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的變遷 薛朝陽 黑板已陪我走過40多個春秋,細數這位老伙伴的變遷,便能窺見國家科技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從7歲踏入校園,到15歲就讀延安師范學校,我求學教室里的...
小錯誤背后的認知冰山 薛朝陽 同樣的錯誤答案,往往隱含著天差地別的認知背景。這次教學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對癥下藥"在教育中的特殊價值——它不僅關乎知識傳授的精準度,更指向個體...
聽不懂言外之意的高中生 薛朝陽 高三學生A的學業表現始終穩定在班級前十,卻總因一些細節問題讓任課教師頭疼。這個個男孩,面對師長批評時永遠垂首靜立,從喉嚨深處擠出機械的"嗯"聲...
觀人形機器人大賽有感 薛朝陽 周末刷短視頻時,一組憨態可掬的"小頑童"跑步畫面讓我駐足。這才知曉,在這條半程馬拉松賽道上,竟有二十余臺人形機器人首次與人類同場競技。雖然賽事狀...
觀課教師變身修改顧問的英語寫作課 薛朝陽 首次嘗試讓14個觀課的英語教師當每個小組的顧問,這次成功的嘗試,讓聽課老師參與課堂活動中,不僅走進學生,觀察到實際的學情,并且也能發...
三人"英語角":跨越年齡的語言提升之旅 薛朝陽 執教生涯越久,越覺自身英語素養尚有不足。聽讀寫能力尚可隨歲月沉淀,獨獨口語始終徘徊不前。雖曾多次組織學生英語角、教研組英語沙龍...
允許粗糙的練習過程 薛朝陽 成年后,我們往往忘記一開始學拿筷子的笨拙時光,也忘了學習拼音、學數數以及任何知識技能的笨拙的過程,記憶中留下的是我們熟練運用的美好結果了。因此,在...
旅行開啟2025的感悟 薛朝陽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2024每月至少讀一本,閱讀打開了我對周圍世界的深度思索,也讓我謹慎的審視每天過載的信息。2025蛇年開啟之時,我有幸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