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題,“這個假期”當然是指正在進行中中秋國慶假期,難得今年中秋跟國慶連在一起,放假時間足足八天之多。“偷偷”一來是我報班沒跟家人商量一下,家人會不會讓我當司機帶他們出游,一般情況下孩子要寫作業,我們出游時間不會太長,地點不會太遠,所以大概率跟家人出游不會沖突;假期我還打算裝飾一下老家翻蓋的房子,我可以一早一晚回家看一下,學習和“監工”魚和熊掌可以兼得。二來,我“偷偷”報班,跟學校安排的培訓學習不同,這次報班是我自愿自費學習,跟不理解的人說了,他們會說我是傻子或神經不正常,或者人家會意味深長地說“張老師真愛學習啊”。最后,報什么班呢?答案揭曉:張文質教育寫作研修班。
于是今早我在朋友圈發了幾行字:
三天兩夜
沉浸式學習
免打擾
說到張文質教育寫作研修班,要追溯到2021年的線上教育行走之后,第五期張文質教育寫作研修班要在國慶假期在長沙舉行。早就被線上行走點燃生命熱情的我,看到報名信息后就立即報名了,我要跟張老師深入學習。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就在開學不久,母親查出了肺癌。我不得不放棄寫作研修班的學習,陪母親住院治療。
心之所念必有回響,經過申請,我如愿參加了今年在廣東惠州舉行的第八屆教育行走。在行走現場我第一次見到你真實的張文質老師和各位教育行走的美仁,我知道我跟張文質老師,謝云老師,李曉霞院長,還有佟生老師、普利輝老師、陳啟華老師、吳敏華老師等,還有我們泰安明霞教師成長聯盟的盟主孫明霞老師,都建立了較深的鏈接。
我知道自己走的路,還需要更多。我想,張文質教育寫作研修班是我繞不開的必走之路。我考慮到這個假期事情會多一點,家人孩子都需要陪伴,不能參加線下教育寫作研修班,線下總是可以得。于是,接到妮妮老師發來了報名鏈接,我好不猶豫地給自己報上了名。從今天的聽課中我隱約得到信息,第十二期寫作研修班空間距離回我們進一點,我還是非常期待參加線下教育寫作研修班。
說到這個假期的安排,我還有另一選擇,就是跟隨心理學導師馮教授到陜西閉關修行。但還是有點困難,一是時間比較長,二是自己還不能財務自由,三是還不能離開家人這么久,兩個孩子不能光妻子一個照顧。這個選擇只得作罷。
再一個就是利用假期多讀一點書,再不濟就躺平休息。但躺平不是我的選擇,現在我感覺時間不夠用的,怎么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呢。今天我照常早起床,跑步,麥早餐,去早市買菜。中午現場做午飯,晚飯可以稍簡單一點。中午稍微午休一下,其余時間沉浸式學習。
今天上午聽了張文質老師的課:要用一種治愈自己的方式寫作。是的,自己自2016年注冊公眾號,一直沒有停下寫的腳步。今年又跟隨小塵老師的“挑戰300天一起寫吧”,每日堅持簡書日更。讀寫已經成為我一種生活方式,讀寫已成為我的日常。是的,寫作時一種治愈,寫作治愈了我的懶做,寫作促進了我的讀書,梳理了我的思考;寫作記錄美好,讓生命留痕;寫作讓人笑成一朵花,寫作讓人活成一棵樹。張文質老師說:成為“一棵樹”似乎可以作為自洽與治愈的最好象征。曉霞院長說:換一種寫法,換一種活法;寫作是一種自我療愈,寫作是一種成長方式。
于生命敘事,于教育:怎樣寫作,就是怎樣的教育人生。
研修班學習委員普利輝老師點評:
張老師的“偷偷”給我隱隱約約的傷感,也常常給我意外的驚喜:我們意外地在“愛研會”第十屆年會相遇、意外地在大亞灣教育行走相遇、還有很多文質教育研究院的線上活動相遇……他總是給我一個深深的烙印——執著:就像他從第五屆“寫作研修班”一直最追到第十一屆那樣的執著。雖然不能線下,不過沒關系,張老師的多次線上研修也能精進不少,成就不少。加油,我們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