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模塊的學習后,我才真正地意識到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性。在先前的教學之中,雖然知道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的教學,但是在上課時不知不覺中,似乎總是管不住嘴巴總是比學生說得多,做得多,整節課都是我個人的“表演秀”,學生只是像機器人一樣不斷地接收著來至我的信息,這樣的課堂情況下學生能在素質教育中學得好嗎?經過了幾天的共讀,我覺得其實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并不難。
?第一,改變理念、以生為本。
教師應當以學習者的角度來思考教學。王博士提倡的"少才是多"、“無才能有”、“慢才是快”,這三個詞都指向一個核心詞“以生為本”。"少才是多"要求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少說,學生多說;“無才能有”要求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課堂生成;“慢才是快”要求教學進度要適合所教授的學生。
?第二,好教材來源于學生。
以生為本的課堂,學生是主角,課堂中學生的問題反饋、文字闡述、圖畫繪制代表學生自己的思考,將學生思考充分運用到課堂中,讓學生進行學習,貼合學生的發展,符合學生心里特點。
第三,改變順序翻轉理念。
改變課堂的教學順序,將課堂中要探究、驗證的問題放在首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歸納出規律或結論。這讓學生真正地參與課堂,真正地參與探究知識。讓學生在小組探究的過程中實現思維的碰撞,使其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此外,這種形式也便于教師“復盤”梳理教學流程與達成的客觀客觀效果,找出自己的不足便于改正。
從教師中心到以生為本再到學生中心,這表明教師的教學從重視教向重視學的改變。教師應當積極思考,什么樣的課堂才能讓學生成為中心。正如王博士所說,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師必須刻意減少講述的時間,成為一名教練擬定學生的學習目標,指導方法,過程中只需要耐心觀察每一名學習,指出他們的錯誤即可,可以適當的給予提示。這對我們新手教師而言可能很難掌握,但凡事都有個過程,我相信將來的課堂一定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