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在心里種草的元陽梯田
沒去元陽說自己看過梯田也會少了些底氣,縱使已經走遍中國其他地方的山川,看過無數梯田,例如廣西桂林的龍脊梯田、江西崇義上堡梯田,還有很多其他的梯田。
攝影群大多時候很安靜,直到有人在群里發了在某個知名的地方拍的照片,沉寂的群就像平靜的湖水突然扔了一塊石頭進來,很快就會有其他人跟著發自己在同一地方的照片,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看上去像是踢館。
你發一張梯田,他發一張梯田,有來有往,其他人正巧也拍了些梯田,也不知道是哪個山野里的,像是水龍頭被擰開一樣。一股腦兒,都發出來了,彼此都在暗暗使勁。最后有人發了一張元陽梯田,帶云海日出,天空云彩火紅一片。梯田表面五光十色,色彩絢麗,云霧繚繞,仙氣逼人,于是大家都很服氣。
元陽的梯田在心里種了很多年的草,必須要去一趟才行。為什么要去,明明有那么多人去了,就是因為我想擁有親手拍攝的元陽梯田,到此一游,方能除草,就像有句話那么說的,那么美麗的梯田在那里,所以我要去。
元陽山區低緯度高海拔,最高海拔接近3000米,山路崎嶇在群山之巔盤旋。行走在山路上看云霧繚繞,群山之間鑲嵌著一塊塊的梯田。一年有兩百多天的時間,可以看見云霧繚繞,這是地理特征決定的,這也使得元陽的梯田在自然景觀上獨一無二,在全世界也算得上奇跡。
元陽哈尼族是中國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十余個少數民族之一。哈尼人出生時,家人要舉行梯田勞動儀式,在院子地上畫出象征梯田的方格,如果生男孩,就由一個七八歲的男孩用小鋤頭在方格內表演挖梯田的動作;如果生女孩,就由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在方格代表的“梯田”里表演摸螺螄拿黃鱔的動作,經過這一儀式才能擁有自己正式的名字,真正成為村寨里的一員。
哈尼人的梯田唐朝初期就開始有了,在2013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一面山坡上最多的梯田有3000多級階梯,水稻可以從河谷一直種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坡上,這是水稻種植的極限高度了。
由于梯田長年貯水,這片地區氣候濕潤。一塊梯田就是一個池塘,梯田使原來光禿禿的山坡變成由千千萬萬個小池塘組合而成的巨大立體水域。每塊梯田又是一個小型生態園,除水稻等農作物外,梯田里還生長著細葉菜、水芹菜、水芋頭、水木耳、青苔、芨芨菜、牙齒草等十多種自然水生植物和黃鱔、泥鰍、田螺、青蛙、石蚌、蜻蜓等數十種自然水生動物,在吃貨的眼里,元陽梯田真是個好地方。
02.風光攝影是一場苦修
一個雨后的凌晨,星空點點,偶爾有點云層,天氣預報說今天晴天,這是天時。在觀景臺上搶到一個好的攝影機位,這是地利。剩下的靠自己多年的拍攝技術和對審美的理解,這是人和。當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時,出好照片的幾率才會大大增加。
風冷的像刀一樣,天上有許多星星,像是鑲嵌在一個極大的黑色穹頂之上。
路上有幾個穿著哈尼族服裝的人在路邊等候,有隱藏在夜色中穿著黑色衣服的老人家,有穿著哈尼族服裝十歲左右的小女孩。她們手里都提著一個籃子。
籃子里有雞蛋,風很冷,雞蛋很熱。
穿著單薄衣服的小女孩抬起頭眼巴巴的望著我說,叔叔買一個雞蛋吧,冷風吹的我把衣領收攏了一點。
我說,買三個雞蛋。
一個人吃不了三個雞蛋,買三個雞蛋是為了讓小女孩早點回家,她們讓我想起賣火柴的小女孩。
凌晨五點,孩子們應該在冬夜溫暖的家中溫暖的被窩里睡到自然醒。這個時間點只屬于腦子有點偏執的攝影狂熱者。
景區檢票口已經有幾個人在排隊。地上放在鼓鼓的攝影包,還有在夜色中泛著冷光一看就是高檔的三腳架。那幾人穿著紅色羽絨服或是沖鋒衣,戴著帽子。大概因為氣溫太低,點了一支煙取暖。
我默默的站在他們的后面,這是才發覺自己穿的似乎少了些。人們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比如堅持閱讀和學習,比如堅持鍛煉身體,比如抗凍抗風抗疲勞。而元陽這地方晝夜溫差可到20度,為了不想白天被太陽烘焙,就想著早上穿少點也沒事,扛一扛就好。
凌晨的夜空有很多的星星,像是寶石鑲嵌在穹頂,銀河只看到一點點影子,邊上還有一個巨大的塔吊,懸臂靜靜的懸在空中,人們不斷的進入景區。我占了一個最好的位置,因為是最上一層的平臺,寒風暢通無阻,試圖找出人群中穿衣最少的那個人,然后讓這個人領略到什么是大自然的威力,比如我。
上牙齒和下牙齒難得的開始碰了起來,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這讓我有些惱怒,又無可奈何。偏偏邊上還有一對情侶,男人把三腳架架起來,一臉認真嚴肅的表情,像是冬天的霜凍以后的大地表面,仿佛他要拍攝的不是梯田,而是開國大典正在等待那莊嚴的一刻。女人在邊上又是幫忙拿鏡頭,又是噓寒問暖,兩人穿的又多,占得位置也多。相機裝好了,腳架也架好了,女人一臉崇拜的看著男人說,你冷不冷啊。男人二話不說,把女人抱在懷里,臉上的冰霜似乎開始融化。我在邊上看得目瞪口呆,腦海中不知怎地想起雙十一狗糧節大促活動。
我把頭轉向另外一邊,邊上這位已經進入冥想狀態,坐著一動不動,小凳子是他帶來的折疊凳。這讓我心生佩服,果然經驗老到,折疊小凳子實在是居家旅行的好幫手,無論是排隊、占位,完美的解決了想坐就坐的問題。而且坐下來之后的風會小很多,也沒有那么冷。
誰說人生是一場旅行,不要工作了嗎,出生的時候沒有含著金鑰匙,旅行個毛線。說人生是一場修行的,你明確自己要修什么嗎,不知道的還修個鬼,只不過是給自己渾渾噩噩過日子受的苦找個自我安慰的借口罷了。
攝影倒像一場修行,每個拿著單反背著三腳架的人都是折翼的苦行僧,游走在群山峻嶺,高原湖泊,懸崖海岸,無論冬夏酷暑嚴寒,天沒有亮就出門,天黑了還沒有回家。
03.山路盤旋的巨龍
拍完多依樹梯田日出走出景區回到馬路上,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如果不是還有走動的游客和不斷兜售熱騰騰的紅薯和雞蛋的本地人,我會以為所有的行駛在馬路上的車輛是被施展了冰凍魔法,或者是時間靜止的魔法。
一輛車接著一輛車放在路上,雙向都是車輛,車里沒有人,都跑去看日出了。這么多車在春節的時候蜂擁而至,即使把鄉間的公路修成飛機跑道那么寬,想必也還是一樣堵。即使是個瘦子,都很難在道路中行走。從空中望下去,盤山公路就是一個長長的停車場,五顏六色蜿蜒在鄉村和田野中。不知怎地我想起了拋錨的火車。
堵上兩小時之后,在司機們自發的指揮下,車輛開始慢慢挪動,逐漸的開始通暢起來。我背著包行走在公路上,饒有興致的看著人們在這樣的情況下,個體如何發揮作用影響群體行為——說人話就是看熱鬧。
路上并不都是小車和微型車,還有越野車,中巴,甚至旅游大巴。旅游大巴在狹窄的鄉村公路中像一塊巨大的機械鐵盒子,就像推箱子游戲中最大的那個方塊。方塊移動的非常緩慢,因為路面不平還有坡度,方塊左扭右扭,我不禁為邊上的小車擔心起來。
堵在車里的本地司機一副司空見慣的表情,手扶著方向盤靜靜的看著遠方,車里坐著的鄉親們沒有任何焦躁。反而是外地車里的游客司機不斷的東張西望,上車下車看看遠方的車龍有沒有走動的跡象,臉上寫滿了焦急兩字,出來看風景,時間都是安排得滿滿的。堵在路上,就意味著錯過了攻略上那些要在特定時間段里才能看到的特別風景,比如在愛春村里的藍色梯田。
夜里又會迎來一場堵車的高峰,每天夜里許多的外地車涌入,白天出去兜風看風景的車也回來到村里,山路經過村里,車輛都停在這條通過山村的山路邊,很容易就開始擁堵起來。這時候我通常都在客棧樓頂拍星星,等照片曝光的時候,可以看看車輛在下方的山路上挪動,車燈把山路渲染的像一條蜿蜒的龍。
看的厭倦了,風吹的也有些冷,回屋睡覺吧。
04.哈尼族的小女孩
在愛春村,這里能看到藍色梯田。藍色梯田里的水并不是藍色,實際上是在合適的角度,正好看見梯田水面可以把天空的藍色倒影出來。哈尼族的村莊坐落在高山上,錯落有致,依山而建。路邊的梯田用籬笆圍了起來,這樣你想站在路邊不花錢就能拍到藍色梯田的愿望落空了。
給路邊看守的本地人,通常是老人,一點錢,比如五元。你就可以下到梯田中,在田埂上隨意走動。這對身體平衡有點小小的要求,田埂都很窄,很容易掉入梯田中。
我在其他地方的梯田拍日出時就見過有背著相機和三腳架的人掉進下面的梯田,看見那烏黑的單反相機,出淤泥而不染是不可能的。所有看見的人都一陣嘆息,感嘆幸好不是自己掉下去。我從心里佩服這樣的人,在美景當前有多么的激動,為藝術而獻身。整個人狼狽不堪,渾身是泥和水。
路邊有幾個哈尼族的小女孩。這幾個女孩子年齡大約5到10歲都有,因為日照時間比較長,皮膚也有些黑。穿著哈尼族的服裝,上面有不少銀飾。我是服飾盲,分不清各民族服裝的特點。
小女孩們有些害羞,不大好意思說話。看見我拿著相機就迎上來問,叔叔你見過龍嗎,好大好大的。
這世界還有龍嗎,我十分驚訝地說,恐龍見過,龍沒有見過,真的有嗎,在哪里。
年齡最大的一個小女孩用力點頭說,有啊,就在那邊。
好奇心占據了我的大腦,我問她們,孩子們,遠不遠啊。
小女孩們說,叔叔,不遠不遠,十分鐘都不用很快就到了。
我說,那走吧。
于是,我們走了半里公路,穿過一個村莊,經過幾畝梯田,躍過一條小溪。路上躲過一群看著就想啄一口人的高頭大鵝,跳過路上沒有規律的牛糞。經過一個樹林,穿越過林間的黃土路。天空一片深藍色,陽光穿過枝葉灑在身上。經過一個牛圈,幾頭表情茫然的水牛對我們行了注目禮。遠處的池塘邊,有兩只山雞依偎在一起。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場景,我被一群孩子帶著去看傳說中的巨龍。這世間上哪里會有龍,那會是什么。難道我還害怕了不成,不是害怕巨龍,而是害怕被一群孩子給騙了,可是我又沒有什么值得騙的,難道我還能被一群孩子給騙了不成。
我停了下來,伸手把額頭上的汗擦去問道,怎么這么遠呢。
小女孩們蹦蹦跳跳用愉快的語調異口同聲的說,快了快了,馬上就到了。
于是我們又接著走。
我們又穿過一個村莊,那些哈尼族的房子門口有一些老人和婦女坐著在聊天,房頂上的平臺有條狗趴在上面慵懶的曬太陽,看都沒有看我們一眼。一些孩子在愉快的玩耍,嬉鬧,奔跑著。陽光依舊強烈,我們下了兩個山坡,過了四個彎道。只夠兩個人并肩走的小路中間是雨水沖刷出來的小溝。透過小路邊的小樹叢可以看見遠處的梯田。如果不是看見有其他的孩子帶著像我一樣的游客也在往著一個方向走,我會懷疑這些小女孩是不是打算把我拐騙到哪里去。
我有點生氣了,停下來問,怎么這么遠呢。
小女孩們還是愉快的回答,快了快了,前面下山轉個彎就到了。
真是沒脾氣啊,對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我只有無奈的搖搖頭,跟著繼續往前走。
真如孩子們所說,轉個彎就到了,小路的盡頭是個十平方米的一塊小區域,小區域在懸崖上,往下看,有如深淵。往遠處看,有一片遼闊的視野。視野中有大片的梯田,只不過因為時間已經快接近中午,陽光直射在梯田上,顯得一切有些平淡不立體。這里的位置很好,有著從空中航拍梯田一樣的角度。
遠處山崖邊蜿蜒曲折的梯田便是孩子們說的巨大的龍,每一塊梯田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光線,是一條可以變幻顏色的龍。
05.錯過就是錯過
元陽最適合攝影的季節是每年的11月,12月。這時候容易拍到火燒云、云海等。春節期間反而不是一個好季節,人多物價貴,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天氣還不好。
太陽下山的時候,天空如果沒有一絲云,那么梯田什么顏色也沒有,攝影師們除了收獲被太陽曬黑的皮膚,就只能收獲一堆廢片。日出也是一樣,如果日出的時候沒有云海,天上沒有云層,梯田一樣沒有什么顏色。只有一些單調的曲線,像是毛坯房,像是一幅匆匆完成的鉛筆畫草稿。
運氣好的時候天上有云彩,云彩倒映在梯田中,死氣沉沉的梯田立刻活了,梯田里的水面變得五顏六色,像是一幅幅的油彩畫。在清晨,因為溫差的原因,水汽隨著太陽升起溫度升高,逐漸形成了霧海,像云海一樣。云海的出現,像是給梯田染上一些仙氣,多么典型的中國國畫。
這樣才是好天氣,是游客們的好運氣,這樣的天氣下,器材變得一點也不重要,用手機也能記錄下那些漂亮的顏色和自然的線條。同樣也去元陽的幾個朋友,只是早幾天就遇上了漂亮的云,用手機也拍下那些美的令人震撼的風景,我在心里暗自感嘆,枉我做了這么多準備,卻沒有好運氣。
我也算是一個能吃苦的人,在烈日下曬上幾個小時,目送下午三點的太陽逐漸在六點下山。在凌晨的寒風中哆嗦幾個小時看漫天的星空,看著太陽從山那邊跳了出來,黑夜變成白天。希望以后你們對風光攝影師們好一點,拍出那些好看的風景,真的不容易。
我沒有遇上元陽梯田最美的時候,這就是緣分。錯過了便錯過了,還有下次嗎,不知道。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美麗的地方,不一定會再來這里。后來我想通了,沒有什么遺憾。
系列攝影游記
更多攝影游記請關注專題《旅行攝影》
謝謝你們來看我的文章,如果喜歡請點贊或評論、贊賞,你們的鼓勵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