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我究竟要干什么?”“怎樣才能升值加薪?”“怎樣才能跳槽成功?”……網絡上關于求職的問題愈來愈多,甚至催生了一大批“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師”。大家都想謀得一份好工作,一份有上升空間的好工作,但苦于現實與夢想的差距,于是開始想是不是要去考個研,考個證?
但日本的大久保幸夫先生提出:工作中真正需要的不是學歷和資格證書,而是幫你提升內在競爭力的12種基本能力。因為每個具體崗位的職位要求是五花八門的,但是要細細深究起來,他們要求的能力卻是共通的。
例如,市場營銷人員需要有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而公關助理也需要人際溝通能力;產品經理需要有一定的團隊協作能力,而電視編導也需要有這個能力。雖然這些崗位屬于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層次,但是所需要的能力都是共通的。與其去一一匹配瑣碎的招聘信息,不如掌握企業所需要員工具備的能力。換言之,要想讓自己的職業發展朝著好的方向前進,提升能力才是關鍵。
想要做好一份工作,少不了三個方面的支持,分別是:自我管理、人際溝通、團隊協作。而這3個方面,每個方面又可細分拓展為4個能力,于是就有了開頭提到的12個工作的基本能力。
在《12個工作的基本》一書中,作者大久保幸夫先生提出,每一種能力都可培養,但是有最佳培養開發年齡,也就是說在最佳年齡里培養這個能力會更容易達成,但如果已經過了這個年齡段,培養該項能力就會變得比較困難,但這并不是我們不去改變的借口。
一、自我管理
1)樂觀力,最佳開發年齡:10-60歲
樂觀力為何會擺在自我管理的第一項能力?因為樂觀很重要,它能讓你面對工作壓力的時候,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將壓力巧妙地轉換掉。
想要培養樂觀力,首當其沖地就是要學會積極思考。雖然你有可能不是樂觀性格的人,但是通過刻意地“視角”培訓(嘗試將一件事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完全可以把“只有半杯水”的心態調整到“還剩半杯水”的狀態。
2)持續學習力,最佳開發年齡:20-40歲
如果說有什么事不能隨著年齡增大而戛然而止,那么肯定是學習。在畢業后,我們要刻意培養持續學習的狀態,可以是上培訓班、網上精選課程、閱讀、音頻等等,總而言之,去學就好了。
3)目標發現力,最佳開發年齡:10-50歲
目標發現力通俗來說,就是自己為工作制定目標的能力。我們要懂得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設置deadline、制定to-do list等,分解工作目標。
4)專業構筑力,最佳開發年齡:30-50歲
專業構筑力其實就是讓你有計劃地構建自身獨特強項的能力,也就是,最容易讓你脫穎而出的能力是什么,然后不斷去提升它,讓它做得更好。在提升的過程中,你可以通過筆記,進行分類記錄、規劃等,一方面通過筆記積累知識,一方面通過筆記深化理論與現實的聯系。
二、人際溝通
1)親和力,最佳開發年齡:10-30歲
親和力,是一種容易吸引別人的能力。親和力強的人,很容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能僅需要一個表情或一個笑容就達到了。
那我們要怎樣提升親和力呢?
首先要下意識地寒暄,懂得直視他人雙眼,充滿活力地喊出“早上好”或“XX好”;然后記得要展現一個笑容,如果不太經常笑的人,可以在家里對著鏡子練習怎樣笑得好看;最后就是模仿,模仿在你周邊的很有親和力的人,留意他平時的一舉一動,看看他是如何待人接物的,不斷將自己的行為舉止矯正成他的方式。
2)反應力,最佳開發年齡:10-30歲
反應力,顧名思義,就是對對方言論或提問做出反應的能力。反應很重要嗎?當然!試想想看,如果你在講臺上講課,如果臺下觀眾一直饒有興趣地聽你演講并不時點頭,你是不是會更有動力繼續說下去?
心理學家梅拉賓做過一個實驗,探究一個人判斷他人對自己態度的關鍵依據是什么,結果得出了這么個公式:對人態度=表情*55% +聲音*38% +言談*7%,因此推出對方會自覺根據你的表情來推測你對他的反應。所以,反應除了是肢體動作上的,比如點頭之外,表情也是很大的一個占比。當然,我們除了可以下意識地點頭、微笑之外,我們還應該正視對方的雙眼,不斷讓對方覺得,我對你所說的很感興趣,因為這是建立起好的人際關系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3)語境理解力,最佳開發年齡:20-50歲
提升語境理解力的關鍵在于跟語境不同的人多交流。如果你的交流圈僅限于朋友圈,那么你的圈子和朋友的圈子是大幅度重疊的,這時你拋出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你的朋友十有八九已經知道了,所以能瞬間理解你的表達。但實際上你說得是否清楚呢?這個要看你跟一個年齡不同、專業不同甚至國籍不同的人交流時,他們是否能理解你的話語。
4)人脈開拓力,最佳開發年齡:30-60歲
人脈不是你打開手機通訊錄或微信通訊錄,看上面的數字是多少,而是你究竟有多少能在關鍵時刻提供給你重要信息的人。和“語境理解力”倡導的有些類似,人脈開拓力推薦你主動走出去。因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你的朋友為你提供幫助的意愿是很強的,但是因為圈子的同質化,他們往往能做的很少,而真正能幫到你的,是你的弱關系圈,而弱關系圈則對應著你的人脈。
要想拓展人脈,首先要主動出擊,去見你想見的人,發展并維持關系。關鍵在于要創造能夠長談的機會;其次是當你見到想見的人之后,應當找個理由再見一次面;第三,為了加深你們的人際關系,應該把你的朋友介紹給他,或把他介紹給你的朋友。但要記住,發展人脈不能過于追求短期利益,應該盡量多想對方付出,這才是開拓人脈的關鍵。
三、團隊協作
1)委任力,最佳開發年齡:30-50歲
顧名思義,委任力就是把工作托付給別人的能力。這就要求你要表達清晰,為了托付給他人的工作準確地完成,你必須在托付時清晰地表達該項工作的要求、截止時間等。
2)商談力,最佳開發年齡:40-70歲
商談力是一種善于傾聽并與別人一同思考問題的能力。首先是要學會傾聽,然后開始商談。在傾聽的過程中,就需要你有良好的語境理解力,以幫助你更快更準確地get對方言語的重點,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
3)傳授力,最佳開發年齡:40-70歲
傳授力為何重要?因為有的人專業能力很強,但他卻無法把自己的一身本領傳授給別人。因此,傳授力的本質還是表達能力,語言表達或文字表達,再思考下語境理解力,就是從你口中說出的他人不了解的新觀點時,他們會知道你究竟在說什么嗎?
4)協調力,最佳開發年齡:40-70歲
協調力是前11個能力的匯總,我喜歡把它稱為“大boss”,因為有著強大協調力的人,其余那11項能力肯定是很棒的,但要做到這一步實際上是很困難的。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一樣,每一個能力都有其對應的最佳開發培養年齡段,我們只要在相應年齡段里卯足勁去提升相應的能力,然后慢慢慢慢就會達成了。
能力,是用畢生時間一點點累計起來的,絕非朝夕之間就能掌握。首先要轉變的是你的觀念,下意識地去改變,然后剩下的就是耐心與堅持,再有的,就交給時間吧。
—END—
相關內容分享:
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我。侵權必究!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正過著白天寫公文、晚上寫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