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算上周六、周日,我已經有四天沒有上班了,因為:拉肚子。想了下原因,發現主要原因是吃了麻辣小海鮮,并且連續吃了幾天,周末威海又特別冷,挨了凍……
今天復原了,稱了下體重,竟然少了12斤(水分),減重新利器啊!
這幾天有點虛脫,硬生生兩次《思考,快與慢》的共讀,無法持續,在書桌面前坐了10分鐘,就感覺必須要躺著。還有一次“百萬富翁計劃”,我竟然被送去打點滴了……對不起兄弟姐妹們啊。就我這種戰神體質,不到實在不行,我是不會放鴿子的。
算了,過去的就過去了,成長型心智的人要知錯能改,要知道犯錯誤之后要反思。尤其是身體上,我想還是趕緊恢復到10點附近作息的狀態吧,要不然,這可真是不能持續發展啊。
像這兩天,每天竟然要睡15個小時左右,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算算總賬,確實這個策略有問題。
2
什么是成長型心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來自于《看見成長的自己》一書,對比這種心智的叫僵固式心智。兩種心智模式直接影響了一個人面對問題的態度、情緒狀態和決策。
僵固式心智,認為遇到問題是非常倒霉的事情,他們認為任何事情必須按照自己設想去推進(其實,他們并不會提前預演),稍微有點問題就會覺得:“糟了,怎么這種倒霉的事情又掉到我的頭上了!”然后他們會不斷地鬧情緒,表現出焦慮、煩躁、需要被人諒解、故意表現自己很痛苦以換來別人的關心來讓自己可以舒服一些……他們不考慮問題發生的原因是什么,而是不斷表達情緒。
成長型心智和僵固式心智完全相反,秉持成長型心智的人們懂得一個基本道理——任何事情是否能夠達成取決于兩個條件:事物發展狀態&自己的資源和能力。成長型心智的特點就是:認真思考Why、How、What,尤其是思考這些要點背后的假設是什么,在實踐過程中,看自己的推演和現實的差別,并重新思考和調整自己,讓自己更能順應現實世界的樣子。
成長型心智的人知道人是不完美的,知道我們一定會犯錯。經過訓練的成長型心智的人,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呈現的是截然不同的狀態:他們會發現自己內心畏難的情緒,然后告訴自己每個人都不完美,并嘗試著小步快跑,通過不斷行動來調整自己,然后不斷逼近正確。
我想,成長型和僵固型的人,他們的視野范圍是不同的,成長型的人知道自己還有明天,知道只要發現情緒就可以分析問題,然后可以改進自己;而僵固型的人眼中只有當下,現在不好了,未來一生就都完了。
成長型心智的人,情緒也會波動,但是他們知道自己的重點是什么,他們會抓緊時間把注意力拿到關鍵問題上;成長型心智的人,也會軟弱,但是他們懂得示弱,知道向別人求助,而不是一味死磕;成長型心智的人,他們更追求完美,只是他們采用的方法是一步步地達成完美。
3
很榮幸,我自己探索出了均線理論,簡單說:只有曲線在未來是增長的,過去某個點的均值才會提高。用在成長型心智的人身上,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問題已經發生了,你不可能更改它,但是,只有不斷地把未來過好,才有可能提升對過往的評價。
所以,越是出現了讓人不堪的問題,在情緒沖擊過后,你越是要將它放下,用更加高昂的狀態去面對未來的生活,只有這樣,你才可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其實,改變不了的,只是改變了評價)。
陽志平老師有一次在討論底線和妥協的時候,曾經說過:底線要少、但是要堅持,妥協卻可以多一些。我見過太多人,非常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這真的是我見過最傻的行為。做錯事了,為什么不承認呢?承認了,才有進步的可能啊。
無數人為自己高三填寫志愿時一個錯誤的選擇,后悔了整整十年時間,甚至一輩子的也有。這個簡直是吃飽了沒事干。高考志愿填錯了,妥協吧,有錯就改;畢業第一份工作選錯了,改;第一個男女朋友交錯了,改;一切都可以改。
比如下午說了,成長型心智,需要六年以上時間才能培養出來;安全感不好的人,需要找一個安全感很好的女友或者男友,用十年的時間才能修正過來,那么就承認自己是僵固型心智好了,承認自己是矛盾型依戀類型好了。然后用六年、十年去改。總比四十歲的時候還是僵固型心智、安全感不好強吧。
妥協要多,這樣才會更適應環境。有錯就要改,但是每次修正時,都要明明白白,要在底層組件上下功夫。如此循環迭代,一個再笨的人,也該有點進步了吧。”
這也是高手對成長型心智的另外一種解釋。
4
為什么談這個呢?因為遇到問題了。
昨天晚上,我啟動了《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的報名系統。這個系統是運營團隊雷大開發的,我們想要嘗試仿效熊貓書院的方式來進行傳播。
但是,我的基因典型是個研發的基因,如果讓我拆解一本書,我覺得我可以做得很好,把每個細節都讀透,給人以啟發。但是,讓我做營銷這件事,我真是差N個段位。
我在想要使用裂變式傳播的時候,就知道一定會遇到問題,我甚至都想過,如果使用裂變的方式,微信公眾號被屏蔽了怎么辦呢?可是,我必須要嘗試做一些新的東西,我就跟自己這么說:“既然自己是成長型心智模式,那就去嘗試做一下吧,不犯錯怎么能成長呢?總得有第一次吧!”
但是,沒想到的是:問題竟然有那么多!
- 21:32,服務器并發量劇增,導致服務器打不開……然后抓緊時間升級了服務器。
- 21:35,發現邀請了三個人之后,立即激活按鈕并沒有生效,發現要刷新頁面才行。
- 21:36,很多人選擇“進入直播”發現提示錯誤,原來微信后臺接口報警……
- 21:44,收到了第一個用戶的成功提醒……
- 22:16,收到微信的通知,接口已經不能用了。很多人彈出提示:“該公眾號暫時無法提供服務,請稍后再試。”我打電話問了技術雷大,他也正在解決……我們要重新調整報名思路了。
- 22:38,技術解決了接口問題。
- 22:45,我們正在改進,邀請完成但是激活不了的問題。
- 23:02,出現問題:邀請了伙伴激活,但是金錢不減少,或者其他的人數和金錢不對應的問題……
- 23:09,已經分享的伙伴,忽然出現激活費用回到39元的bug,修復中……
這是昨天晚上發生的情況,團隊中的所有人都在拼著去解決問題,我很感謝我的伙伴們,他們知道我還沒有恢復,趕著我去睡了,然后一直干到凌晨四點半!
問題還沒有完,本來是想給古典老師的新書打個好戰役,但是因為我們傳播手段的不成熟,導致很多人覺得這個手段很low,還有人表達“強烈反感”,認為我是在用各種文字游戲來騙錢。
5
看到別人的評價,團隊成員有些不開心,我就給大家講了成長型心智以及我的幾條信念:
- 情緒是發現問題的鑰匙。如果覺察自己有情緒,那說明一定有問題,不要記著去表達情緒或者擺譜,關鍵是去思考,是什么問題導致了情緒的出現。
- 一定要有自己內心的標準。標準就是Why - How - What的Why,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用戶更多傳播一下,來讓一個活動影響更多人,這個沒有問題。只是我們思考How的時候還顯得粗糙,既然粗糙那就認錯和改進吧,不要因為別人說我們騙錢,我們就不開心,沒有那個必要。如果別人說你是頭豬,難道你就真的認為自己是豬么?更何況,有些人只會用情緒表達,聽了就是了。
- 你已經做到了自己當下的最好。不要擔心出錯,我們在做出決策之前,已經按照推演的方式去思考和判斷了,對于當時的我們來說,這就是自己最好的水平了。8月1日的我們發現7月31日的自己思考不夠清楚而導致的問題,那說明我們的認知拓展了,抓緊時間記下來,未來再優化就好了。
- 只有笨蛋才成天看自己的過去。這句話是我自己的信念,另外一句話叫“好漢不提當年勇”。無論我們昨天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那都是昨天的事情,有些惡意的人抓著不放,就隨他們去吧,畢竟,那是他們的生活,我們做好自己,不要影響他們的生活。我們要思考接下來,還有最關鍵的等著我們:如何提供一個好的共讀活動,給用戶們,讓他們可以獲得超出預期的價值。
我記得我在發改委做科長的時候,我的主任告訴我:“永澄,你不要擔心自己年輕,更不要擔心自己犯錯誤!越是年輕,越要多干,越是多干,才更容易犯錯誤。犯錯誤,本身就是年輕人最應該做的事情,等歲數大了,就不敢犯錯誤了。”
這些話是主任六年前給我說的話,今天,我也已經不再年輕了,可是,我會帶著我的成長型心智,帶著我的伙伴們,一起往前去!我們要多做、多反思、多聽取別人意見,記得,今天我們的bug,會給未來的我們加分的!
我唯一虧欠的,就是我的團隊伙伴們在我生病的時候,一直頂了下來!就這份感情,我也要把這個活動做好,讓你們都不白付出!
不說了,后面的任務更重,我們要做個樣子來看,高水平的共讀是什么樣的。努力搞搞搞,天塌了我頂著,誰讓我有一米九呢!
7月2日,我組織了鉆石行動,其中有個導師指導群,請大家按照當時的要求提交作業,作業提交截止時間為:8月3日13:00前。提交地址:http://cn.mikecrm.com/ii3eK32
今天是觀察永澄50天實驗的第23天,今天的問題是:“你是否有僵固型心智的表現,你的日常行為模式中,有哪一個特別明顯的僵固型心智的表現?它影響了你什么。如果你找到它,你準備如何直面它和它斗爭呢?請把這個故事說給我聽。”
拿到古典老師新書《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的伙伴,請抓緊時間閱讀,我們的共讀活動8月6日晚就要啟動了。希望我們能夠一起躍遷。今天的留言標簽為:#觀察永澄50天實驗-23天#,抓緊時間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