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場上怎么邂逅“千米”
本單元學習的測量在教學建議中,這樣指出,首先通過操作,并借助生活熟悉的事物,幫助學生建立毫米分米實際長度的表象,其次千米和噸都是比較大的單位學生不容易直接感知那么就需要我們加強學生的體驗記住,他們熟悉的事物通過推理,幫助孩子們認識千米。建議也在真是欠你的時候選用學生熟悉的操場上的跑到來介紹1千米有多長,安排實際走100米從而推測出1000米有多長。尤其是提到教師要組織學生真正到操場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體驗1千米有多長加深對1000米長度觀念的理解。
在安排學生操作活動,是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提出活動的要求,教師也應該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對于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恰當的引導對活動的結果進行適當的評價,合理的安排動與靜的時間注意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相結合,動手操作與認真思考相結合。
我們的測量實踐:
首先讓10個孩子用一庹拼接出10米的長度,讓他們直觀感知10米有多長,
接著,測量一個孩子一步,大約50厘米,走10米大約需要14步,由此推算出走1米大約需要140步,走1千米,大約需要1400步。所以當我們用學習強國中的步數來計量到大約1400不是那么我們走的路程大約就是1千米。
不足:我們學校的操場特別小,我帶著孩子們涼了一圈白色的劃線處,一條邊的長度大約是20米,如果我們把一圈約為100米的話,需要10個這樣的操場才是1千米,在解堂時間課上,我們沒有帶著孩子們親自走一走1千米是一個遺憾,但是我布置了一個時間作業:和爸爸媽媽一起從家走到一個地方,當然這個地方大約要先知道1千米記錄一下自己大約走了多長時間,并且填寫在自己的記錄單上。其實這樣的作業也是為了教材練習六,上邊一些關于速度時間路程題目的鋪墊。
讓孩子們真正的體驗不同長度單位的長度表象,他們才能真正的用好長度單位,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實踐,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