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早晨醒來,是什么讓你開始新的一天?每天是什么驅使你去實現工作和生活的目標?你能準確給出答案嗎? 可能有人的答案是錢,有人的答案是滿足感。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會不同,顯然對于每個人而言,自我激勵的因子是獨一無二的
01 什么是自我激勵因子?
自我激勵因子簡單的說就是驅使自我去行動和做的力量。研究表明,較高水平自我激勵的人往往有更強的組織能力,更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和更多的自尊和自信。反過來,了解自我激勵因子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動。
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在其情商一書中提出,激勵因子由以下四個要素組成:
1.實現目標的動力,改善或達到某個標準的愿望;
2.對個人或組織目標的承諾;
3.迎接機會的準備;
4.樂觀,在挫折面前繼續前進,追求目標的實現。
02 你被什么驅使著?
了解你被什么激勵和驅使著是了解自我激勵因子(動機)的根本和關鍵。這聽上去很簡單,但有時你的動機會被意識隱藏,并且它們可能會因為時間、環境改變而變化。
動機主要有兩種類型:“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1.內在動機:根據采取了行動之后或完成了任務之后的預期結果或滿意度來實施行動任或執行任務。內在動機包括愛,快樂,滿足感,個人興趣和個人樂意接受的挑戰等。簡單類比,就是這些是我們發自內心想要的。
2.外在動機:實施一項行動或執行某個任務,以獲得某種獎賞,包括金錢,權力,分數或等級等。簡單類比,就是這些是我們生存所必須的。
舉例:
K必須工作,因為他要支付車子房子的貸款,養活自己和家人。雖然他從工作中得不到滿足感,也看不到發展晉升的機會。這種情況下,K的動機就是外在的。
H工作是因為她熱愛和喜歡,她從工作中能獲得巨大的滿足和自我實現。H財務自由,沒有經濟壓力,她不工作也可以買得起她想買的東西。這種情況下,H的動機就是內在的。
很明顯,K和H在自我激勵因子(動機)不同。
事實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被不同的激勵因子所驅使。但大多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是被內在和外在兩種動機同時驅使著,可能比重會不同。大多數人不得不為了賺錢而工作,但同時也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有些人因為興趣而做某件事,但是如果能有很好的物質回報,將會更完美。
了解到是什么激勵著你做某件事,你能更盡心盡力去做,并且更快樂,而當你面臨壓力,挫折困難時,你能更加容易去應對。
03 義務責任感
當然除了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外,有些事情可能跟這兩者沒有關系,那都就是義務責任感。比如:父母養育孩子,給孩子最好最大的支持。義務責任感是強大有力的,源自社會道德或者個人道德。
舉例:
你被一個好朋友邀請去參加一個會議,你可能既不會獲得物質收獲也沒有精神上的愉悅感,單純就是支持好朋友,如果不去,他可能會不開心。
當然對于義務責任感而言,如果你以積極和開放的態度去做,你也可能產生內在動力并擁有快樂和滿足感。養育孩子就是很好的佐證。
04 如何保持高水平的自我激勵
重要的是目標的實現是經由時間而產生,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高水平的自我激勵能幫助我們一直保持樂觀,擁有積極的態度。那些有較高水平自我激勵的人也更容易激勵他人,這是擔任領導角色尤為重要的能力素質之一。以下是保持高水平自我激勵的一些好方法:
1.設定高但可行的目標,并且愿意接受適當水平的不確定性。
2.學習和獲取新知識。閱讀,學習和與人交談。知識和信息是喂養你思想,讓你保持好奇心和強勁動力的關鍵。
3.與積極樂觀的人為伍。盡量遠離消極的喪的人,多與積極的,愿意進取的人為伍。如果你身邊都是積極樂觀的人,你也容易一直有較強的動力。
4.保持積極。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把問題和挫折看作是學習成長的機會。
5.了解你的優點和缺點。打造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硬實力硬本事,致力于消除那些對實現目標有致命影響的缺點。
6.開始行動。不拖延,遵照“行動-總結反思-復盤”這個閉環原則,并付出加倍努力來實現目標。
7.獲得幫助和幫助他人。不要害怕向別人求助,特別是比你優秀的人。學習優秀人身上你欣賞的能力。如果你能幫助別人,也不要吝惜你的支持。看到你幫助過的人取得成功,這有助于你獲得巨大的滿足并且持續激勵你這樣做。
【“情商”主題相關文章】
《情商的5大要素》
《自控力的3個習慣》
《情緒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