極的態度則會
1、收集信息。收集更多的信息(包括時間縱向和廣度橫向);
2、分析問題。簡單的用列表,復雜的用思維導圖。
3、尋找辦法。找到一個比較合適可行的解決方案
4、執行跟蹤。立即行動或列入待辦任務,推動并跟蹤問題的解決。
5、回顧反思。無論問題解決與否,每天回顧反思工作問題和方法,每周回顧反思個人問題和方法。
問:通過本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以后你將如何面對你的問題?
答:通過本文的收獲已經給我對未來更好的面對問題的方法
1、問題處理的關鍵環節是:明確目的、系統分析、安排任務;
2、用黃金思維圈等工具明確目的;
3、用對照校驗等工具來進行系統分析;
4、用RSQC等工具安排任務明確邊界。
#DAY 16
對應文章:永澄:我又遇到了生命里的貴人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6天#
以前我總認為“貴人可遇而不可求”,看完此文,我相信貴人也可以求。
要點是能夠給貴人賦能。
路徑是努力進入到價值交換網絡的節點上
方法是有意識的主動給貴人做些能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目標是幫助他們實現他們期待的價值
結果是我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最佳途徑。
問:你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貴人相助?如果沒有,你有沒有思考過原因?如果有,他是誰,他做了什么讓你的人生發生了改變?請說一個讓你記憶最深的貴人故事吧。
答:除了自己是自己的貴人外,還有非常多的幫助過指導過的人都是我的貴人。
#DAY 15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5天#
問:你有沒有過堅持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但是別人卻冷嘲熱諷,甚至他人不需要努力就比你還好的時候?你有沒有動搖過?在遇到這樣事情的時候,自己的情緒是怎么樣的?你是怎么扛過那段經歷的?你希望對那段經歷的自己說點什么?
答:如果沒有的話,今天要留言的問題答案就沒什么可說的了,不過想來想去還真的想不出來,因為我不太關心這些聲音,即使有些冷嘲熱諷,可又奈我何?內向的好處在這時可立了功了,我和我的內心在一起,就好像是整個世界。當然這個也不現實和持久,畢竟我也有家庭,也與社會有交集,所以也會動搖,但持續進行下去的不是靠堅持2字,而是需要信念,給自己一點意義感,產生一些興趣,并對它帶來的未來情景充滿期待。
#DAY 14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4天#
我覺得系統名字只是一個代號,能叫的順口就行。原來的名字也挺好的,也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了。
如果因為名字而不識貨的人,即使交錢也未必對他有什么實際的大幫助。
如果一定要表示內核變化,我建議可以叫 “自我管理系統 2.0 ”
問:你有沒有過一直堅信的信念,認為它一定是對的,但是最后限制了你的發展?
答:沒有,因為我是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沒有什么絕對正確的,也沒有絕對錯誤的,只有更適合。
#DAY 13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3天#
問:你是否做過必要難度的學習?那是什么,它給你帶來什么巨大收益?如果沒有的話,你要問問自己,為什么不去做,是什么錯誤的信念在限制你做對的事情?
答:有的,比如10年前學習GTD等時間管理方法,給我巨大的收益是對自己和世界認識加深了許多了。
問:如果你要開始必要難度的學習,那是什么?
答:那肯定是讀《思考,快與慢》全力以赴。
#DAY 12
對應文章:永澄:深夜反思,我又被自己的傲慢蠢哭了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2天#
問:為什么你會覺得自己蠢爆了呢?你有沒有感覺自己蠢爆了的時候,如果有,那是件什么事?
答:覺的自己做了一件特別傻的事情或者突然想通了一個道理的邏輯時候,就是有種自認為事后諸葛亮事前豬一樣。
問:事后,你自己有沒有發生什么變化?
答:雖然外觀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大腦內部有了一點點變化,大腦溝回上刻上了些擦不掉的東西,當然副作用是獲得了這個知識的詛咒。
問:蠢爆了和躍遷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答:只是知道蠢爆了,其實沒有用,必須要跟上行動,同樣躍遷和蠢爆了一樣,知其然或知其所以然,也并沒有什么用,必須行動起來。
#DAY 11
對應文章:永澄:范式,你必須了解的關鍵概念!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1天#
問:如果你要把范式的概念講給一個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詞的人聽,你要怎么講?
答:范式這個概念你可以理解為一群人共同使用的“語言”和“行動“,小到暗語、行話,中到套路、潛規則,大到儀式、三觀。
問:過往生活里,你有沒有出現過范式更新的事件,如果有,那是什么?
答:有的,在我的2016年回顧總結中有提到過3件事,它們分別帶給我的收獲是:
1、在什么人生階段就該做這個人生階段的事情。
2、要從自身的問題和需求出發,有目的性的閱讀。
3、個人成長的本質是個人價值積累的過程。
#DAY 10
對應文章:永澄:來,我幫你把思考的方法串成一個體系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0天#
問:過往,你在思考上出現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答:我在思考上出現最大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長寬高深”。長者,長遠也,思考要能長遠長久,不短視;寬者,寬廣也,思考范圍要寬廣不要自我設限;高者,高階也,思考層次高度要高;深者,深度也,思考要深入不要浮于淺層。
問:如果接下來你要開始培養思考能力,你希望從哪里開始才能做少得多?
答:從每次每天每篇的學習知識、思考問題、回答留言開始吧。
問:如果40天之后,我要招募一些思考力強的伙伴加入我的躍遷學習小分隊,你要在40天里做哪些準備?
答:簡而言之“要有能力”,即:要積累勢能、有思考框架、能積極主動,力之于行動。
#DAY 09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9天#
問:如果談收獲,你今天從文章里獲得的收獲是什么?
答:成長是分階段的,更重要的是周而復始循環的,不是一錘子買賣,更不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
問:你覺得你現在正在什么期?
答:探索期,我還在探索。
問:如果你在下一個階段的發展里,只做好一件事,你要做什么?
答:提升理解力。
#DAY 08
對應文章:永澄:請你說服我啊,我為啥要學目標管理?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8天#
問:如果一個知識特別有用,但是,學起來很難,你會怎么選擇?比如說:冪律原理、編程、認知原理、遞弱代償、躍遷、目標管理……你會不會畏難而逃避(尤其是當你鼓足勇氣去學習依然會受挫),還是會思考自己要怎么辦?
答:前提條件是“特別”+“有用”,限制約束是“特難學”,我不會因為畏難而逃避,如果不學只有1種可能性,它的優先級比另一個優先級要低。知識無窮,而精力有限,所以首先是放一起PK。
問:那你是如何思考自己到底做還是不做呢?
答:如何思考的過程,其實就是互相PK的過程,PK考慮幾個因素,包括:
1、短期+長期ROI投資回報率預判;
2、近期緊迫性+中長期緊迫性預判;
3、學會掌握的成功率預判等等。
#DAY 07
對應文章:永澄:目標從規劃到落地的三件必備神器!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7天#
問:你是否為某件事做過規劃?那是什么,它為什么值得你去規劃它?
答:工作上的事情不時有做規劃計劃的機會,但是回想自己,1個月內短期的還做過,但是對于較長期的還沒有做過,因為我自己有一個捷徑,對于未來是不可預測,也沒有必要,隨遇而安就好了。但暫時沒有,不代表以后一直沒有,
如果有的話,要做規劃的原因可能是:
1、需要多人協作;
2、必須要做成它;
3、預防不定因素。
問:如果你現在想要再為某事而做一次規劃,那件事會是什么呢?
答:暫時沒有,遇到再說。
#DAY 06
對應文章:永澄:怎么用腦圖來積累思維模式?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6天#
問:你有沒有嘗試著一點點地積累些什么?尤其是在工作中。
答:有一些吧,比如每天工作小結一下,遇到任何問題解決后把參考資料和解決內方法記錄印象筆記中
問:如果未來有一天你會爆發,你希望現在的自己積累些什么呢?
答:積累幾個方面,
1個是模型,特別是思維模型;
2個是知識體系,包括工作技能和個人能力;
3個是勢能,小到每天日簽,中到每天學習,大到每天輸出。
#DAY 05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5天#
問:你在什么時候嘗試慢下來過,然后還通過慢獲得了快的體驗?
答:在過往的記憶中沒有刻意的主動的慢下來,除非是生病和眼睛壞了不能用的那段時間里,所以一直是快快快,能并行的并行。
問:如果你從來沒有體驗過慢,你希望從哪里開始呢?
答:最近幾個月嘗試慢下來,從減少期待,聚焦目標開始,嘗試一下啥是抓手思維,啥是慢就是快,啥是少就是多。特別是參加《思考,快與慢》共讀活動,每周中最主要的就是學習和實踐
#DAY 04
對應文章:永澄:為啥我要去霸占整個機場?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4天#
問:你是否缺失秩序感,秩序感的缺失給你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么?
答:貌似感覺自己不缺秩序感,感覺相對挺穩定的,波瀾不驚,秩序感是一種力量,來自內心的力量,讓自己談定從容,不急不躁。所以我不會因為爭取留言上墻,而改變自己早睡的習慣。
問:我為什么要談秩序感呢?
答:這是必須掌握的一個底層概念,從50天實驗角度看,50天不算短,但是沒有秩序感的人或者沒有意識到要創建秩序感的人,相信是很難持續到最后一天的,所以必須要提醒一下大家。
#DAY 03
對應文章:永澄:到底什么才是低水平的勤奮?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3天#
1,我想問問你有沒有過樓層升級的體驗,如果有的話,那是什么?
肯定有啊,每個人都有的,至少都將經歷,比如從讀書到工作,從婚前到婚后,從沒孩子到有孩子,等等,這些都是啊,思考行動完全是不同樓層,被逼上樓
2,有沒有低水平器勤奮的經歷,你覺得那個原因是什么?
沒有低水平的勤奮的經歷,因為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
3,我以前很少接線下培訓的,可是為什么這次我接了呢?
答:因為做對的事兒,把事兒做對,暴露在正黑高發地。
#DAY 02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2天#
人是由作品聲音構成的,別人無法知道你腦子里面有什么,想什么,能產生什么價值,對別人來說你就是一個黑盒,只有把自己知道的,甚至是思考過程進行輸出,才能讓別人對你產生完整的“畫像”,清晰的了解
#DAY 01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1天#
有沒有自我管理系統或沒有意識到系統的強大力量將直接影響到目標的實現,阻礙個人成長,最終喪失躍遷的可能性。
這個實驗可能是觀察我們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自我管理系統的基礎情況,可升級的可能性,進而考察是否具備參與50天的這個活動的門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