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5月26日星期二下午,九寨溝,晴。
01
“媽媽快看,瀑布”,同同在路的前方驚奇地呼喊著,陽光灑在那張小小的臉上,滿是藏不住的歡笑。
我們是從景區所標注的原始森林,走向草海的,那條路的兩側是遍布冷杉林的高山。兩山所夾持的這條山谷叫做日則溝,一條豐盈清澈的小河,在山谷中歡鬧地流淌著,那河叫做孔雀河。由木棧道構成的小路,就在溪流的一畔,因而那路也隨著孔雀河一道歡鬧地延申著。
一路上也多有溪流從山中奔騰而下,匯入孔雀河,孔雀河也因而逐步壯大,這里是九寨溝的上游來水,水在這里積攢著它的精氣神,為了一場即將開始的表演,全力奔跑著。
同同發現的瀑布,在路旁遠遠的一座裸露的崖壁上,兩道細若游絲的水流從崖頂上縱身一躍,落到石崖底部時,那水已如霧如線,一陣風就能把它吹散了。只那石壁被水沖刷得圓潤潔凈,在陽光的照耀下亮晶晶的,突兀于周遭茂綠的山巖。
“那是劍巖懸泉”,波在路旁找到了那處景觀的簡介。
“那明明是瀑布”,同同堅決地捍衛著自己的發現。
“我覺得也是瀑布”,波肯定了同同的意見,疑惑地問,“泉在哪里”?
“或許這水流的山間起點是個泉眼”,我說,“九寨溝的自然遺產保護范圍里,有47眼泉水”。
“那不妨礙它是瀑布呀”,波堅定地站在了同同的一邊。
“或許公園方更想讓我們認識到,那里有處泉,就懸在山間,懸泉,多美的名字”。
“歪理,人家也或許是在說,泉在那里,水懸而下呀”。
“你去想,除了地表水還有地下水,那都是水的一部分。九寨溝的科學家說了,你們千萬不能忽視地下水的存在,你們對水要有新的認識。九寨溝這里不缺瀑布,那里就叫泉了,喂,那個小孩,聽見了沒有。”
“那個小孩,快來,科學家講課啦。”
“媽媽,科學家不都是白胡子老頭嗎?”
“嗯,冒牌的科學家,也可以沒有白胡子的。”
02
從原始森林徒步下來的游人并不多,因而那條路也分外的安靜,可以安靜地看看山,安靜地看看水,很是愜意。
過劍巖懸泉再往前走,山谷愈發地平緩,孔雀河的水面也愈發地開闊起來。流水的歡鬧逐漸地消失了,我們繼而進入到沉靜的湖域,那里是一個連著一個的小海子。
其實相對于湖來講,那海子還是過于清淺局促了些,折斷的杉樹干就倒在湖中,湖水就從樹干上漫過。大片的湖草從湖岸蔓延到水中淺灘上,帶著蓬勃的綠意,各種顏色的小花就點綴在湖岸和湖中成片如錦緞般的草木之中。
那湖,就叫做草海,湖面大部分為濕地所占據。我們所樂見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在這里卻是湖泊的沼澤化問題。據說植被過于茂密,會破壞湖底的鈣化層,造成湖水的漏失和流向的改變,嚴重的還會影響現存的景觀。
不過拋開種種問題,我還是很喜歡這樣的海子的,相對于不見底的平如鏡來講,這樣的湖更多了些清淺的純真與多姿的嫵媚,也或只有在這樣的湖畔我們才能見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草海下游,山越發地陡高了,谷越發地逼仄了,湖已慢慢侵占了所有谷底,雖依舊清淺地與草灘雜駁,但未見奔流之狀,所以仍是湖的領域。湖畔為保護濕地而建造的棧道小路,也逐漸變成了倚在山邊,高于湖面的棧橋。
這段局促狹長的湖面,時而波光粼粼,時而草綠絨絨,與山巖和林木的蒼翠相呼應,很是生動。既有草灘,就有各樣的生機,綠草間點綴著各色的小花,不時有鳥兒掠過草叢。我們就見到幾只小鳥跳躍于草叢中,有著雪白的頭冠,緞子般烏藍的羽色和赤紅的尾巴,甚是玲瓏好看,我回家檢索了百科,才知道它叫紅尾水鴝,就是一種生活在溪澗近旁以昆蟲、植物果子為食的鳥。
這是自然之域,我們在此浮光掠影地一窺大自然萬千世界的一斑,或只為一識,這個世界并非全是人類居所。
人們雖在這里辛苦地架設了棧橋,但我們也僅僅是自然的過客,這里是那許許多多我們叫不出名字的鳥兒、獸兒、蟲兒、草兒、樹兒、山兒的家園。我們從此路過,瞧見了它們,它們的美麗不是展現給我們的,它們的忙碌也不是給我們的表演,或許它們就在嘰嘰叫著勸導著我們離開,而我們在經過之后,是否也應由心地說上一句,打擾了。
03
湖畔的棧橋在山邊拐了個彎,就引我們上了湖邊的公路。再往前走,水越發地有了深度,湖畔靈動的草灘漸漸地退縮了,湖也漸漸地有了湖的模樣,那里便到了天鵝海。
天鵝海海拔2900米,湖長2250米,最寬處125米,平均深度1.3米。它也屬于半沼澤型湖泊,是巖溶溶蝕堆積和坡洪淤填共同作用而出的。最后這句很科學的語言是我從景區介紹牌子上抄來的,不知大家能否看得明白。
所謂“坡洪淤填”,換句白話不就是山上的洪水泥石流填埋河道,造成堰塞湖。所謂“巖溶溶蝕堆積”,不就是由于水中含有石灰質沉淀成水垢,阻礙了湖水的滲漏。
我們走在九寨溝的山谷中,總有一個感觸,就是這里的水流動不起來。不像我們一般所見的山谷,總是溪水奔流的,而這里的山谷,是一個湖接著一個湖的,那么造成這些湖形成的地質原因是什么呢?個人覺得那不是山洪、泥石流那么簡單的地質災害所能造成的,因為各地的山谷中,都會季節性的頻發洪水,以九寨溝的充沛水量,一般泥石流的阻礙是不會堰塞成湖的。
那么造成這么大面積湖泊的成因,也只能是更大的地質災難了,那或許就是由地震所引發的更強烈的山體滑坡。四川位于我國一二級地形臺階的交界地帶,這里存在著數個交錯的地震帶,因而地震頻發。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縣便發生了一次里氏7.0級的地震。該次地震造成九寨溝景區嚴重破壞,以致封園。
新的地震自然是對老的地震景觀的破壞,但又何嘗不是新的地震景觀的形成呢?
這是否也能讓我們重新認識自然之美?它原是時間造化下的珍稀,又如夢幻泡影般的易逝。
04
天鵝海還是在高山陡崖間的一座湖泊,沿著湖岸棧道徒步兩公里,能看到高聳入云的山峰,茂密蓬勃的林木,與狹長蜿蜒的湖泊相得益彰。而穿過山間的一條隧道,前邊映入眼簾的湖就不同了。
那里的湖面豁然一開,四周的山色也不再是逼人的陡峻,而是遠了一些,也緩了一些,那里的植被也不再是杉樹林清一色的冷峻陰暗,而摻雜了大片竹林蔥蘢的淺淡青翠,那竹林是箭竹林,而山下的湖,就叫做箭竹海,這里海拔2618米。
同同見著箭竹就想起了大熊貓,而九寨溝這里也是大熊貓保護區,至少這片湖光山色給國寶來做食堂,那也是綽綽有余了。而相對于草海和天鵝海,這里更像一座湖了,有了一座湖的寬闊,也有了一座湖的深邃,更有了一座湖的寧靜,那是裝得下山色的寧靜,那是攬得住流云的寧靜,那是盛得下思考的寧靜。
我們也太留戀這里的湖色了,因而沒有坐車,一路向下游徒步。走得確是有些累了,因而沒有再繞道更遠的熊貓海,而是直接走去了九寨溝這竄珠光寶氣的項鏈上,最是華麗的那顆明珠——五花海。
與箭竹海的深邃相比,五花海是淺淡的,與其說它在展示湖,不如說它在展示湖底。
那湖也是堰塞而成的,湖底沉積了含有鈣、鎂、銅離子構成的多種鈣化礦物質,又由于清淺能獲得光照,湖底生長了許多藻類和苔蘚。這些原本都不是太神奇的物件,由于水或深或淺地罩在上邊,深亦能見底,淺更分毫必顯,而光在水中曲折游弋,卻在水面上產生了神奇的色彩反應。
你瞧這里淺一些,鈣華的白底映著湖水淡淡的藍,那里生著一片湖藻翠綠翠綠得在淺水下瑩瑩地波動。深處的湖自然要深邃一些,藍得也更是幽沉,而在那樣的幽藍中,更映照出四外山色綠得青翠。
這是色彩的畫廊,水中的沉木和偶然落入鏡頭的枝葉,都在點綴著色彩層出的快意,要不怎么會有好幾對新人,在這里沒完沒了地照,或許是想將這里的夢幻融入將來的人生吧,也或許在塵世厭倦的剎那,能快速找回山水間濃情蜜意的曾經。
五花海海拔2472米,湖水從下游出口外泄而出,那里也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做珍珠灘。
05
九寨溝有許多靜置的湖,占據了流程大部分長度,但全溝也存在著將近千米的落差,這些落差基本都是由湖下游的瀑布來快速完成的。如此全流程就像是從一個湖一個瀑布,到另一個湖另一個瀑布這樣,蛙跳一般地走過。
珍珠灘瀑布,很難說是一個瀑布,這里的水不是從石崖上飛躍而下,形成我們常看到的一條瀑布的白練。這里的水是從一個石崖崖面上滑下的,也就是說這里的石崖還不夠使水凌空傾瀉的陡峭,但它也陡峭得足以讓流水稱為瀑布了。在九寨溝,你要打開對瀑布流水認識的邊界,你能因此在這里認識到多種瀑布的形態,那也是流水的多種姿態。
因為水是從陡峭的石崖上快速滑下的,光滑崖面上凸起的細碎巖石,會在流水中激起一朵一朵的白色水花,遠遠看去就如一粒粒珍珠一般,珍珠灘由此得名。
水從滑梯上直接滑下,人卻要在林間棧道上小心下行,從珍珠灘開始的這段路,到下游的湖泊要走將近一個小時。不過在這個漫長時間里,你盡可以用心欣賞,水所給你展示的,無窮動的一面,就如孩子般的歡鬧,不羈,暢快,只有你跟不上它的腳步,而它從不想停下來,不愿停下來。
這樣的暢快也有盡頭,當你就要走累了,就要走不動了,水終于流進到了那片湖泊,那里便到了,鏡海。
鏡海顧名思義,她最美麗的時刻,是如鏡一般靜的海。當然,靜是難以求得的,自然如此,人生亦如此。
這里是日則溝接近諾日朗中心站的最后一個湖,在日則溝上游見不到的那些蜂擁的游客,都在一個又一個導游的小旗子引領下,堆積到了這里。人們都難以掩飾對那湖的失望,因為那湖,只給了人們她波光瀲滟的一面,那是她最平凡的一面。
那不過是我們在熱鬧的西湖,熱鬧的昆明湖,熱鬧的什剎海所見到的湖的模樣,那不應就是湖該有的模樣嗎?我們為什么要跨越萬水千山,來到同樣熱鬧的這里來看它呢?
當我們走到湖的盡頭,就要離開時,我在人群中停下腳步,回望一眼,那湖在茫茫蒼蒼的群山和林海的呵護下與我作別。或許它是不同的,就如遠離人群的喬達摩王子,用六年的時間修行,最終重新認識了自己,覺悟成佛。你會給自己六年的時間,來到遠離人群的這里,去重新認識和思考人生嗎?你會給自己六年的時間,去等待那覺悟后的寧靜嗎?
你不能,那美麗就不是你的。
如此我默默地轉過頭,默默地隨人群走遠,同同和媽媽在人群的前面默默等我。我走過去,同同稚嫩的小手抓住我,揚起小小的臉,大人一樣地跟我說,“爸,九寨溝好美呀”。
《九寨紀行》全集:
----------------------------
我是云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