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龍
通過文章《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帶你重新認識專注力》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專注力不是一個單一的能力,而是一組能力的組合,即:覺察力,自制力,控制力,驅動力和習慣力。另外我們也已經厘清了專注力問題的眾多誤區。那么,專注力的培養和訓練,有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談談。
01 專注力培養和訓練的前提
孩子的專注力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和訓練獲得的。而前提是我們對孩子的專注力問題,要有一個全面準確的考察和認識,避免陷入到某個誤區中。
這里面一個關鍵就是準確識別孩子專注力的五個方面。然后根據哪個方面的問題,再有的放矢的解決。
而在這五個方面,覺察力又是一個最基礎的能力。它對其他四個能力都會產生影響,是首先要去訓練的一個能力。
同時還要認識到,這五個力又是互相聯系和互可以轉化的。除覺察力外,驅動力又是其中一個核心的力。它就像發動機,驅動孩子喜愛上這件事情。沒有它,專注力其實很難真正形成。當驅動力形成后,自制力和控制力都會開始發揮作用。這個時候我們可能開始需要給孩子形成一些好的習慣。當控制力逐漸熟練,并且習慣養成之后,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力。孩子在這件事情上的專注力也就真正形成。
02 覺察力的訓練
例如孩子學習的時候有小動作這個問題。前面已經談到,這是一個習慣的問題。并非是孩子注意力真的不集中。實際上,如果這個不影響他的學習,我們甚至可以不去改正。但是當小動作比較頻繁,確實影響到學習的時候,那可能需要去改正一下了。而改正的正確和有效方法,并不是從習慣本身入手,而是從覺察力的訓練入手。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總是批評孩子說,不要這樣,不要動。孩子可能會比較反感。實際上,在糾正孩子問題時,我們盡量少用負面的語氣和負面批評的方法,而是應該用正面的方法和方式。
從覺察力入手訓練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實際上我們在解決女兒學習的小動作問題的時候,并沒有從這件事情本身入手,而是從訓練覺察入手,并且是從吃飯的覺察開始訓練的。因為吃飯是一個更簡單的動作,更容易和更方便訓練。
怎么開始呢?
以前我們一家人在吃飯的時候,大家可能總是會不停的說話。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的習慣,大家說話的時候唾沫橫飛,其實唾液飛到菜里和碗里,會帶來細菌,會影響大家的健康。另外女兒在吃飯的時候,坐姿總是不端正。一會兒動動腿,一會兒歪歪扭扭,這個習慣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們就從端端正正安安靜靜吃飯的訓練開始。
首先是一家人對這個達成一致。也就是說在目標和驅動力上保持一致。大家都認可,要端正和安靜的吃飯,也可以互相監督。
比如說當女兒開始又說話的時候,我會提醒她,覺察你正在做什么?她馬上會意識到,并很快就停止說話。實際上這個時候就是覺察力首先發揮作用。緊接著自制力,控制力都跟著發揮作用。當一個人能真正覺察到她正在做的事情的時候,通常能馬上意識到他的問題,并立刻停止。這就是首先要訓練覺察力的原因。而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屢教不改,就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和覺察到自己正在做什么。
在這個時候,我并沒有跟女兒說,你不要說話,你要停止說話。我沒有用這些負面和命令性的語氣。我僅僅用“覺察你正在做什么”,這樣一個很中性的話語,就幫她認清了問題,并很快改正。
同樣,當我看到她的腿在亂動的時候,我會說,“請覺察你的腿?!迸畠壕秃芸煲庾R到,并能立即改正。
女兒甚至喜歡上了這個游戲。因為她發現她也可以提醒其他人。當她發現我吃飯時在說話的時候,她就會說,”爸爸,請覺察你的嘴”。我也會馬上意識到并改正。當她發現媽媽在翹起二郎腿的時候,她就會說,“媽媽,請覺察你的腿。“然后她媽媽也就會馬上意識到并停止。
當然,真正的覺察,是要自己能覺察到,而不是別人提醒。所以后來我就不再說話提醒,而是改用眼神提醒。再后來就讓女兒逐漸訓練,自己提醒自己,自己進行覺察。
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練習后,我覺得時機成熟,可以讓女兒應用到學習的覺察上了。
我跟女兒說,“你現在可以端端正安安靜靜的吃飯了。那學習和做作業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端端正正安安靜靜呢?如果你有一些小動作影響到學習,也可以覺察一下好嗎?”女兒點了點頭。
從此以后,女兒就開始在學習中進行覺察力訓練。一天晚上,女兒跟我說,她覺察到她學習的時候又玩筆了。我說挺好的,繼續保持這種覺察好嗎?過了一段時間,女兒學習時小動作越來越少了,專注力也越來越好。
當然,覺察的真正含義以及真正覺察力的訓練會比這個要深刻得多。我們實際上可以時時刻刻都處于高度覺察之中,每時每刻都覺察我們每天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從而養成一種高度敏銳的有覺知力的生活。這樣你就能時刻專注于當下,形成一種高度的專注力,真正活在當下。這就是禪宗所說的“行禪”,也是一種“行為冥想",它是一個人走向最終開悟的重要途徑。在我的另一本新書《覺察:一種有覺知力的生活》中,會用一本書的篇幅專門談到這個問題。但對于孩子,目前的方式已經夠用了。
03 驅動力的培養和興趣的形成
后來我們又遇到女兒閱讀這個問題。她不愛一個人看書,看一會就不愿看了,老想著去玩。但我并不認為是她專注力不行。我認真分析后發現,應該是閱讀的驅動力方面出了問題。要解決這個閱讀驅動力的問題,就要從培養她閱讀興趣著手。當然,如果一開始從內部驅動力著手,可能很難有效果。所以我決定從外部驅動力開始。首先是閱讀書目的吸引力,我先挑選她原來喜愛聽的童話故事。然后是陪伴的人的吸引力,也就是我陪著她一起讀,并且適當的給她講解。后來我又引入了改編一個故事結尾的方式,讓整個閱讀過程變得生動有趣。通過這種增加外部吸引力的方式,逐漸激發出她的閱讀興趣。最后將這種外部驅動力變成她的內部驅動力。最后經過一段時間的陪伴和努力,女兒確實可以很好的和我一起完成閱讀了。并且在寒假期間完成了三本書的閱讀計劃,有著非常明顯的進步。更具體的描述可以參見我的《陪女兒閱讀·閱讀興趣的培養和想象力的激發》這篇文章。
關于驅動力,我更愿意從改變這件事情的趣味性,吸引力方面著手。因為這樣就比較容易變成內部驅動力,比較容易養成孩子的興趣。這樣的效果就比較具有持久性。但這個也要付出更大的耐心和更大的努力。
而妻子關于外部驅動力更愿意從獎賞方面進行。比如她會獎勵孩子紅星星,如果孩子按計劃完成了一件事情。孩子沒有完成,就拿黑星星。如果積攢到一定數量的紅星星,孩子就可以按照她的心愿買一個禮物,例如買一個蛋糕。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立竿見影。而且父母花的精力和心血相對少一些。但不足也是比較明顯的,就是效果不容易持續。如果外部激勵失效,孩子就很容易失去動力。比如一段時間內都拿不到獎賞,會變得很氣餒,很有挫折感。所以外部獎懲的方式要慎重使用。如果有可能,還是應該付出更大努力,從改變這件事情的吸引力,和培養孩子的興趣著手。
當然,女兒的專注力現在離理想狀態還有不小的距離。在閱讀這件事情上,閱讀還沒有真正內化成她的內部驅動力,還沒有形成她個人的真正的興趣。她還沒辦法做到,想看書就去一個人看書,仍然需要我和妻子的一些陪伴。但我想,通過這一個多月的努力,她進步了很多,她在一點點往前走。而父母則需要有足夠的等候的耐心。
這些例子表明,孩子的專注力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專注力的五個力方面進行剖析和解決。
04 其他要注意的問題
你也要注意的是,父母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也非常重要。當孩子在安靜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盡量不要去打斷和干擾他。這對孩子專注力的形成也是至關重要的。
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孩子專注力的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父母要有耐心,要有智慧,要懂得自己多去學習和思考,要準備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就像種下一顆種子,不可能一天就長大成熟,需要慢慢的施肥,一點點成長,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
05 總結
總結起來,專注力問題的解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正確認識到,專注力不是一個單一的能力。它是覺察力,自制力,控制力,驅動力和習慣力,多種力的組合。
二、要正確認識到專注力問題上的誤區。尤其是不要亂貼標簽,亂批評。避免擴大化和絕對化。
三、解決專注的問題,要正確識別是哪種能力出了問題。要善于從訓練孩子的覺察力入手。要善于從增加外部事物的吸引力,培養孩子的興趣,來引導孩子從外部驅動力轉成內部驅動力。
四、要盡量采用中性和肯定的手法,而盡量不要采用負面和批評的手法。
五、要認識到專注力是可以后天訓練和培養的。而訓練是需要時間的,要養成習慣力,至少需要21天不間斷的訓練。
六、盡量不要隨意打斷和干擾孩子正在做的事情。要盡量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
總之,如果能正確的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正確的認識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問題一定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孩子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專注力。
2018/3/9, 北京。
注:《陪伴》是一個親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系列文集,也是一部孩子陪伴散文隨筆集。每篇文章獨立成篇,會重點探討某個親子教育主題,寓教育理念和方法于真人真事之中。將持續更新,希望您能喜歡。歡迎在簡書關注我,您的評論和點贊是我更新的動力哦。
系列文章:
3. 和女兒關于信仰的談話
4. 旅行的意義
5. 陪女兒旅行
11.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專注力訓練的方法
12.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
13.孩子英語能力的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