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做一個能力素質模型的咨詢項目,有一點啟發和思考,這幾天我都在修改一個咨詢項目的崗位勝任力,目前已經有了一個初稿,現在在調整內容。
這個崗位勝任力模型推導和分析的思路主要有三步
1、厘清崗位定位,即回答思考這個崗位在組織中的創造價值的點是什么?需要回答兩個關鍵內容:
①對什么負責?
②對什么做工作?這個也可以說是服務誰?圍繞什么開展工作
③可以這樣描述:某某崗位對XXXX負責,服務/圍繞XXX開展工作,具體表現在:
—通過XXX,達成/實現XXX
2、厘清定位后,就是確定創造價值的主線,對應這個價值創造主線的核心工作任務,價值主線可以按照流程、也可以按照模塊,這里還有個疑問,就是這個價值如何判斷、評估的標準是什么?符合什么要求和標準,站在閱讀者的角度而言,這條價值主線要能夠體現這個崗位的獨特之處,一看就知道是XXX崗位,
3、分析梳理核心工作任務后從是基礎的開始,接下來關鍵的是要分析核心工作任務具體場景的困難和挑戰是什么?工作的特質特征是什么?比如說警察有一個工作是去抓捕犯人,在抓捕的過程中,這個具體場景中工作有什么特質特征?在抓捕過程中有危險性,這就要求做警察的人要能夠勇敢。再回顧工作的場景,觀察、思考當時人的具體行為是什么?比如說一個財務分析人員有一項關鍵工作是做財務分析報告,那么拆解出來,要分析做財務分析報告這件事,需要幾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哪些行為,這些行為背后就是能力、知識、態度素質的綜合體現了
在分析事情的是時候從背景介入、找到事情的問題、做這件事目的是什么,再梳理分析,給予解決方案。而我們在分析工作、描述事情的時候就要通過行為描述,來體現背后的能力、知識和態度
有感而發,想到哪寫到哪
總結下我們在描述清楚事情或者著眼思考的維度,可以從事情拆解到行為、從行為能夠拆解到背后的能力、知識、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