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譯文]
先生說:研究不正當的學說,這是一種禍害啊!
攻:有兩種解說。一說專治的意思,古代治木石金玉之工叫做攻,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說攻擊、討伐的意思。這里取第一種解說,同時為了方便理解,譯為研究。
異端:有兩種解說。一說解為錯誤的學說或危險的思想,與夫子有異的思想學說。一說解為是事之兩端,如學和思,溫故和知新,而只攻一端,則為異端。對于第一種說法,有學者認為夫子之時,百家之說未成,以為不妥,而夫子又常提及事之兩端,所以提出第二種說法。但也有學者提出,當時百家之說雖然未成,可是與夫子相異的主張、言論未必沒有。所以,此處仍采第一種解說。
斯:代詞,這。
也已:語氣詞,表示肯定的意思。
[愚悟]
本章楊伯峻先生另有解法,差別較大,記之如下,以備大家參考:孔子說:批判那些不正確的議論,禍害就可以消滅了。此處,他將攻解為攻伐、批判義;已作動詞用,表示止的意思。
一個人如果研究不正當的學說,禍害也就成了。當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各種文化、學說、教派等林立,可以說是令人眼花繚亂,有時真的讓人難以分辨是非對錯。譬如,曾幾何時,功利學說大行其道,更有甚者,還出來個厚黑學,說要想成功,臉皮當厚過城墻,心當黑過煤炭。還有個論調:我說人應當善良,他們卻駁斥說:你其實也有惡念,你這是偽善;我是惡,我心也有惡念,我不偽善,不偽裝,這叫真我。唉!這都什么跟什么了,作惡還理直氣壯,正大光明了。其實,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正因為絕大多數人有陰暗面,所以我們才更需要光明的照耀、指引,而不是打著真小人的旗幟,為所欲為,那就是墮落的異端邪說。所以在這繽紛世界,我們應當學會分辨,要有原則,立于簡方能化于繁,才能不被異端邪說所迷惑。相反你若是無原則,搖擺不定,那么又怎么能把握的住這個繽紛世界呢?把握不住而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原文]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先生說:仲由啊!我教你什么叫做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知道。
由: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夫子早年弟子,以政事見稱,好勇力。
誨女:誨,教的意思。女,同汝,你的意思。
知之:指第一個知之,有兩種解說。一說什么是知道。一說教給你的知識知道了嗎?兩者都通,此處取前說。
知:指最后一個知,有兩種解說。一說知道的意思。一說同智,明智的意思。兩者都通,此處取前說。
[愚悟]
本章夫子教子路什么是知道,用直白簡單點說就是:不要不懂裝懂。否則只會害了自己真正明了知道。或許是因為子路好勇要強,有時不懂裝懂,所以夫子告之如此。朱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如此雖或不能盡知,而無自欺之蔽,亦不害其為知矣。
其實,這是在教導我們做學問要誠,切忌浮夸,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獲得知識。倘若不懂裝懂,或是弄虛作假,終有一天吃苦的還是自己。
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是為了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欺騙自己又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