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和行動管理之利器——Doit.im

現在大多數人的工作幾乎都要與人協作,工作任務繁重幾乎成了每個人的痛感。自己現在任務比以前多了很多,但自從有意識學習和應用GTD理念以來,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不過肯定還有不少提升空間,有待改進。這里總結下自己小心得。
  時間管理的核心目標是如何快速、高效地處理任務,因此對任務流程進行了細分,一般包括:收集、處理(組織+行動)、回溯(改進)三個部分。最開始自己落實最好的是收集,但后續流程處理不當,導致inbox里面往往會有幾十項任務,從而會有極強的挫敗感。現在這個門檻已經越過,能夠較好的進行組織。
  GTD理念形成后,前期大部分都用紙和筆落實,現在市場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軟件,尤其是手機端app,使得應用更加方便,在日常工作中用應用app能滿足大部分GTD需求。在這些app中,Doit.im是個人覺得最好用的時間管理軟件,正因為如此,試用后立即購買了pro版。對照GTD理念,個人認為Doit.im無疑是時間和行動管理的利器。

1 、任務收集

工作上遇到的任務通常是領導交代的,同事請求協助的、工作過程中思想的靈感、各種電話等。當新收到一個“任務”時應該能第一時間判斷出是否需要記錄到“收集箱”,以便能夠快速切換回剛才正在專注的任務中。判斷的標準就是2-3分鐘是否能快速解決,如果能則立即解決,如果不能直接塞進收集箱。Doit.im添加收集特別方便,從手機屏幕快速劃出后可直接輸入任務,添加“日程”、“情景”、“項目”、“優先級”和“標簽”,這是在順便完成組織的功能。如果收集時如果能確定這些組織選項就添加上,如果不能寧可不設定,也不要費力想該如何組織。核心的目的只有一個快速收集以便快速返回上一個任務中斷現場。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別漏事,能快速辦就辦,辦不了先記下來
  需要注意的是接到一個任務時最好有個“預處理”,尤其是對于明顯不能隨手完成的任務,預處理后明確了才放收集箱。這樣的預處理通常包括兩步:
  一是確定任務優先級:緊急重要、不緊急但重要、緊急不重要和不緊急不重要,前三項可分別對應Doit.im中的高、中、低三個優先級(軟件中不能定制優先級名字)。緊急重要的二話不說趕緊搞定;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時刻保持關注,避免淪為“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的少少益善盡量避免,能甩給別人不要留給自己;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靠自律,如果確實自己得完成,保持適當關注,避免成為緊急事件。
  二是考慮SMART 5條是否具備,即:任務是否是specific的,不明確的任務肯定會出現過程反復,費力不討好;任務是否是measurable的,不可度量無法評判的體現不了個人價值; 任務是否Attainable,實現不了搞不定的任務就不該干,接了任務得有魄力去干;任務是否Relevant,任務是否和自己的目標定位有相關性,相關性越高越能體現價值;Timeline,必須明確任務什么時間完成哪些里程碑節點事項。

2、任務組織和處理

往往需要專門的時刻對收集箱里的任務進行組織分類,這樣的時刻可能是倒水、工間操甚至上廁所的間隙,可以是空閑下來的專門時間。在Doit.im中,收集箱里有明確節點計劃的事項設定時間后它就挪到了“日程”里面,同時記得設置提前提醒。事項比較復雜的,比如完成xx匯報,完成這個任務需要對任務細化,包括查資料,找別人請教、做ppt,準備匯報場地、約人等。“完成xx匯報”就不宜放到todolist中,而應該挪到“項目”中,記住“項目”是需要規劃、細化的事項集合。在todolist里面的都是明確的以動詞開頭目標明確的事項,比如去理發,去還信用卡等。如果細分todolist的話,可以分為“今日待辦”、“明日待辦”、“將來也許”,“等待”。在這個階段,目的就是把“收集箱”清空,把原來收集箱里的事情放到合適的地方去,給他們明確時間,確定優先級和項目。
  處理每個任務時盡量保持單線程,每次頭腦中只考慮當下正在處理的事情,不要處理A惦念著B。處理完一個任務后及時給自己一個肯定和獎賞的信號,比如打個響指,感慨一下自己真棒等心理暗示,愉快地在Doit中對應事項上打個勾。
  如果“今日待辦”事情處理完了還有時間,則可以繼續處理事情或者組織事情,比如:從“下一步行動”或者“明日待辦”中選擇一條開展工作,尤其可重點處理那些不緊急但重要的事項;或者,對“項目”進行梳理,細化成“下一步行動”、“日程”等。

3、任務回溯

對完成的任務進行回溯就是總結任務完成情況,這是很容易忽視的一步。完成任務的方法有很多種,聰明人走最短路徑花最短時間完成。如果不是天資聰穎,一回生二回熟總是可以做到的,第二回有多熟直接取決于是不是經常回溯任務。Doit.im中打開“已完成”,可以按項目、按時間等查看,或者進行標簽過濾查看。

4、一些自己使用tips:

1 每日固定事項

  • 早上翻看下Doit.im中的“今日代辦”,找出優先級高的確保當日必須完成,優先級一般的盡量完成,確定優先級可參看20/80原則,20硬骨頭那份必須主動去做不能逃避;
  • 晚上回顧當天的事項:(1)查看“已完成”、“今日”完成的,重在看哪項沒做好,走彎路、做了無用功;(2)查看“明日待辦”,做到大致心里有數;(3)整理“下一步行動”,細化其中的項目、把項目中事項提出來放到“日程”、“明日待辦”等。回顧工作頂多用15分鐘即可完成,快的話可以不到5分鐘。

2 接活與派活

在一個團隊中工作,工作必然會不斷接活或派活。接到一個活兒時,需要考慮SMART是否具備,如果顯然是無法推脫掉的必須自己干的,則在最短時間內梳理SMART五條是否具備(Revelant可忽略了,此時已經沒有了選擇的權利),如果不具備的則及時向派活的人反應問題,比如任務太籠統(外部約束不明、開展步驟不明等)、完成標準不明(需求方不能隨心所欲需書面明確驗收標準)、實現難度大(需配足相關人力、外部資源等)、具體時間要求是什么(對于客戶/需求方的慣用提前量要充分考慮)等。

3突發事件處理

突發事件包括:(1)外部任務:電話任務、領導臨時交代任務、同事委托任務等;(2)工作過程中點子、想法等;

  • 判斷突發事件工作量緊急程度
    如果很緊急,比如單位領導打電話讓去匯報工作、外面通知臨時檢查等,立即中斷當前事情著手做新任務;
  • 如果不緊急,則評估工作量大小,能否在2-3分鐘完成
    如果能完成,則立即處理,如簽字、回答同事問題等;
  • 如果不能完成,則直接記錄到“收集箱”。

4 unbroken time

早上8點到9點,外協單位還沒上班,事情一般相對較少,這段時間開展難度大的、需要安靜思考專注的工作,如寫程序、寫方案等;類似時間還包括中午13:30到2:30,晚上加班時間等。這些時間最適合搞定20/80法則中的20事項。

5 每月展望與回顧

每月月初都應該確定一些目標,哪個項目/長期任務進展到哪一步應該有個預期,不能只顧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從而迷失方向,無法形成大局觀。回顧有助于修正目標,確定是否在實現目標的軌道上,及時發現偏離與無用功,從而不影響最后的時間節點。

6 活用標簽

Doit.im中的標簽有很多妙用,用好了有助于開展任務梳理組織和回溯總結。比如某個項目多件事需要委托員工A來開展,則組織這些事情時打個標簽“A”,當致電A或者當面A安排工作時立即搜索標簽“A”看到系統搜索的結果。自己每天電話超過50個,顯然集中打電話能節省時間,如果能用標簽“call”表明電話任務,在call time開始前搜索“call”標簽即可顯示出電話清單了。只要用心想,標簽能發揮大作用。

**應該認識到,Doit.im只是一個時間管理的工具,熟練使用并且堅持使用它只是邁出了行動管理、目標管理的第一步,不要因為有了第一步就沾沾自喜,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器”領悟和掌握行動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即所謂的“術”,再往后還有人生管理的“道”,加油吧,自己!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