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區分觀察和評論
我們經常條件反映去看待事物總是帶評論,導致談話總是不愉快。非暴力溝通,學會區分觀察和評論,觀察就是指描述客觀結果,客觀事實,在事實上評論。例如“昨晚妹妹在看電視時啃指甲”反應事件的真實客觀事實的表達出來,那這就是觀察。書中說到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就是不帶有評論不帶指責不帶就分析的進行一個觀察,把客觀事實描述出來。
那么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會用到“很少”,“經常”這兩個詞來評論,這是非常不準確的詞語,你會發現,哦你言過其實,會導致對方反駁你甚至產生敵意。例如“我兒子經常不刷牙”,這時候孩子就會說沒有啊,我昨天就刷過啊!這就是我們說的,沒有描述客觀事實,下的評論會讓對方反駁和產生敵意。正確的表達是,“本周我兒子兩次沒刷牙就上床睡覺了”。這個就是客觀事實描述結果,也是非暴力溝通中第一要素“觀察”。我們千萬不能把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如果你傾向于批評,你將會得到的是反駁。非暴力溝通語言中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里和環境里進行觀察并清楚地描述觀察的結果。例如,“小明同學數學成績太差了”這樣的表示,會給孩子戴上標簽“太差”讓我們無法更全面的去了解這個孩子,我們應該客觀事實地去描述我們觀察到的,這個學期小明數學單元考試三次沒有達到七十分。
學會非暴力溝通,讓我們來場愛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