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
我們現在正在面對一個信息過載的世界,在互聯網發展初期,人們享受著信息帶給自己的便利,感嘆著世界變平了。但是現在這個場景被另外一種狀態所取代,信息變得越來越繁雜,鋪天蓋地的新聞、網頁、電話、短信、IM消息、SNS(社交網站)讓你目不暇接,疲于應付。你要想在這些信息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內容,即累心又費力。
這些信息看起來是無序的,但也不是毫無規律可言,只要我們能夠正確處理它們,管理起來也并非我們想象中的困難。
- 明確信息的類型
郵件也好,聊天記錄也罷,我們需要明確這些信息是什么樣的信息。一個文檔可以存儲在電腦的硬盤中,而一段文字就不行,至少要把文字放在一個word文檔里才能存儲在電腦中。而一個電話,如果你沒有把它的核心內容記錄下來,這個電話的內容就會一直盤旋在你的腦子里揮之不去,你需要拿便利貼把電話的核心內容寫下來。這樣電話的主要內容就會以便利貼的形式存在著,你也會清楚電話的信息是什么樣的信息。
- 明確存儲地點
隨著智能手機和4G網絡的發展,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信息不僅能通過電腦傳遞,還可以輕松通過手機來收郵件,查看聊天記錄或者接收圖片、文字和文件,這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便捷,另外一方面也給我們造成了困擾,那就是信息存儲的位置并不固定。你會發現你的信息有的存在電腦中、有的存在手機里,有些還以便利貼的形式貼在電腦顯示器上。存儲地點的不固定會使我們分散很多精力,在建立信息秩序時,需要明確存儲地點。
- 透過信息看行動
你每天接到的電話、短信、郵件、聊天記錄,表面上看起來,它們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但是透過信息,它們卻代表著“需要做的事情”、“有用的參考資料”,一封郵件可能會指導你的下一步行動,一個電話號碼一個地址,就是你拜訪客戶的參考資料,當我們看到這一點,才會真正體會到信息的價值,在看待它們時,也會從行動的角度出發。
I用自己的話復述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工作生活中下載了很多文獻,收到了很多信息,手機上看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順手收藏后,然后呢?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我們很多人都陷入了“一旦擁有,別無所求”的怪圈之中。
我們要知道一個真理:你保存的知識≠你的知識,在信息過載的時代需要有相應的對策,這個片段交給了我們一個簡便的三步法處理我們的信息:
1、明確信息的類型:如果沒有類型分類,一股腦收下,這不是有效行為,非常雜亂,同時我們的大腦也會不堪重負。不同的類型存儲的方式不同,比如重要電話可以便利貼記錄核心內容,重要的郵件可以導出以文件形式存儲。
2、明確存儲地點:獲取信息途徑多樣化,會帶來信息存儲的位置不固定的困擾,如果每隔一段時間后進行存儲地方的歸總會浪費時間分散精力,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找一個多途徑通用的存儲方式,統一自己的信息。比如印象筆記。
3、透過信息看行動:有了上2步并不足夠,透過信息,需要體會信息的價值,這樣才會指引行動,把“需要做的事情”、“有用的參考資料”,“下一步的行動”等等落實。
A1
請回憶一下自己的過往經驗,你每天的信息來源主要有哪些?接收到的信息又是存儲在哪里的呢?這些存儲的信息是否是代表著你"需要做的事"(什么事情,請舉例)?
我的信息來源主要是手機里面的微信公眾號,我關注了一些專業相關的公眾號和我感興趣的公眾號,看他每天的推送,感興趣的我會順手存在印象筆記里;
比較重要的短信或者說微信里面的重要信息我這樣存儲:
(1)單條的,用pin直接發到印象筆記的重要信息中。
(2)多條的,用方片收集后多條合并,然后還是存在印象筆記。
此外有些不熟悉臨床問題搜索uptodate的app發郵件后存儲印象筆記,因為印象筆記比較方便整理,手機電腦通通都有客戶端使用便捷。另外的信息來源就是電腦網頁,通過自主搜索去下載文獻,這種存儲在onedrive中,也是多平臺方便使用,還有些存儲在硬盤中,或者U盤中。
信息分為兩種,一種是放在那里,有需要的時候能找到,看看就行。另一種是需要理解消化和行動的信息,這部分信息就代表著“我們需要做的事情”,舉個栗子:
現在我管理科室的微信公眾號,每隔一段時間需要發布科普文章,比如這個專題我打算做多囊卵巢綜合征,那么看到相關有用的最新進展和其他公眾號發布的相關知識我會存儲在印象筆記的閱讀子菜單,后期寫文章的時候提供思路,同時補充最新知識。
比如還有導師微信上發的任務,需要做的實驗,最近約見的患者我也會存儲在手機里面,設立提醒。
但是總體來說,我的信息的管理還是有點混亂,再舉個栗子:
上個月畢業季,又開始新的一輪的答辯,師妹找我:“師姐,你去年的畢業PPT能發給我看看嗎?參考一下!”
我回去后surface上用everthing一通找,沒有(幸好現在有everthing,搜索電腦的文件秒搜出來,比windows自帶的搜索好用太多了,又不用安裝,省時省事);又翻出硬盤,還是沒有,最后在一堆U盤中的一個當中找到了。印象筆記是今年才開始使用的,稍微上了點點道,以前的信息完全散亂,沒有好好整理管理。
如果使用今天的片段:抽個時間,把以前的所有信息也應該管理起來,按類型分類存儲,在印象筆記當中可以單列一個目錄筆記來記錄相應信息的存儲盤,這樣信息存儲的地方也明確了,在整理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已經遺忘的其實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也可以切實開始下一步的行動。
A2
我會如何應用這個片段的知識點到我的實際工作生活中去?
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還會有很多的信息:專業的知識,自己讀書筆記,重要的短信,郵件等等都可以通過今天片段的三步法通過印象筆記進行管理:
1、明確信息類型:紙質資料(可以掃描寶/掃描全能王處理為電子資料),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和郵件網頁都可以通過印象筆記統一匯總收集。
2、明確信息存儲:在印象筆記中進行分類存儲,其實印象筆記的分類有一定的作用但更強大的是標簽功能,每條筆記的標簽做好,搜索起來就很便利。有些不存在印象筆記中的文件,文檔采用目錄形式做一條筆記存儲在印象筆記中,這樣不管身處何地也方便搜索。(這些包括我以前的硬盤和U盤的資料,打算用1-2周的時間進行盤點。)
3、透過信息看行動:整理的信息按照分類:任務本里面分:當前任務(重要和緊急的事情),個人目標(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另外資料本等等。
PS:附上我目前的筆記本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