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合伙人會議主題:課題分離。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課題分離呢?
當你拒絕不了別人或者不懂拒絕時;當你想要改變他人時,你就需要課題分離了。
阿德勒說:如果說有什么方法能解決人生中99%的煩惱,我會選擇課題分離。
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課題分離。
可見,課題分離的重要性。
第二個問題:什么是課題分離?
這里需要思考三個問題:
這是誰的課題?冷靜劃分界限;互不干涉;
通過兩個問題來判斷是誰的課題
1、結果由誰承擔?
2、這件事是我能控制的嗎?
剛好3月份遇到一件事,讓我動搖了自己的認知和價值觀。
當我第一時間知道我如此熟悉的人出現這種行為時,無比的吃驚和難過,兩個周的時長,我沉下去了,陷在自己的情緒里,我竟然為了這件事內耗了,心里不斷有個聲音:她媽的,這人腦子有病。
因為我對這個人,又愛又恨,這種行為的出現像極了她過去的行為,現在想想一點都不應該覺得意外。
當時第一個念頭就是去罵她一頓,而我內心不斷有個聲音在提醒自己:我是誰?我是什么角色?我憑什么?
這一次,我感受到了邊界感,即便現在讓我回望過去,我也覺得,于這個人而言,我沒有分清邊界感,如果時光重來,我想我不會這么熱心和好心,也不會拼盡全力。
有些東西是本性的東西,或許不經歷永遠都不會改變,而我的好心只會掩蓋這種行為帶來的后果,讓人有種無知的錯覺。
全家人因為我的情緒不知道如何處理每天都在陪著我,直到第三周營養師考試沖刺周,船長說,這一個周,不要再提這個人,也不要再想起這個人的種種,專心復習,我點頭答應,還真的告訴大腦遺忘了。
畢竟這是她的課題,與我無關,成長路上的磕磕盼盼本應該自己經歷,而我只需要冷靜劃清界限,互不干涉就好,照顧好自己,尊重他人,畢竟這是別人的課題。
第三個問題:課題分離的好處
1、可以讓你獲得精神自由,就像我們常說的,關我屁事,關你屁事,以后不斷重復這句話提醒自己。
世界上做可怕的是打著為別人好的幌子而去干涉,上個案例我也有這種心理,不僅現在有,甚至懷疑我之前用盡全力,不顧一切去幫她都存在這種情況。
這么久以外,我不斷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對這個人好?我為什么要去幫她?她跟我什么關系?是我心軟還是我價值觀有問題?
課題分離里告訴我們對待外界的態度應該是:討厭的人不來往;不合理的要求不滿足;無理由的發泄不忍受。
上個案例我做到了:討厭的人少來往。
前一段同事的案例,我做到了:無理由的發泄不忍受。
當我發現她在毫無理由發脾氣時,我表達了我的感受和想法,大家說開了自然就好了,以后的日子該注意還是要注意。
與別人相處的過程始終記得:分享是橫向的,平等的,說教是才是上下級的關系,把決定權交給別人,這才是尊重。
對待別人的課題,請做到接納、包容、理解和尊重。
2、專注自己,現世安穩
把注意力轉移,專注自己的內心和成長,別人好與不好,與我何干呢,我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哪有閑情去幫別人,可拒絕,別主動。
3、掌控關系
別人喜歡與否跟我無關,我修煉好自己,做好自己就行了。
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做人坦誠是我的原則,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強求,接納和而不同。
第四個問題:為什么你做不到課題分離?
因為很多人都有以下的特點:
貪念:貪所有人都喜歡你。
欲念:需要所有人認可你。
dian念:付出要得到期望的回報。
人生最不能的有的是:期待一個人、一段關系解決你的人生問題。
第五個問題:課題分離注意事項
1、和你的作品分離。你的作品不代表你。
2、和你的身份標簽分離,妻子,母親。
跟孩子經常說:我有什么可以幫你?
3、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分離
這幾年我終于做到了與過去的自己和解,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內心變得無比的敞亮。
寫在最后:
停留在自己的評價體系里,關注自我評價。
始終記得:我們有權做選擇。
我們可以有所為,也可以有所不為。
愿你我都可以和自己自在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