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 游』長城隨筆① 慕田峪的秋色


01


同同在車上迷迷糊糊醒來時,我們已經下了京承高速,到了懷柔。

我們的車子沒進到縣城里,走的是擦著城邊的一條小路,波說知道那條路,那條路上也時而出現棕色的路牌指示著慕田峪的方向。那條路只有兩車道,有些路段還在施工,所以有些七拐八拐的,不過路上的車倒是少,走得還算順暢。

車過懷柔縣城時,道路兩旁更是幽靜了,一邊是草木蔥蘢的樹林,一邊是一個連著一個的水塘,那些水塘一個個雖不算敞闊,但連綿起來依舊有著浩蕩的氣勢,我想,這些水塘或湖泊再深處的地方,就應該是懷柔水庫了。我放下車窗,咕咕的風灌進車內,空氣里飽滿著略帶咸腥但新鮮濕潤的氣息,也飽滿著浩渺連天的味道。

快到京密引水渠出口時,5歲的同同興奮地一手抓著我的胳膊,一手指著湖對岸和我說他來過這里。

這樣的地方對他來講已經足夠遠了,所以我未太在意他記憶的真實。見我疑惑,同同搬來媽媽做救兵,在開車的波會意地笑了,她說確實,兩個月前他們來過這里。那是一個周末,波和她的同事們曾來這里燒烤,波帶上同同,在這里溜溜地玩了一天。

那時還是八月,暑熱正濃,而今,已是十月底,盡管才是午后,空氣也已有了些許的涼意。這是京城北部臨近軍都山的地方,氣溫自要比市區低上幾度,這里有些喬木已經落葉一段時間了,車子從這樣的林邊經過時,總要碾過一陣子噼啪噼啪的爆裂聲,似乎在碎叨地埋怨著這里早來的秋天。

山地里早來的秋天,確也是有著摧枯拉朽的力量的,而最是夸張的,當要數路過渤海鎮時見到的柿子樹了。

我不知道,這里因何稱為渤海,因為路走到這里時,就已上山了。臨街的村落多依著道路的坡度來壘就院落。那些院落里,也多是要種上一棵兩棵的柿子樹的。在這萬木焜黃的季節里,柿子樹竟性急地先走了幾步,早早地將一樹的葉子散落,只剩下了一顆顆金燦燦的柿子沉甸甸地墜在枝頭,似在向過往的人們,招搖著這里秋意的濃濃。

波見那一樹樹金黃的柿子動了心,問我想不想今晚就住在這里,我想了想說算了,畢竟這樣匆匆忙忙的一個晚上,太有些勞民傷財了。波不死心,又去問同同的愿意不愿意去吃紅鱒魚,同同并不理會,他更執著地想念著,Shopping mall里的烤肉。



02


快到長城的時,路上變得擁堵了,還好是在下午,離開的總比到來的多一些,所以總還在緩慢地走著。

轉過一道彎,從天窗探出腦袋張望的同同,一眼就望到了路前方山梁上的長城,因而興奮地高喊。那確實就是長城,我們要爬的長城,如臥龍般踞在高高的山脊上,隨起伏的山勢舞動綿延,長城之下,是色彩斑斕又巍峨高聳著的山,長城之上,是蔚藍得不著一絲云彩的天,雄渾、古樸、悠遠的長城,就是它們分野的疆界。

明代的長城有九邊十一鎮之說,慕田峪這段屬于渤海所,歸薊鎮管轄。薊鎮長城東起山海關的老龍頭,綿延1200余里,至此才算告一段落。而這段長城,又將古北口長城和居庸關連接在了一起,因而在明代時,這里也是拱衛京師和皇陵的一道重要屏障。

隨長城一起成為屏障的,還有長城腳下的那座山,那是軍都山的一部分,陡峭而峻拔,如它的名字一樣有著堅毅的性格。這一時節來到這里應也是不錯的選擇,早來的秋風,已將層林染過,將偌大的一片山林裝點得異彩紛呈,我想這是秋天的魅力,細想想,北京的秋天,我竟也有許多年沒有認真地去欣賞它了。

我們要爬的這段長城就盤踞在那山的脊背上,遠沒有到達峰頂,但也已經有了桀驁的高度。爬長城,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爬長城腳下的這座山。

原以為同同還小,想去坐纜車,不想這小朋友卻更愿意自己去爬,他也確實一路領先著我們。他走在陡峭的石徑上,遠遠地將我們甩在后邊,直到我們大聲呼喊他,才停下,然后坐在路旁靜靜地等,等我和波氣喘吁吁地爬到他的身旁,還沒有喘勻了氣說上一句話,他便又向上爬去了。

這次爬長城,其實也是同同一早提出的要求,波說,前一周司馬臺長城一游,激發起了這個小孩爬長城的熱情,但我想,這個小鬼頭一定還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他想再得到一塊獎牌,依他的說法,最好是銀的,因為他已經有一塊金牌了。



03


古老的長城……絢爛的秋林……松鼠踏過枯葉的寧靜和陽光穿越林梢的明麗,還有波的喘息,同同不停歇的奔跑,我在給那個小孩背誦著“秦時明月漢時關”,這些……都是這個秋天的故事,那時,天已經快涼了,要不時地將猴子一般快意奔跑的同同拽住,然后將他甩在手里的帽子,給他戴上。

這個秋天,我們爬過兩次長城,一次是司馬臺,一次是慕田峪,慕田峪要晚一些,秋色卻更美一些,因而也更是喜歡。整理了一些慕田峪長城的照片,于是便想配一篇紀實性的文字留做紀念,不想寫了一半便放下了,一晃過去了許多時日,一晃這個秋天也過去了,這個冬天也都快過去一半了。

如今又拿起筆來,但依舊不知該去寫什么,索性又將這筆放下,索性就讓這個秋天過去吧。

總有些事情雖然留戀但卻是不能一一執筆記下的,至于同同將來,我想,他總還是要再去爬長城的,到那時,他或許就會真正理解長城于我們的意味了。

到那時,我想,他便應該成為一條真正的好漢了,不是嗎?


04


這是多年前的小文,那時同同還小,也就在上幼兒園,而如今他已是要18的青年。

想想這些年,也與他爬過北京、河北周邊的許多長城,八達嶺、慕田峪、山海關、居庸關自不用說,再有司馬臺、金山嶺、箭扣、耷拉邊這樣數數還有許多。如是,就在這里再開一個專題——《長城小記》,專記游走長城的紀行和心得。

1987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長城因其建筑學上的價值,和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也是我們國家第一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

當然,世遺于我來講還是太過宏大了,我慕長城的偉大而來,也只為見識它在崇山峻嶺中的蜿蜒,而我的小文,更多的還是在記錄自己的時間,記錄流走的歲月。在那歲月的盡頭,我看到了那日慕田峪上的秋色,不禁惆悵感傷,當時只覺得時間熬煮得那么無邊的慢,怎么一晃,就已全然過去了,那么長,那么長。

正所謂,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還好,文中寫下了當時的心境,竟如冰凍般的鮮靈兒,宛如就在昨日。其后又再去過幾次慕田峪的,那里還連著未開放的箭扣,也去過幾次箭扣,有的是自己去的,有的是與同同一道去的,有的是與同事一道去的,因而也很想再細數數那里的城堡關燧,只是就不在這里贅言了。

就拿這篇來做個序吧,把它立在時間的起點,開筆自己一個新的征程。





《世界遺產名錄》專題推薦:

1987年,秦始皇陵,文化遺產

『云 . 游』想起西安② 李白與兵馬俑


1987年,泰山,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云 . 游』岱岳筆記① 爬上,南天門


1987年,長城 ,文化遺產

『云 . 游』長城隨筆③ 八達嶺上的路與墻


1987年,黃山,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云 . 游』黃山⑦ 黃山歸來不看岳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文化遺產

『云 . 游』望京小記⑨ 北京人的暢想


1992年,九寨溝,自然遺產

『云 . 游』九寨紀事③ 從草海到鏡海


1996年,廬山,文化景觀

『云 . 游』匡廬筆記⑨ 李德立和他的花園


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云 . 游』峨眉紀行⑥ 再見,峨眉山

『云 . 游』川西紀行② 神秘的大佛


1997年,蘇州園林 ,文化遺產

『云 . 游』江南三日記④ 獅子林與蘇州人

『云 . 游』江南三日記⑥ 退思*思退


1998年,頤和園 ,文化遺產

『云 . 游』望京小記① 冬游,頤和園


2000年,明清皇家陵寢? ,文化遺產

『云 . 游』金陵隨筆⑤ 明孝陵祭


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 ,文化遺產

『云 . 游』川西紀行⒅ 都江堰,是什么


2000年,皖南古村落 ,文化遺產

『云 . 游』黃山⑾ 兩個村的徽州夢


2001年,云岡石窟? ,文化遺產

『云 . 游』云岡,大唐雄健的密碼


2004年,高句麗王城及王陵,文化遺產

『云 . 游』觸摸高句麗① 好太王的恩怨


2006年,殷墟? ,文化遺產

『云 . 游』安陽速記② 殷墟,文字的故鄉


2010年,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文化遺產

『云 . 游』嵩岳筆記⑩ 天地之中


2014年,中國大運河 ,文化遺產

『云 . 游』揚州慢⑥ 夫差,笑了

『云 . 游』人在淮安② 清江浦的寂寞


2014年,絲綢之路 ,文化遺產

『云 . 游』想起西安⑥ 玄奘法師與大雁塔


----------------------------

我是云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