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冰記

2017年10月10日追記:

這種降水形態(tài)國際學(xué)名叫做ice pellets。暫時找到以下兩篇論文記載了有關(guān)這種持續(xù)時間較長的ice pellets,但是在對流形態(tài)上和環(huán)流形勢上都與榆中的本次落冰過程有一定差異,這次過程有較為獨特的對流特征。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low-Falling and Fast-Falling Ice Pellets Formed by Freezing Associated with Evaporative Cooling

The Mesoscale and Microscale Structure of a Severe Ice Pellet Storm


※ 本文記錄了2017年10月8日21時至10月9日4時蘭州大學(xué)榆中校區(qū)的一次暴量落冰過程。

已經(jīng)很久沒有新鮮的天氣事件了,天氣事件帶給我的感受也越來越淡,刷天氣也成了越來越?jīng)]有意思的事情。本來這個國慶打算完全拋去天氣的想法,寫一寫現(xiàn)在喜歡的動畫。事實上直到這次過程來臨前,我還在寫著最近一個多月來看著的動畫《中二病でも戀がしたい!》的感想

然而,這次過程有一些不同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副熱帶高壓邊緣的主雨帶降雪。中空的偏南急流形成了極其強烈的逆溫層,而低空的溫度卻冷得發(fā)紫。

也許這有點令人難以置信,現(xiàn)在的高空會是這樣的形勢。副熱帶高壓西北側(cè)的急流兇猛,讓我懷疑我是不是在六月的福州。然而這是十月的蘭州。

這深邃的溝槽,讓人乍舌的氣溫梯度,提供了要多少有多少的斜壓能。如此強悍的副高邊緣的偏南暖濕氣流,也讓人毫不擔(dān)心水汽的輸送。


而稍微低一些的低空卻是這樣的形勢。寒冷的氣流不斷地沿著北方的沙漠涌入蘭州,形成了一道強悍的鋒區(qū)。

我聽說過凍雨這個名詞。我以為高空有逆溫層,逆溫到零度以上,下的就是“凍雨"。但我從來沒有見過凍雨,也不知道所謂的凍雨是不是長的和雨完全一樣。這樣高空超暖低空超冷的環(huán)境,應(yīng)該會形成所謂的凍雨吧。我只是想看一看而已。我沒學(xué)過云物理,不知道這時候?qū)嶋H會下的是什么東西。

我已經(jīng)對雪不稀奇了,甚至對雷陣雪也不稀奇了,各種各樣的雪都不稀奇了。我們有2017年3月12日的暴雪過程,和2016年4月16日的生日雷陣雪過程,我們還有2016年1月24日在集通鐵路看到的讓人屏息的雪月夜,和2016年10月27日的雪后讓人難以置信的美景。甚至,我們還有在2016年1月26日世紀寒潮之后去到中國最東端的城市,看著那里一兩米高的雪墻,踏著幾十厘米厚的積雪讓腳都無法動彈,以及2016年5月1日的凌晨特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奔跑著追隨著雪之祁連的旅行記憶。

讓我真正新鮮的事情不是雪,而是我不知道稍后會發(fā)生什么。追了天氣近九年的我,竟然對這種天氣毫無頭緒。同學(xué)也很多人問我,待會兒會發(fā)生什么。我只能回答「問我也不知道。稍后可能會發(fā)生任何事。」


用冷鋒分析方法分析各個數(shù)值,顯示20~22時冷空氣將到達我校。拿出了我的氣壓計,可是直到21點55分還沒有動靜。冷空氣又晚點了嗎。就這樣想著,今晚可能轉(zhuǎn)不了雪了,先背背單詞準備睡覺吧。

突然,氣壓計在一個點上升了0.4hpa。盡管我在室內(nèi),沒有聽到風(fēng),沒有感受到氣溫下降,但是對于這個數(shù)值很敏銳的我馬上跑到外面看。10分鐘內(nèi),設(shè)置在宿舍外的探頭溫度計從5.4℃爆降到3.5℃。風(fēng)力也驟然加大。我知道,這就是冷空氣,跑不了。

「21點56分,冷空氣到達我校?!?/p>


到達就到達了。也不是說立刻就會轉(zhuǎn)雪。ECMWF預(yù)報就是氣溫一直下降,我校處在鋒面區(qū)的“毛毛暴雨”中,雨滴很細但是很密的那種冰冷的雨。我相當喜歡這種雨,倒不如說始終最喜歡的就是這種雨——這方面倒和見崎鳴有很大的共識:「一番好きなのは真冬の冷たい雨、雪に変わる寸前の。

大概隨著氣溫的下降,后面就會轉(zhuǎn)成所謂的”凍雨“吧,這樣想到。反正現(xiàn)在也不能出去體驗,不如等明早看看情況。


我開始上床背單詞,等待明天早上的景致。復(fù)習(xí)了八十個單詞后,彩云天氣彈出速報,43分鐘會轉(zhuǎn)大雪。

什么????我從床上彈起來打開電腦。

急忙打開雷達和云圖。

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這是什么。

9日0時 IR/WV云圖。自HIMAWARI-8。

福建雨季的時候常見的,副熱帶高壓控制的末期開始東退,有較強高空冷槽東伸,槽前CAPE值達到三四千時,帶來70~100mm/h的瘋狂降水和強雷電的中尺度對流單體。它們在云圖上,大多就是這么顯示的。

颮線上接二連三爆出的對流單體,在雷達上都清晰可見。

這可是蘭州啊。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種回波的系統(tǒng)性,這種云系的高能形態(tài),讓我在一瞬間回憶起了2017年6月5日的強冰雹過程時,看到的那種恐怖的雷達景象


我越來越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了。

蘭州大學(xué)的本科生校區(qū)并不在蘭州。在蘭州市區(qū)的大四學(xué)生和研究生們,在蘭州市區(qū)發(fā)的微博反饋,清晰表明他們此時看到的景象:大冰雹雨夾暴雪并伴有短時雷雨大風(fēng)。

但是蘭州只是吃鋒面而已。真正的高空急流在榆中以東。

我決定不睡了。此時的時刻是0點30分,彩云天氣告訴我,1點05分開始發(fā)生“事件”(event)。盡管并不知道是什么事件。


就是這么關(guān)鍵的關(guān)頭,回波不動了。呈東北—西南向,一道完美的切線,卡在了離我校西北方7千米的位置,整整一個小時。

窗外電閃雷鳴。站在此處的我,能看到閃電一直在閃,聽到雷一直在鳴,就是什么也吃不到,就眼巴巴看著7公里外。你能想象我當時的絕望。

彩云天氣為我繪制的圓圈,恰恰成了這個結(jié)界的邊界。一開始,回波只是作這個圓圈的切線而已,沿著這條切線移動。后來真正讓我震驚的是,這份結(jié)界硬生生地將回波壓成了拱形。我稱之為“拱形結(jié)界”。不論雨帶兩端如何東壓,回波卻怎么也進不到彩云天氣所繪制的圈圈中。

我下決心睡了。明天是工作日,我不可能這么等下去。

睡前最后刷一幀雷達,顯示有兩個像素的黃點進入了彩云天氣所繪制的圈內(nèi)。


結(jié)界被突破了嗎?這樣想著還沒有100秒,窗外響起了沙沙的聲音。聲音非常酥脆,很好聽。有人問「一顆一顆的是啥。」我出去看了一下,這是一顆一顆小冰塊,像雨一樣落下。我以為這是冰雹,因為我今年6月5日首次見到過冰雹。

但是,這其實是下落速度飛快能量巨大個頭還挺結(jié)實的冰粒。只不過以前我從來沒見過威力堪比冰雹的冰粒而已。

我興奮地打開窗子張望。初體驗啊,初體驗?。。]有任何雪,沒有任何雨,下的是純冰!一顆顆結(jié)實的冰塊囂張地往地上砸,往樹上砸!這是人生20年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


現(xiàn)在在降著大雨、暴雨、雷陣雨、短時強降雨,只不過此時不是雨,是冰。用熒光棒照著外面,直徑五毫米的冰塊傾盆落下,打得熒光棒啪啪響。用手伸出去,手被打得生疼;一陣強風(fēng)吹來,成群的冰塊砸在耳朵上,被砸得快失去意識。我趕緊縮回頭,一抹頭上,一顆顆大冰珠滾進了我的保暖內(nèi)衣里,一些落在地板上,一些砸到我的腳上。趕緊關(guān)上窗戶,窗戶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音,伴隨著隆隆的雷聲和不時的強閃光,讓人根本難以入睡。

地學(xué)行知社的社長看著這么激動的我,看著今夜這么瘋狂的天氣景象,賜了一首詩。

黃河九月電,金城驚夜半。

龍威攜霹靂,冰飛雪花旋。

白骨瘦黑山,陰崖晚風(fēng)寒。

涼意侵牖簾,倚枕待曉天。


沉浸在這首詩的余韻中,有人說,這冰粒下完馬上就要轉(zhuǎn)雪。我說不對。今天的形勢維持下去,會持續(xù)下冰,不會轉(zhuǎn)雪。也請教了強對流比較熟的氣象愛好者,他們說,雷達上對流特征如此明顯的紅色回波,不會是雪,應(yīng)該是噸級的冰在砸。

這么討論著,到了3點25分。突然窗外的聲音小了。難道真的轉(zhuǎn)雪了?我只能又跑到窗外看了看。


窗臺上已經(jīng)擠滿了冰,簡直像冰箱一樣。把今天的冰撈一撈做成冰袋,應(yīng)該能有不錯的收入。

往外一看,鵝毛大雪飛揚在荒無人煙的黃土高原中僅剩的幾盞燈光中,飄揚起來,分外好看。襯著萃英山,就仿佛畫里的場景一樣溫柔。我又想起了那天看到的被積雪懷抱的溫柔的萃英山。


僅僅是看上去是這么溫柔的大雪。我還沉浸在這飄揚雪花溫雅深情懷抱的中的時候,突然一聲巨響。我趕忙本能地縮起了頭。只見那棵大樹在雪中不斷地抖動著身體把一大塊一大塊冰拼命地甩在地上。還沒緩過神來,旁邊飛過一大塊冰差點讓我的頭也一起落在地上。仔細想想大概是屋頂?shù)粝聛淼谋伞?/p>

簡直世界末日般的景致。我趕忙回到被窩。

只是窗外不斷砸下大冰塊的聲音還是讓我有些心神不寧。再定神往窗外一看,地面、草地已經(jīng)鋪上了一層白妝,但這哪還剩什么雪!更瘋狂的一陣碎冰借著大風(fēng)直往我臉上送,往我因驚訝而張大的嘴里送。

就這樣走出去的話,感覺一秒鐘有無數(shù)刀子在切割你身體各個部分。真的有人能夠不撐傘走到這種天氣里? ????

——當時微博里記錄的感受

此時的我對這瘋狂的天氣漸漸已經(jīng)沒有新鮮感了,只剩下末日般的恐怖。心里默念著「太瘋狂了。太瘋狂了?!?/p>

沒有任何見到新鮮事物開心的感覺了。只剩下一個念頭:這是災(zāi)害性天氣吧。這種砸冰的方式,電線沒問題嗎?農(nóng)作物沒問題嗎?花田沒問題嗎?


對冰之力量的敬畏下,四點二十分,我終于睡下了。窗外的冰塊還在亂砸著,仿佛要砸碎一切東西地,更加狂妄地發(fā)出著噼里啪啦的響聲。迷迷糊糊中,我看到了一個冰雷屬性的魔法師在召喚著冰龍,釋放著技能。

這是九年追天氣生涯里,讓我第二震撼的強對流過程。2012年4月30日12級以上卷軸云大風(fēng)吹開窗戶,滲進房間造成全家大漏水。我向電腦上傳照片時直接觸電,這是第一。


醒來已是11點整。一看數(shù)據(jù),凌晨的3小時,整整下了12mm的冰。我認為在年內(nèi)這至少是國家級水準,不排除是世界級水準。

花田蔫死一片。只殘留著一粒一粒冰。

大家都在喜悅這是初雪,都在拍著這種照片。我說這不是雪,這是純冰,是你們錯過了一個瘋狂的晚上。

以上四幅圖片來自我校郭天奇同學(xué)

這一夜下的冰的罕見性,絕對不僅僅是“初雪”可以衡量的。這一夜的景象,也絕對不僅僅是“美麗”可以形容的。

把它僅僅稱作“美麗的蘭大初雪”,是在大幅地低估它的價值。

這是一種臺風(fēng)之外,天氣系統(tǒng)的又一震撼。是讓我在蘇迪羅后,對天氣系統(tǒng)萌生的又一次敬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