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五維教練領導力的課程,同樣如此。每個人感受不同,但都有所收獲。
2017年7月8-9日,來自五湖四海的我們相聚魔都,共同見證五維課程的魔力。課程當中總有一些活動,一些話語,一些人讓我們產(chǎn)生共鳴,牢記于心。
我們3組總共七朵金花,于是稱呼自己為“007組合”。在美女助教魚老師的帶領下,互幫互助,相互激發(fā),也特別感謝魚老師用相機記錄下我們美好的瞬間。
對于五維,我們3組伙伴們這樣說:
魏麗:
總結一下我心中五維教練領導力的三個關鍵詞:1.整合:2天一晚的內(nèi)容聽到多個領域的內(nèi)容的整合(教練、引導、心理學、薩提亞、情景領導……)2.以道馭術:道的心法和理法篇幾乎占了3分之二的時間,術的工具箱主要使用課前翻轉(zhuǎn)和課后實踐的方式學習。3.框架:教練領導力搭建了一個基于管理者的五項修煉的框架,背后有WHY 呈現(xiàn)出what,工具從自己和他人兩個維度給予匹配。課程內(nèi)容量大,干貨滿滿!
陶婕娜(一不小心就寫出了千字文):
2017年7月8、9日兩天,我在炎熱的上海,頂著烈日,做了兩個小時的地鐵,橫穿上海,參加了【五維教練領導力】認證班的學習。
在還未開課時,我總認為:不過就是花錢買證書而已,能聽則聽,能學到東西,哪怕只有一點點,那也是好的!但是當時的課堂氛圍讓我感覺很奇怪,它給我的感受是~溫暖~? 不是那種陌生,不是那種敷衍,而是溫暖!助教之間打招呼不是握手,不是揮手,而是溫暖的擁抱~
開課了,陳序老師的語速一下吸引了我,不是官方的開場,沒有刻意的“討好”而是最接地氣的開場:“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五維教練的陳序,我說話的語速很快,也就代表著不會讓大家和我在一起的時間太長,在今天和明天,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五維教練能不能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找到自我~”簡短的幾句話,立刻吸引了我,因為我就是想找到最真實的自己,才顧慮重重地走進五維……
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終于知道了什么是可能~
第一天下午,我和小組的伙伴們一起做了第一個游戲 - 劈鉛筆?? 當時我一直都堅定的認為:我不可能劈斷一只鉛筆的!助教小魚老師用很肯定的語氣對我說:娜娜,你一定可以劈斷的,我相信你!當我的伙伴幫我拿著鉛筆,用熱烈而期待的眼神看著我的時候,我心中不由的升起了屬于自己的驕傲:我和別人一樣,一定可以做到!呼吸,呼吸,深呼吸,用意念將整個手臂的力量集中在手指上,想象手臂就是一把刀,使勁往下一劃……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 我居然劈斷了鉛筆!!!團隊的伙伴們都上來擁抱著我,我卻還在懵懂中,可事實讓我明白:我真的做到了自己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原來我也可以做到!!!!!
這是五維教會我的第一個思考:你認為做不到的事是真的做不到還是你沒有盡全力去做呢?
這是五維給到我的第一個改變:任何事情,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五維帶給我第二個改變是:只要你能敞開胸懷,你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溫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緊緊擁抱著助教小魚老師無語的哭泣了……我是一個外表開朗,內(nèi)心卻是孤獨的人,我害怕受到傷害,所以我封閉自己,我不愿意向任何人敞開我的胸懷,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看見很多不認識的伙伴帶著真誠的微笑給我最溫暖的懷抱,陳序老師看見我的眼淚,特意走到我身邊,給了我一分鐘的擁抱,他告訴我:“眼淚代表過去,我相信你今后的眼淚一定比以前的幸福!”謝謝陳序老師~
在五維,給我第三個改變是:無限量的成長計劃!
在很多外面的機構,培訓結束,大家就各奔東西了,老死不相往來~而在五維教練,課程的結束只是剛剛開始腳下的五維之旅而已,持續(xù)不斷的課后練習,源源不斷的微課支持,五大衍生課程的安排……永遠讓我充滿激情,攀登一個一個高峰,實現(xiàn)最高價值的自我!!!
感謝五維,讓我找回了那個曾經(jīng)自信、朝氣的我!
感謝五維,讓我看見了自己的潛能!
感謝五維,讓我學會了一項技能,打開了我另一扇窗~~
為了讓自己更快的成長,我將努力在40天內(nèi),完成成長作業(yè),跨出走進五維講師訓練營的第一步,爭取參加九月的第二期五維講師訓練營!
大家和我一起見證我的蛻變!!!
周琨:
3年前就接觸教練,也作為培訓管理者坐在教室后排聽過完整版課程,粗略知道教練是一個很好的激發(fā)下屬潛能的工具,也知道通過教練輔導能夠幫助身處困惑的人剝絲抽繭,分解問題,找到根源,撥開云霧見日出。而這一次“五維教練領導力”兩天一夜的學習,讓我更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了解了教練。
俗話說:佛修心,道修行。古人的東西總是讓我們看到最深的哲理。于是在前1.5天的學習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教練的核心心法:人只會為自己想要的結果付出努力,而人對結果大多都是不敏感的,所以需要教練及時給與反饋,幫助被教練對象鏈接到他想要的結果。透過覺察,向內(nèi)看,看到真實的自己,產(chǎn)生內(nèi)求。
在經(jīng)過心法、道法的深入洗禮后,剩下的是工具滿滿的1天學習。最近,隨著業(yè)務的不斷更替發(fā)展,我所在的組織、團隊個人普遍遇到了一些束縛與困擾,每個人處于略帶混沌狀態(tài),而這些恰好五維的傾聽、提問功法,以及九宮格、生命意圖、覺察日記、雙輪矩陣等教練工具能夠都幫助我們?nèi)ヌ剿鹘鉀Q。慶幸在這個時候,遇見了一門絕佳的課程,開啟了一扇教練管理之窗。
張銀玲:
第一次付費參加過教練類課程,算是初到者的見解。
1,就是教練型領導居然還有這么多方法,并且可以這么輕而易舉的拿到很多資料,卡片,太多導致與像我這樣慢熱的人不知所措!
2.很多管理上的之前自己的誤區(qū)多少有覺察到自己的很多問題點,迷茫的管理路程變得稍微看到了一盞希望。
3.生命意圖和核心價值觀的運用學習是我想做的第一件事!雖然現(xiàn)實被迫在寫作業(yè)^^
4.在輕松的陳旭老師的講課風格中實在是沒有讓我感覺到學習的壓力,也應該是無維的魅力所在!
5. 今后計劃自己一個一個卡片練習,天天練習,上課時聽的印象深的教練不是學出來的是練習出來的。
章月婷:
我自認是相對于比較和藹可親的一類領導,至少從來不在工作溝通時或績效面談時發(fā)脾氣,有些缺點的指正也是盡量委婉的指出,但,有次跟HR溝通,HR關上門跟我說,我是空降的培訓條線領導,下屬本身就是張著所有刺 的刺猬,成防御狀態(tài),我不應該在分總會議上以培訓部的缺點舉例,這樣會讓培訓部的同事更為緊張。HR還說了關于人性的弱點等等等等,邏輯的道理其實都明白,只是在當下 第一次覺得好像自身確實有些問題。
第一天課程晚上的自我測評,那是突然明晰了問題在哪里,陳序老師說“”這寫沒有什么對錯,只是你自我真實情況的勾選“,原話或許是這樣吧,其實這種類似的問卷也做過不少,但多數(shù)是基于性格分析的,對管理能力的檢視較少,所以只是想著我跟所有下屬,在6月底績效面談時說過的話,比對著進行打分,不出意外有很多零分,而且不出意外基本是在一個類型的問題里-不關心下屬的感受。
我是一個以KPI為重,或者說自身就是一個高執(zhí)行力高效率的人,所以“乞求”著所有下屬與我一樣,與陳序老師課上舉例的“”強將“一樣一樣,反思下,基本在追求項目的完成度時,基本會直接說,“我覺得這個項目應該如此表現(xiàn)...“,在下屬無法按節(jié)奏完成項目進度時,幾乎從來不過問有什么困難?有什么感受?會直接說“”郵件發(fā)我,我來“”,所以我也是很可悲的加班寫郵件,改PPT...然后再說下屬無用...
當然,問題通過覺察慢慢的知道了,但工具的使用還很難運用,就在今天下午對項目的溝通上,我依然是說 ”我覺得這個項目應該用直播方式“”,自身也是做培訓的,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不落地的根本原因,在于,成人是自帶過往經(jīng)驗的,當時間緊的時候,原本的技能是會自發(fā)的浮現(xiàn)出來,而新的技能由于不熟練,至于腦中。
所以,工具活于應用。這應該是五維強大氛圍最好的功用,大家在一個頻道的場域里,相互督促,相互監(jiān)督的完成所有工具的再次消化和學習,通過每日的打卡,逐漸讓這種新的工具成為習慣,在遇到問題時,能自然帶出新的技能。
當工具使用自如時,又回到最起點,覺察,對自身問題的覺察,每日的審視,才是最為重要的。
汪盼盼:
在參與五維教練領導力M11魔都場之前,對五維已有所了解,相關音頻、書籍也研究了不少,但運用時總覺得“差點火候”。經(jīng)過8-9號 兩天一夜的學習,有以下三點新的感悟:
1.信念。在五維的課堂上,有一個必備節(jié)目 --徒手劈鉛筆。很早之前在一次課堂上,我因為“一念之差”,沒劈斷鉛筆,反而讓手指腫了2天,于是每次遇到這個活動,我都會找借口逃避。這次課堂上,我同樣沒有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面對第一名伙伴的失敗,我卻突然充滿勇氣,因為我相信,“天助自助者”,跨出第一步就一定有所改變。
2.覺察。我堅持寫反思日記也有6年時間,這幫助我更順利地看到事實,看到他人行為背后積極正面的動機。課間交流時,陳序老師說,“教練不是萬能的,教練對話是N+1的過程,每次覺察一點點,進步一點點”。
3.靈活。教練工具很多,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練不是活出那些技法,而是活出那份狀態(tài)。
這兩天的課堂上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伙伴。同組的小伙伴們互幫互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全情投入。
晚上和莊紅蕾老師同住,聊了埃里克森教練體系、兩性關系、家庭教育、文學、旅行各類話題,同時擁有作家和講師身份的莊老師,每天都會花2個小時看“閑書”,親近自然,也會獨自聽音樂、跳舞放松。
人稱嗓音王子的王俊翔老師,對聲音訓練有著獨到見解。再和他的聊天中,讓我認識到感恩身體每個器官的重要性。每天花點時間冥想,和自己對話,感謝嗓子的無私付出,把握生活的節(jié)奏,真正做到愛自己。
在洗手間偶遇的嚴柳青老師,得知我主攻的方向是青少年教育、親子溝通后,熱情的嚴老師立馬說,“回頭介紹我朋友跟你認識,她有很多上海教育局的資源,最近也在全國開展親子活動”。
更有趣的是和馬亞紅、張濤老師的相識,中午的時候他們夫妻倆在教室吃外賣,于是我過去主動聊了會天,事后才發(fā)現(xiàn)他們就是五維上海M2班主任張智豪老師的爸媽。翻看兩位老師的朋友圈,完全跟年輕人同頻,DISC,各類知識IP,馬麻麻說,“只有不斷學習,接收新信息才能跟孩子共同成長,有更多話題”。
最值得感謝的當然是陳序老師,激情洋溢,衣服濕了一件又一件,只因他的生命意圖是“溫暖”。
五維,我們永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