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1995年出版,對于情緒智力(情商)的闡述十分系統,論證充分,舉例清晰,作為了解情商入門十分恰當。
本書的扉頁: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風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貴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 懷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無成。
由此可見高情商的重要作用。本書后面附有情商的測試題,我讀書之前測試得分121分,顯示為情商一般。我自己也常常感覺自己情商不高,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情商。那么
一、 情商是什么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吳維庫的定義:管理情緒的能力。
二、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我重點看了第九章“親密敵人”。
調查顯示:美國1890年結婚的夫婦,大約10%以離婚收場;1920年結婚的夫婦,離婚率是18%;1950年結婚的夫婦,離婚率是30%;1970年結婚的夫婦,離婚的概率是50%;而1990年結婚的夫婦,離婚的概率徘徊在67%左右!如果這個數字可靠的話,這意味著近年只有30%的新婚夫婦可以維持婚姻關系。
離婚率的上升主要原因是夫妻雙方情緒處理不當造成的。
如何解決呢?
正常解決方案是--妻子就事論事,具體地說出自己的不快,批評丈夫的行為而不是他本人,表明她對丈夫行為的感受。比如,“你忘記到干洗店幫我取衣服,這讓我感到你不關心我”。這是基本情緒智力的表達方式,直言不諱,但并不挑釁或消極。
錯誤的處理方式是--人身攻擊,妻子就會借題發揮,對丈夫進行全面攻擊:“你總是這么自私,不關心別人。這正好證明了我不能指望你好好地做成一件事。” 這種批判會讓對方感到恥辱、厭惡、羞愧和有過失,很有可能激發自我辯解,而不是改善做法。
保持婚姻健康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夫婦爭吵的具體問題上,比如孩子教育、性愛、金錢,家務等,而要培養雙方共同的情緒智力,提高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一系列情緒競爭力——使雙方保持冷靜、同理心以及善于傾聽等,能使夫婦有效地解決爭端,還可以促成健康的分歧,即“有益的爭吵”,確保婚姻健康發展,克服種種負面因素。如果任由負面因素發展下去,就會摧毀婚姻。
忠告對男人:不要回避沖突,妻子發泄不滿或者提出分歧是為了維護婚姻的健康。避免太早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法,對她的感受產生同理心,更重要。
忠告對女人:可以抱怨他們的行為,但是不要進行人身攻擊或者表達輕蔑。
結合自己的經驗,這兩條非常有效。
我是一個情感不算很豐富,但是對自己在意的人很任性的人。常常對愛人不滿、抱怨。如果他能認真聽我的抱怨,我的怨氣很容易消失,如果他辯白我會更生氣。
我有時會抱怨他的行為,更生氣時也會上升到人身攻擊或者表達輕蔑--這個時候他就會很生氣。讀完這本書和《溝通圣經》我知道自己的方式的確有問題。前段時間嘗試用《溝通圣經》的建議進行溝通,相對以前矛盾解決的比較平和。這次讀完這本書,我以后不會再進行人身攻擊或者輕蔑的表達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