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愉
無論我們單身、已婚還是離異,作為女性,我們都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讓生命如繁花般怒放。
這本書的作者陳愉Joy,是個從小在美國長大、羞怯的中國小姑娘,經過不斷的學習蛻變成長成長為一名國際公民,一個敢于挑戰規則、懂得說“不”的成熟女人;31歲的時候當上了洛杉磯市的副市長,后來為全球化企業做獵頭;38歲結婚,39歲和41歲分別生育兩個健康的孩子。
這本書是寫給所有女性朋友的“情書”,她告訴你生活不止柴米油鹽,你可以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夢想,去做自己想做的,喜歡的事情,而不是為了取悅他人。這是一本幫助你正確面對選擇、正確思考的書。
?一:擺脫成舊觀念,做新時代女人
在中國,許多世紀以來,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晰。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負責照顧家人。培養孩子的目標也與此一致:男孩子要養得強壯又獨立,女孩子則要養得順從而體貼。我們女人活著就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我們服務他人,得到的回報是一生安穩的保證。婚姻中即便有不幸,也被悉心掩藏在家門之內。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巨變的時代,而推動這種巨變的,是這樣三種新的趨勢:
首先,中國的離婚率正全面飆升。22-35歲人群是離婚主力軍;目前,北京、上海的離婚率已超過1/3。
其次,全球化和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日新月異。我們面前的職業生涯跟我們的父輩相比,已經有了根本的不同。
再者,我們也不一樣了。對我們的母親一輩來說,婚姻是生存所必需,即便不是經濟意義上的必需,它也是社會意義上的必需。而如今,我們已能獨立生存,我們所追求的,正是當人類基本的生存問題解決之后就要去追求的:愛,夢想和生命的意義。
作家Carolyn Heilbrun筆下對女主人公的描寫:?她成熟了,也更勇敢了,那些她不在意的人們再也不能左右她的心志;她終于明白,自己無所損失;在這樣的年齡,不管你有沒有孩子,別人再也為你做不了什么;你無所畏懼、無可隱瞞,對于重要的事情終可放手一試。
二:剩女不可恥,單身期努力實現自我增值
在世人眼中,婚姻為我們提供了合法身份。結了婚,在社會看來我們就會從青澀的黃毛丫頭搖身一變、成了成熟的妻子。然而婚姻不是解決你生活問題的萬靈藥,它不是那么充滿魔力的,有改頭換面作用的經歷,也不是在你感到迷失和不完整的時候逃往的避難所。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候結婚,婚姻只是人類多種關系中的一種,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入、退出。?婚姻無法使你完整,讓你完整的是你自己。
單身期是實現自我增值最好的時期,這是你唯一一段可以完全一個人去嘗試、去施展拳腳、去生活、去愛、去笑的時光。?這是你生命中唯一一段可以自私一點、自我一點的時光,所以千萬不要總是悶在家里,盼著早點兒把自己嫁出去。
?當你還單身、也沒有訂婚的時候,要專注于你的事業。不要讓你的事業只是被這樣一些因素牽著鼻子走:你過去所學的專業、來自同齡人的壓力、你父母朋友的孩子們怎樣成功的,也不要因為等著結婚或做母親而放松了自己的事業。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跟自己的心走,或只專注于那些跟你最喜歡的事情相關的工作。
三、培養“同理心”,做個有感知的完整人
近來,有個熱門概念叫做“真正的自我”。人人開口閉口“做自己”。可是只做自己是遠遠不夠的。想做成任何事情,你還需要考慮別人會如何解讀你的行為。
“同理心”,是能夠去理解和感知別人情緒的能力。它包括這樣一些能力:
l?理解他人的性格、觀點、動機和價值觀?
l?建立深層次、有意義的個人關系和職業關系
l?恰當而有效地回應他人
當今中國潛在的問題之一就是:人們缺乏同理心的能力。這與我們的語言和文化無關,它是由我們的成長過程造成的。
同理心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可以這樣做:
1.對他人保持由衷的興趣。
?2.保持謙虛。很多人隨著自己財富和權力的增加,謙卑之心在減少。這個趨勢很危險,因為謙卑是同理心的必要條件。?
?3.?擴展你的知識面。要想成為一個思維敏捷、談吐風趣的人,你必須要研究這個世界。?
?4.談論別人想談論的事情。將談話內容的80%集中于你談話對象的事情上。尋找并討論他們的興趣所在。你會發現,每個人都很有意思,每個人都有故事,并且——每個人都喜歡說自己那點兒事!?
5.全神貫注地傾聽。研究人員定義了三種類型的聆聽: ?
·?第一級:深層次聆聽,積極觀察,解讀非語言信息,并感知言外之意;
·?第二級:聽到所有的話,但沒有理會非語言信息,如肢體語言、語音語調等;
·?第三級:只聽得交談的某些部分,而其他部分或者未加理會,或者出現走神兒。
四:不為取悅他人,真實對待自己
這個世界不是因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應該做什么。?——馬云
如今我們總希望自己什么都做得來:俏麗佳人,孝順女兒,可人妻子,天使媽媽。為了不負這些期望,我們中很多人失去了自己。
當我們持續處于過度付出和過度壓力狀態、希望成為所有人隨時的幫助,我們誰都幫不好。真實對待自己非常困難的原因在于:作為女人,我們被教導要真實對待對所有人,除了我們自己!
我們需要安靜下來,摒去雜音,來傾聽我們內心的聲音。
1.?辨認出生命中那些讓你心靈歡歌的時刻回想一下去年當你心靈歡歌的時刻。那個時刻你感到強大、一切盡在掌握,你快樂而忘情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以至于忘記了時間的飛逝,獲得心流。你當時在做什么?在哪里?和什么人在一起?再次想象你在那個時刻的狀態,越具體生動越好。當你想到這個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的變化。你放松了,呼吸平緩了,你甚至會對著自己微笑。這是一種幫助你確定自己天然的力量和激情的操練。
2.?下決心在生活中創造更多這樣的時刻。在你扮演女兒、女友、職業女性、妻子、母親這些角色時,哪些因素能給你帶來歡樂?開始制造更多這樣的時刻吧。重新安排你的生活和工作,專注于做更多快樂的事情。給這些事情以優先權,而將其他活動從你的活動清單中移除。將精力集中于對自己最重要的人和事。
五、不斷嘗試,耐心對待工作
你的事業不會在兩年內成就,而是要經過接下來的半個世紀。在這段時間里,你會有好工作、壞工作;好老板、壞老板。你的強項將在你對它的日積月累中逐漸顯現。
?不要為一下子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煩惱。允許自己四處闖闖。比起你在職業當中做的任何選擇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你當前的工作中堅持每天學習、進步。不要指望在二十幾歲找到完全讓自己滿意的工作,更不要指望一夜之間就能變成百萬富翁。你應該做好準備,花上幾年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人物們不愿意做的、看起來像是打雜的工作。
你要將每一份工作都看作是在一個新的地方、跟一些不同的人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從那些經營較差的公司、糟糕的老板身上,你能夠學到的東西要比從好的工作環境中學到的還要多。利用這段時間去聽、去觀察,去操練自己的戰略性思維,以及與周圍的人好好配合。如果你能夠有意識地每天學習,你一定會不斷進步。
六、先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后是婚姻與家庭
千萬不要讓別人駕駛你的生命之車,你要穩穩地坐在司機的位置上,決定自己何時要停、倒車、轉彎、加速、剎車等等。雖然可以參考別人的意見,但千萬不要隨波逐流。--李開復
神經醫學科學家指出大腦的發育要到二十幾歲甚至三十幾歲的時候才會完全。就是說,現在20多歲的你將會不同于30多歲時的你——你的男友也是如此。所以,你在24歲的時候遇見的男友,他后來的成長方向與你不同也很正常。隨著你們的不斷成長,你還可以繼續判斷你們倆是否適合在一起。
Amato博士說:?我們發現推遲婚姻是件好事,它大大提高了婚姻的平均質量。相對于二十幾歲的早婚,三十幾歲的晚婚更具粘合力,因為夫妻會更加步調一致;年齡較大結婚的夫妻考慮離婚和婚姻出問題的可能性都較小。
?所以不要著急結婚。社會學家Andrew Cherlin在《婚姻的現狀——現代美國婚姻家庭現狀》他建議:為了避免陷入當今社會常見的兩性情感危機,在決定跟別人生活在一起之前,你應當先多經歷一些生活、對自己了解更多,先成為真正的自己。
先給了自己更好成長的機會,才會成為一個更好的女人、更好的妻子和更好的母親。關于年齡大一點再做父母的好處,著名的親子專家Vicki Panaccione博士說:
年輕的父母還要去經歷很多的人生,可能會對要孩子給自己帶來的限制和責任忿忿不平。年齡大一點的父母往往更傾向于穩定下來、專心享受做父母的樂趣,而不會覺得自己“錯過”了其他經歷。他們的生活往往更富足,他們與另一半、孩子以及生活打交道的經歷總的來說也更有意義、更積極。?
年齡大一點的父母往往在經濟上、事業上都更穩定,而且他們已經完成了學校教育,這就意味著在時間分配方面的沖突會比較少,因為他們不需要在學校、家庭、工作之間游移奔波。他們也許還有能力提前退休,或者在已經很安穩的工作中擁有更大的靈活度,這都會令他們有更多時間與孩子在一起。
最后,年紀大一點的父母往往擁有更穩定的婚姻,因為他們要么是已經在一起很長時間,要么是在相遇的時候已很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伴侶。他們彼此溝通的能力更強,更懂得妥協與達成共識的重要性。在撫養孩子方面,這一點至關重要。穩定的雙親關系能夠給孩子以更大的穩定感。此外,在人生較成熟的階段發展出來的感情往往更富有激情,而富有激情的伴侶會成為更好的父母。
>>>>>>>>>>>>>>>>>>>>>>>>>>>>>>>>>>>>>>>>>>>>>>>>>>>>>>>>>>>>>>>>>>>>>>>>>>>>>
往期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