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都橋見識到攝影家天堂之美。離開新都橋之后,在塔公草原到此一游,看浮云飄過,終于告別川西,回到成都逛完寬窄巷子,吃完散伙飯分道揚鑣。
新都橋-塔公草原-成都
0.往期回顧
點擊如下鏈接閱讀
1.新都橋的甲根壩鄉
新都橋甲根壩鄉的清晨,充滿田園氣息。
漫無目的地走在鄉間的田野中,鄉間有小牛犢,還有早起的牛群,不是說相聲的牛群。在田野中吃早餐。
清晨的氣溫較低,太陽逐漸升起,斜斜地照在山谷之中,白楊林的葉子金黃色一片,地上到處都是落葉。
從甲根壩鄉離開,去往塔公草原。十幾天的旅程,大家都有些疲憊。
在塔公草原上,我們靜靜地坐在山丘上曬太陽。
看白云在天上滾來滾去,看遠處的深入云霄的雪山。
看不遠處金碧輝煌但是一片沉寂的寺廟。
看黃色的草原。
所有的人都在靜靜地沉思,沒有言語。
再近一點的是一群為游客提供騎馬項目的馬幫,因為沒有游客,一個個都在曬太陽,連馬兒都無所事事,站著睡覺。
2.成都
在新都橋再住一晚之后,一大早出發返回成都。
在成都一個小巷子里的小角落的小店吃了一碗肥腸面,麻辣滋味蕩氣回腸,直到今天還難以忘懷。即使在很多地方包括深圳,大街小巷里的四川菜館、小飯館怎么也找不回當年那碗面的味道。
作為一個游客,怎么可以不去寬窄巷子呢,在擁擠的巷子里感受一下擁擠的人潮,和來來往往的外國游客還有國內旅游團擦肩而過。我們在川西的這么多天,都是混跡于人煙罕至的地方,回到城市,為接下來的朝九晚五生涯提前預熱。
第二天中午,在成都的一家川菜館吃散伙飯,有說有笑的。
有的在成都要逗留幾天,有的要去其他地方,有的要回深圳。
要分道揚鑣咯。
這次雖說沒有遇見亞丁最美的一面,但我們都安全而歸,游歷了大半個川西,行走了川藏南線和川藏北線在川西的路段。用最經濟的花費,過了一把十余天中世紀歐洲騎士的癮。
我們是唐吉坷德,相機和鏡頭是我們的長矛,鏡頭蓋是盾,龍師傅是桑丘,商務車為馬。我們在西行的路上路見不平,顛簸而過。在亞丁遇見巨人,把每個路過的旅館當做城堡,一路上百折不屈,面對高反和惡劣天氣逆來順受,把一切挫折和煩惱都歸結于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一次長途旅行,可以是一個人一生的精神財富。
3.后記
2010年的川西行,直到2016年才真正的把游記寫完,證明我是一個病入膏肓的拖延癥患者。
偏偏我的記憶力和北京的空氣一樣糟糕,只有選擇在偶爾頭腦靈光的時候來回憶,這樣也漏掉了很多旅途中有趣的人和事。
寫很久以前的游記是一件很考驗人的事情,考驗記性、耐心、恒心。
每次提筆的時候,都像在參加一場沒有監考老師的作文考試。經常有寫不出來的時候,于是胡亂的寫,先寫再說,然后大段大段地刪除,周而復始。或者是空上幾天,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的補全。
所有拍攝的川西照片原片都在硬盤上損壞了,這真是一件不幸的事情,里面還包括我的一些個人照片,只有歸結于天意如此,不然此恨綿綿無絕期。
敲文字和寫代碼一樣,都很容易,也很不容易。
寫最后一篇終章,有種告別的儀式感。
感謝從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并且認真閱讀的朋友們,謝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