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接上文《系統思維是什么-01?》。在第一部分中,我們談了系統思維、系統的定義、三要素和分類方式,這里做一下小回顧:
- 系統思維的三要素:輸入、系統、輸出;
- 系統的三要素:元素、關系/結構、功能;
- 觀察系統的兩個視角:黑箱視角、白箱視角;
- 系統的劃分方式:簡單/復雜系統、自組織/他組織系統;
- 我們關注的重點:復雜系統、自組織系統;
- 自組織系統的四個啟發:長周期時間、極大量的元素、自適應的關系、涌現。
本文,我們要聊一下這個話題:系統思維的價值是什么?
所謂價值,指的是當你掌握之后可以獲得的收益。那么,掌握系統思維之后能獲得什么收益呢?
思考問題需要模型支撐,這里我引用科學理論的四個價值點來理解這個問題,分別是:理解、判斷、決策和改變。掌握系統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事物、找出原因、正確決策和獲得相應改變。
2
首先來看理解。
之前提到過,任何可以視為一個整體的都是系統,這句話本身就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事物。在遇到任何事情時,我們都可以想辦法將其理解為三個部分:輸入、系統、輸出,通過整體打包(封裝)的思維方式,化繁為簡,快速獲得對事物的理解。
拿我平時開發課程來舉例子吧(為了貼合你的實際,你可以想一個自己的常態工作)。如果要開發課程,怎么使用系統思維來思考呢?先把系統的圖畫出來,然后輸入端畫上一個小人,中間的系統上寫著黑箱,然后輸出的時候再畫一個小人,并給小人畫個笑臉。這時候,你就可以思考,一個人通過這個黑箱系統能得到什么呢?這就是用戶收益。然后,再考慮把黑箱一層層地打開,看看里面都是什么,也就是說如何設置黑箱可以讓用戶變成輸出端的樣子呢?
這是創造的例子,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情,也可以用系統思維來理解。比如說,老板給你了一份Q2的報表,問你對市場行情的看法,面對這樣開放式的問題怎么回答呢?依然可以把報表上的數據當做輸出,上個月的情況作為輸入,因為系統的因素導致了輸出的產生。那么,如何分析市場呢?只要使用白箱視角打開箱子就好了。雖然問題還沒解決,但是,可以把復雜的內容找到一個極簡的切入點入手了。
3
其次來看判斷。
如果說系統思維可以幫助你簡單、快速地理解事物,那么,系統思維可以幫助你快速判斷出問題的關鍵點。系統為何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判斷呢?這源自于系統的三大要素:元素、關系/結構、功能。
還拿前面的例子來看,在我們理解事物時候,已經知道輸入通過系統之后產生輸出,接下來就要打開黑箱了。來看一個課程的設計,既然課程是個系統,那么,這其中有什么元素呢?元素之間是什么關系呢?這個問題并不容易回答,但是一旦找到之后,就不至于瞎搞課程了。比如說,用戶、知識、模型、工具、授課過程、服務……這都是元素,然后要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去找尋這些元素之間的關系,并嘗試將其形成結構。這里加一句,系統思維是高級思維方式,上手容易、精深難,如果能做到分析系統結構,至少要訓練3—5年吧。但是,一旦養成,就會瞬間拉動自己的發展速度。
古典老師在《躍遷》一書的第四章里,提到了多層次系統的控制點問題,建議閱讀書中NBA的案例,可以理解系統思維對判斷的價值。
4
第三是決策。
這里需要稍微說一下,我們通常會把判斷和決策作為一個整體,將其稱之為決策。但是,由于我把判斷分開之后,原來“決策”的概念范圍就變小了。
決策是一種做出決定的能力,雖然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做出選擇,但是,決定一個事業體發展的決策者是極為孤獨的。雖然我們可以理解、分析、判斷出重點,但是,究竟在哪個時間點上做出什么樣的決定,只有決策者自己承擔。站在系統的角度來看,輸入進入系統之后,會成為系統的一部分(對于自組織系統而言),而系統在輸出之后,對于輸出的結果基本沒有掌控,換句話說:系統輸出后,輸出會處于失控狀態。那么,一個決策者,如何面對失控的結果呢?但凡你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就會感受到這個孤單。另外,再到自組織系統的角度上來看,系統的輸出會重新進入系統,產生并不知道何種可能的系統功能,而這種改變是延時的,決策者只能承受這種壓力。
所以,對于決策者而言,多維度的系統思維的價值是無窮的,它會給決策者帶來穩定的思維方式,讓自己更有決心做出決策,并耐心等待改變的出現。
5
最后是改變。
掌握系統思維之后,對改變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還是那句話,因為所有可以看做成一個整體的對象都可以嵌套上系統的思維方式,所以,基本上所有關于改變的方法都可以和系統掛上鉤。
這里只把一些比較關鍵的方法做下簡單介紹。
Point 1:第二序改變。在自組織系統中,有一種叫做序參量的變量,序參量的改變會對系統產生巨大的改變。第二序改變就是對系統的關系和結構進行調整改變的方式,相應的第一序改變,通常只是在元素的小范圍上做出改變,或者對系統的功能做表面上的調整,改變也是低效的。關于第二序改變,強烈建議閱讀《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這是一本關于改變的神作。
Point 2:三層系統。關于三層系統,我已經寫過相關文章,請詳見《為什么有的問題就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唯一原因,用三層系統給出解釋》。第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維度的概念,也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出現的,以及如何用三層系統解決這種無法解決的問題。
Point3:復雜系統自影響。復雜系統的輸出可能就是輸入,某一個結果可能是原因的原因(例如復利)等,所以,站在系統思維的角度,輸入、系統和輸出彼此之間還會產生效應。輸入可以通過系統驅動輸出、輸出可以倒逼系統來調整輸入。
6
好了,以上便是系統思維的價值的構架。當然,談價值可以用各種方式來構架,我只是用了4個要素嘗試構架起來,以幫助你更好地將其結構化,不代表我說的就是唯一的價值。
我希望不要因為我寫作能力的原因,讓你小看了系統思維的價值,這種構架方式,可能只能將系統思維的價值呈現10%。體驗大于理解,希望你能去嘗試、去刻意練習系統思維吧,具體方法我在明天繼續說。
今天的問題是:“這四個價值中,你對哪一條感受最深?你能舉個自己的例子來說明嗎?”等你的留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