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不了口的老王
學寫作的人應該先學“什么東西不寫”
學說話的人應該先學“什么時候不講”
“先生是第一次來我們社區?”小姐鉆進車。
老王沒說話,只伸出兩根手指。
“噢!第二次了。”小姐把眼睛睜得好大,“上一次是······”
老王還是沒搭腔,只聳聳肩笑笑。
小姐指著前面的車道,請老王轉進去,門口有個保安,先伸手攔了一下,看小姐探出頭打招呼,趕緊又敬個禮,把柵門打開。
“我們現在到的是A區,”小姐下車,帶老王到電梯,“也就是整個社區的中心點。”
進電梯,小姐伸著手指,猶豫了一下:“我們現在只剩下三個保留戶,五十坪、八十坪和一百坪,您要------”
老往伸出一根手指。
小姐又把眼睛睜得好大,按了十二樓的紐,再轉過身,歪著頭盯著老王,笑嘻嘻地說:“先生看來好有威
儀,您一定是個大老板,董事長吧?”
老王點點頭。
小姐撲哧笑了出來,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我真笨,還沒問您貴姓呢。”
老王伸左手,用右手在上面畫了三橫一豎。
“噢!王董事長。失敬!失敬!”
小姐帶著老王,一間一間參觀。
“這原來是樣品屋,也是全區視野做好的一戶,本來不想賣的,”小姐扭扭脖子,撅撅嘴,“可是,可是您知?
道最近建筑業不景氣,我們只好割愛了。”看老王沒說話,又加一句,“而且是大減價割愛”老王還是沒氣,
小姐又跟上來說,“您不是來過嗎?那您一定知道我們以前的價錢嘍~”
老王點點頭。
老王是知道以前的價錢,因為他商場的老朋友老孫就住在這棟樓。老王也確實是第二次來,只是上一次不
是看房子,而是去賀老孫的喬遷之喜。
這房子的格局跟老孫的一模一樣,所以不用小姐帶老王已經很清楚什么地方是陽臺,什么地方有熱水器,
什么地方是后門,以及專供服務人員出入的電梯。
但是他特別上去陽臺上去看了一眼,繞著大大圓圓的冷氣主機轉了一圈,搖搖頭,又指指自己的耳朵。
“吵!對不對?”小姐說,“你真內行。我們也覺得,只是沒有別的地方好放。”
老王點點頭,他確實覺得吵,雖然今天冷氣沒有開,但是上次在老孫家打麻將,冷氣主機就在旁邊,隔一
下就覺得窗外一震。令他很不舒服。
參觀完畢。
“您要不要再看看七樓八十坪的?”小姐問。
老王搖搖頭,小姐就按二樓,帶老王到銷售中心的辦公室。
電梯剛開,居然已經跑出個自稱陳經理的中年男士:“歡迎!歡迎!”
王董請進。”想必剛才小姐已經偷偷打了電話。
老王進去,張望了一下。
“我們銷售部就快結束了,人員已搬走了一半,現在只有最后三戶,也是最好的三戶。”陳經理說。
小姐端來咖啡,老王沒碰,下午拔牙,嘴里還咬著一塊棉花。他翻了翻彩色的大樓簡介,又指指表,小姐
趕緊對陳經理說:“王董對我們社區已經很熟了”
老王點點頭,指了指價格表,搖了搖手指,掏出筆寫了幾個字:“給我一個價錢。”
沒二十分鐘,老王已經回到家。
“怎么樣?”老婆興沖沖地開門,“你是不是看了十二樓,比老孫家還棒的那一戶?”他們開價多少
看看時間,能說話了。老王掏出嘴里的棉花問老婆:“他們又要多少錢?”
“當然比你更便宜,我上午是跟孫太太去的,由陳經理親自接待。”老婆拿出一張紙,“一坪四十五萬,比孫太太當初買,足足便宜三萬,你多少?”一把搶去老王手里的價格表,看一眼,叫了起來,“什么?四十三萬?”
有話好說
大家聽過一句話-----------
”雄辯是銀,沉默是金。”
且不論這句話對不對,在我們研究“要怎樣說話”之前,應該先了解“要怎樣不說話”
老王看房子,從頭到尾,沒說個半字,甚至沒花半個鐘頭,卻可能比那些自以為聰明,有關系、懂內行的人,獲得更好的"待遇”。
這就因為“沉默是金”
那沉默不代表沒有聲音,而顯示了他的“深藏不露”。偏偏在那深藏不漏之中,他又透露了一些令對方困惑的消息。
哪些消息?
他讓對方知道了他的身份,知道他是第二次去,知道他對屋子的情況十分了解,知道他清楚行情。甚至讓對方知道“他清楚那房子的缺點。”
相對的,銷售公司卻對老王一無所知。
也可以說,銷售公司在“明處”,老王在“暗處”。一旦老王離開,銷售公司的人就再也捉不住他。當“開出價錢”不合意時,這個好主顧就可能永不回頭。
熟人不如生人
老王的太太跟著孫太太一起去問價錢,情況就不一樣了。
從王太太的角度想,孫太太是朋友,又是那里的住戶,當然跟銷售中心的角度會怎么想呢?
當年,孫太太一坪四十八萬買的房子,位置還不如現在推出的“保留戶”。現在景氣不佳,跌了價,告訴孫太太四十五萬,已經不好意思,還能說四十三萬嗎?
還有,人來了,是孫太太的朋友,今天談不妥,只要房子賣不掉,還可以再經由孫太太找回王太太:“大家交個好朋友嘛!”有話好說,不急著決定嘛!價錢還可以談嘛!您認為多少可以買?”
了解了這個心理,你就要知道,買東西、除非你是“圈里人”,否則你做好的方法就是深藏不漏。說得更明白一點——你應該抓緊機會,單刀直入、廢話少說。
如果你是黔馿,就最好別獻技
廢話少說,是學說話的首要功課。世上許多事辦砸、都因為說了廢話。
且不講說廢話造成的“口舌糾紛”,最起碼,說廢話使你浪費了時間、精力、風暴露了自己的弱點。
你聽過“黔馿之計”的故事嗎?
古時候的貴州省沒有馿子,有人運來一頭馿子去,因為沒用處,就放在山腳下。
沒見過馿子的老虎,看見馿子長得那么高大,不敢靠近,只敢躲在叢林中偷看。
有一天馿子大叫了一聲,把老虎嚇得跑出去好遠。隔一陣,老虎看接下來沒什么動靜,才又靠近馿子。
馿子生氣了,伸出后腳踢了一下老虎。
老虎高興地想:“哈哈!原來你的本事不過會踢而已。”于是一撲而上,咬死了馿子。
看了這個故事,你該了解,如果你不內行,或是只不過“半內行”,最好少說話,因為很可能你簡簡單單半句話、就顯示了你的不內行,表現了你的“黔馿之技”
更重要的,是當你多說話,或故作內行的時候,也是你最容易閃身的時候,因為你的“神”都拿來沖內行了,在其它方面就少了戒備。
不信?下一章再說個買房子的真實故事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