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龍
01 獨立能力的認識
在孩子所有基礎的能力中,獨立能力是影響他一生的一個重要能力。而這又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一點點遠離我們而去??傆幸惶欤麑㈦x開我們,獨自行走于社會和他的人生。父母不可能永遠陪伴孩子左右,不可能永遠用他們的羽翼去庇護孩子。所以,在孩子和這個世界相處之前,父母應該做的,是教會他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法。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可是,天下的父母,因為太愛他們的孩子,怕他們的孩子受到委屈,所以就會經常出于愛的名義,為他們包辦一切。有些甚至到了溺愛和寵溺的地步。這實際上是害了孩子,可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另外,父母對于孩子獨立能力的認識,也常常存在偏頗。很多人可能以為,孩子的獨立能力,就是能夠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這當然是獨立性的一方面,但這遠遠不夠。孩子的獨立能力其實包括很多方面。獨立行為,也就是能夠獨立完成事情,這是最基本的方面。除此之外,還包括獨立制定和完成計劃的能力(自主性),獨立的思考能力,獨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獨立的選擇他的人生道路,最終是他獨立的人格。
然而在這些方面,很多父母卻完全沒有做好準備。他們要么不去做好引導,完全放任孩子,要么就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強加在孩子的頭上。他們甚至為孩子規劃和選擇人生道路,卻忘記了,孩子并非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來到人間,終歸是要完成他自己的人生使命,并非是要完成父母的。
如果將來孩子選擇獨身,而不是結婚,你是否能接受呢?如果將來孩子選擇同性戀而不是異性戀,你是否能接受呢?而這些,卻可能恰恰是孩子真正的獨立。這個時候,出問題的反而是父母。是父母沒有完成獨立這個人生功課。他們太希望孩子按照他們理想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所以,先于孩子獨立,父母要先學會獨立。父母首先要學到,接受一個無論在身體,精神和靈魂上都獨立的孩子。要學會接納孩子的任何一種可能。當然,這就需要父母的不斷的自我完善和成長。
02 孩子獨立做事能力的培養
在孩子獨立做事能力的培養上,我和妻子很早就開始重視。在這方面妻子尤其付出了很多。我也非常感激她為孩子做出的一切。
在孩子2到3歲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這從日常生活起居開始。主要由妻子進行引導和監督。早上起床的時候,她要自己學會穿衣服;吃飯的時候,女兒要自己學會使用碗筷,和我們一起在餐桌上吃。普通的椅子不方便,我們就給她準備了適合她的餐椅。解手也由她自己完成,她自己學會脫褲子和穿褲子,我們給她準備了適合她的便器。晚上睡覺的時候,她要自己會脫衣服。
4-5歲的時候,她就要開始學會獨立完成洗漱。尤其是晚上的洗漱,女孩子可能會麻煩一點,所以妻子在這上面付出了不少。這個時候,她還要學會自己疊自己的被子。她自己的玩具,她要自己學會收拾。
6-7歲的時候,她要開始學會自己洗碗。她要自己學會獨立洗澡,因為以前都是由媽媽陪她洗。她的換洗衣服,她要知道自己放到洗衣機上。晾干的衣服,她要自己能整理。我們給她準備了單獨的衣柜,她知道把衣服放到哪里,也知道到哪里去取衣服。這些都由她自己完成。到這個時候,她生活起居的事情,基本都可以獨立完成,已經不再需要由我們操心了。
我們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帶她出門遠行。我們盡量鍛煉她自己走,不要父母抱。在旅館的生活起居也由她自己負責。在她五歲的時候,我們給她準備了單獨的小行李箱。出門的時候,她自己的行李由她自己收拾,甚至由她自己拖著行李箱。當然在上下飛機或者上下車的時候我們會幫忙。
除了她自己的事情要她自己完成之外,從四五歲開始,我們也要她學會力所能及地幫父母做一些事情。比如拖拖地,抹抹桌椅,整理房間。給花澆澆水。她七歲的時候學了一點毛筆字,春節學寫對聯,幫忙貼對聯,剪窗花。她也幫妻子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一起制作蛋糕。
總之,通過從小的培養,女兒的獨立做事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03 孩子自主性的培養
自主性是更高一層的獨立能力。指的是能夠自己有計劃有目的主動去完成一些事情。這個工作也主要由妻子在負責指導。
孩子是七歲開始上的一年級。這時候她已經開始有學習任務了,要完成作業。妻子這個時候要求女兒自己制定每天的計劃,幾點到幾點做什么都由女兒自己安排。這個時間表會寫在一個小黑板上,女兒要遵照執行。如果按計劃或沒有按計劃完成,妻子就會進行一些獎懲的措施。
經過這些訓練,孩子的自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目前她還沒有辦法自發自覺完成,她時間的把控能力還不強,還經常需要妻子提醒和監督。時間管理能力其實也是孩子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這方面需要父母多花一些精力和心血進行指導。關于時間管理,我后面有機會也會專門撰文說明。
另外,女兒在彈琴或做作業的時候,也經常會要妻子陪著她。關于這點,妻子也是認為孩子的獨立性不強。但我自己倒不是這樣貿然斷定。我倒是認為,孩子需要人陪伴,并不是一個獨立能力的問題,而是一個情感依賴性問題,或者說一個需要關愛的問題。深層的來講,實際上是安全感問題。關于安全感這個問題,我后面也專門再談。
其實我自己倒是認為孩子在計劃性和自主性上有了很大進步,例如整個寒假期間,她獨立制定了完成三本書的閱讀計劃,最后都順利完成。而在此之前,她都沒有真正閱讀過,剛剛由我指導她進行閱讀。當然,她現在還沒辦法一個人自覺完成閱讀工作,需要我和妻子陪著她。但我覺得,隨著她一點點成長,她的自主性和自覺性會進一步提高,這個問題也會逐漸得到解決。
04 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人格的培養
關于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人格的培養,這個可能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困難的一點了。我也是從女兒七歲開始才認真關注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更早一點,這是我的失誤。
其實,孩子天生就有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父母要做到的,就是要去引導和鼓勵這種好奇心,而不要去抹殺它們。當孩子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的時候,父母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去認真回答。
在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有耐心和認真,另一方面,要注意照顧到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要考慮到她的接受程度。另外要做到盡量客觀和清晰,不能太模棱兩可或太夸張。例如,當孩子問到性和死亡這些話題的時候,父母就不應該故意回避或搪塞,而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認真客觀的作答。
如果父母也不知道答案,或者不能確切知道,就應該明確的告訴孩子。
我自己對回答孩子的問題是這樣的:我通常會采用啟發和引導的方式,我給出一些提示,然后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答案。當需要我給出回答的時候,我也盡量告訴孩子,我的回答并不代表正確,只是一個啟發和參考。我盡量避免給出標準答案,因為這會束縛她的心智和心靈。今后需要她自己去探索問題的答案。這樣我就避免了因為自己的局限性而誤導她,也避免將自己的觀點和價值強加給她。父母只是一個陪伴,不應該照自己的樣子去塑造孩子,而孩子還是終將要自己完成人生這個答卷。
有時,孩子會問出一些很深刻的問題。這會讓你感到非常驚訝。例如,前面有篇文章我就談到,孩子曾經問過我關于信仰的問題。她一下子問了我,人為什么會有信仰?什么樣的人會有信仰?一個人的信仰是怎么產生的?信仰有什么用?這四個問題。我那時也進行了認真作答,但另外一方面也告訴她,需要她今后自己去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
總之在這個時候,我們要盡可能啟發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當他能這樣去做的時候,他自己特有的價值觀也在慢慢形成。他對人生的很多問題會慢慢有自己的看法,有些會慢慢影響他的態度、行為和習慣,最后會形成他的獨立的人格。
當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而我們父母要自己獨立成長,然后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
2018/3/11,北京。
注:《陪伴》是一個親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系列文集,也是一部孩子陪伴散文隨筆集。每篇文章獨立成篇,會重點探討某個親子教育主題,寓教育理念和方法于真人真事之中。將持續更新,希望您能喜歡。歡迎在簡書關注我,您的評論和點贊是我更新的動力哦。
系列文章:
3. 和女兒關于信仰的談話
4. 旅行的意義
5. 陪女兒旅行
12.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
13.孩子英語能力的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