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維M11魔都回歸季-讓生命燦爛如花

兩天的五維教練領導力課程火熱地結束了,雖然課后各奔東西,但小伙伴們的心卻鏈接在了一起。課后同學們都非常地積極,充滿正能量地實踐著五維,同時,用文字記錄了這難忘的周末之旅。

單建明

兩天一夜的五維領導力培訓,不僅讓我對“領導力”這個詞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而且解答了一直困擾在我心頭的疑惑,受益匪淺。陳序老師熱情洋溢的授課風格,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讓我們的精神高度集中,時刻處于興奮狀態。兩天的連續作戰,居然沒人打瞌睡,沒人開小差,原來學習居然也可以如此美好!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卓越品格,關鍵是看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當我們選擇做卓越品格的乞討者時,我們看到的是滿眼的抱怨,憤怒和批判;而當我們選擇做卓越品格的貢獻者時,我們看到的則是正向,積極和美好。一樣的品格卻活出兩種截然不同人生,當我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然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每個人都在締造著不同的奇跡,堅持和勇敢,會讓我們每一次的成功都與眾不同!

李超前

事實:經好友推薦,我于七月八日、九日在魔都上海參加了兩天一夜關于五維教練領導力的課程。

感受:快節奏、燒腦、充實、充滿熱情和激情;

收獲:覺察真實的自己,明確想要的選擇,承擔責任;每個人都有卓越的品質,我們要做卓越自己的貢獻者,提高“流明度”;挑戰自己的舒適圈,激發內求,堅持目標,做更好的自己;人生是個修心的過程,不忘初心,遵從內心;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自己內心世界的映射;教練他人首先做好自己;自己是問題的起源,自己是解決問題的答案;學會欣賞他人,3F傾聽,強有力提問,激發他人卓越;與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會變得更優秀!

反思:人應在實踐中堅持學習,在學習中保持思考,在思考中覺察自己,在覺察發現真實,面對真實做最合適的選擇,成就更完美的人生!

行動:堅持打卡行動,在練習中覺察自己,熟悉五維教練領導力技巧;整理材料與周邊同事做一個介紹,好東西大家分享;在未來一年,分別至少用一次相關工具:3F傾聽,深度會談,9宮格,雙輪矩陣,欣賞式探尋等。

莊紅蕾

在兩天的五維學習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陳老師以循循善誘的方式將各個知識點進行呈現,不斷敲擊自己的思維,讓我聽得津津有味。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溫暖”。我收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持,走出去欣賞別人也接收欣賞,大家共創了一個正能量的氛圍。

我最主要的三點學習收獲是:1自由=能力-欲望,因此以后的方向是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將自己的欲望調整到合理范疇;2成果其實每天都在呈現,只是在剛開始的階段比較微弱,所以要提升自己的覺察力,慶祝每一個哪怕是微小的進步;3 3F傾聽是強有力的系統及工具,多關注事實,少評判。

課后的首要行動計劃是根據要求完成打卡、聽微課、做教練等實踐,爭取進入講師訓練營。

干姜

放棄了周末兩天的閑暇時間,拋家棄子,和100多位熱情的學習愛好者一起,就為了參加在虹橋國際中心兩天一夜的五維領導力課程,收獲良多。

1、一個人的自由=能力-欲望,能力在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欲望越多幸福感越低,但是我們可以把欲望化解成目標然后轉化成一個一個的小的行動,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欲望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促成我們達成目標的一個推動因素。還有一個公式績效等于能力減掉干擾,五維心法就是幫助我們降低干擾的。

2、做一個卓越品質的貢獻者而不是乞討者。陳序老師讓我們明白很多人只是活出了自己的卓越品格的乞討者身份是向外求的希望外界去滿足他自己的這些卓越品質的要求,但外求往往得不到滿足,這個時候就會容易產生沖突。所有我們需要向內求,以自己的卓越品格去要求自己,活出自己的卓越品格貢獻者身份。

3、一切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正向積極的動因。這是事實,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容易用一個不好的思維去揣測對方,這完全是自己內心的思維方式在作祟。運用這樣的一個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會看到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內心里的平靜。陳序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在一個拐彎看不到前面路的山頭上,對面的卡車司機跟一個過路過的師傅說豬,這位師傅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然后扭過頭去,也對對方說了一句:“你才是豬”,然后了滿足的繼續走他的路,突然抬頭發現前面有很多的豬,其實前面那位司機是在提醒他前面有豬,注意安全,是他自己卻理解錯了。

還有很多類似的觀點顛覆了我以前的思維方式,非常感謝陳序老師這兩天一夜的課程帶給我前進的動力和豐盛的內心感受,也感謝在這兩天一夜的課程里遇到的朋友,這里是我們最美的遇見。

楊輝

體驗:

如何讓成人學習更加輕松高效?特別是針對快節奏低學習動機的我們,這是個大挑戰!而今學了五維教練。我們可以更從容地面對挑戰因為有強有力的學習支持系統。令我體驗最深刻。具體表現在有精美學員手冊,學習工具包,卡片,九宮格圖譜,三人學習小組,助教團隊,小組每人微課,打卡系統等。這一切讓學習更加容易,有助于知行合一。上五維課前,采用傳統方式一板一眼幸苦學習,學員卻學得很累,課后還容易忘,缺乏跟進落地。

感受:

感受驚喜!進去五維課堂就不同了,五維系統理論支持下,加上雙環和九宮格等全系列工具等,為我們提供充分全面的支持,諸如制作了喜聞樂見的系列學習工具,塑造易學易用的同伴支持支持環境,大好評!

三點收獲:

1助教團隊幫助小組答疑,學員可以輕松如數家珍般練習,并根據情境實時調整,輕松學習輕松用。

2案例視頻演練多合一教學,導致學習效率提升,并推動正向行為改變。這一切的變化都源于五維課程的科學設計。

3聽問技巧九宮格易于落地實踐。

行動:

期待之后多做演練,做好五次教練,更好地融匯貫通落地生根,用五維教練賦能團隊。

胡旭輝

相識五維教練領導力是在2016年,我在華東理工讀MBA,在學校的知行合一講座上,陳序老師熱情洋溢地分享了一個半小時的五維教練領導力。那堂課激起了我對教練的興趣。今年7月,終于有時間參加五維在上海的M11期線下課程,更系統全面的學習教練領導力。

在兩天一夜的學習中,接收了大量的信息。陳序老師從五維的心法、功法、理法和技法等方面系統講解了教練領導力的內在原理、實施步驟和方法,還提供了相當有用的15種工具。在學習中,感受到不僅是老師,課堂上的同學們都是激情滿滿,完全投入到整個過程中,充滿了正能量,和一群愛學習的小伙伴們在一起也是一種激發,互相鼓勵的氛圍太重要了,生怕趕不上大家的腳步。

在兩天課程中,有很多的收獲。

首先是Y23理論。這個理論是說我們現在在做的,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當積累越來越多,就會達到蛻變。蛻變后的成長將會更快。所以堅持很重要,每天覺察自己的進步。

第二,是關于內求的,這也是教練所要挖掘的本質。通過覺察日記、強有力提問等,發現自我的核心價值觀,以此驅動行為的改變。

第三,知行合一。教練的課程很快很燒腦,但認真復習,不管方法還是工具都能了解,難的是從知道到做到。教練是個實踐的過程,需要練習、練習再練習,在過程中感悟提升。

課程之后的行動:首先,認真完成五維的各項考核,在8/6前完成線上的連續打卡和工具的學習打卡。在8月底前,每周進行一次教練練習,可以是小組內的,也可以是公司里工作中隨機的應用。年底前至少參加一次上海的教練俱樂部的活動。

江波

1、課堂里你印象最深刻的體驗是什么?

試卷和干預的幾種情況,對我非常有用,主要區分團隊不同成員狀態,因地制宜。

傾聽的三個方面,就是三層傾聽多練習。

做DEMO時,感受一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要經常抽身出來,從更大的格局系統看一看問題。

2、課程的感受是什么?

比較愉快,又豐盛的學習體驗。內容特別豐富,節奏快,有干貨。

氣氛也比較輕松。

3、你的三點學習收獲是什么?

挖掘真正的生命意圖,通過不斷的強有力提問,讓生命有價值幫助別人在未來綻放。

授人以漁是有大愛的很希望身體力行,多傾聽有耐心。

給人希望,相信往往比方法重要。

練習和調整目標,和目標做朋友。

4、課后的行動計劃有哪些?

例會做了變異版的欣賞練習,幫助團隊找到正向激勵。

幫助顧問半年業績回顧時更能深度談話。

給Leader更好的區分和支持,培訓AI欣賞他人的能力。

跟孩子有深度的溝通,自身帶動提升他運動興趣。

張宇

與教練的緣分從兩年前偶然進入到一個平臺叫邁士頓教練社開始,那里有很多關于教練的在線分享,這對于做HR的我而言,就像發現了寶藏一般。之后聽說這個平臺的創始人叫陳序。內心深處一直對創業的人、能夠提供分享平臺和資源給到他人的人很敬佩。

此前,我一直對哲學和心理學領域非常感興趣,5年前,也曾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認證。后來發覺心理學更偏重對人過去的關注,而教練則關注未來,源于積極心理學。這樣的關注點也是讓我對教練越來越有興趣的原因。

前日在朋友的推薦下去參加2天一夜的五維教練領導力培訓,是陳序老師講,于是抱著想目睹其真容的想法,懷著度假和學習的心態去參加。

老師幽默、風趣、敬業而緊湊的分享,讓我感覺像一場盛宴,時而專注,時而迷茫,時而欣喜。全面接觸了教練的心法、理法、功法和技法。

教練的魔力 :印象很深的活動如劈鉛筆,看到了小組里伙伴們的勇氣和自信;全場幾無例外的成功劈鉛筆讓我領教看到了教練技術的神奇;

深度聆聽:3F聆聽,老師自家裝修導致鄰居家里有了6個洞的例子讓人印象深刻。當遇到沖突時,如何深度傾聽,聽到對方和自己的事實、聽到感受、聽到積極正向的意圖。

不斷實踐:每日覺察日記、豐盛日記、規條日記、強有力的提問和發現美的眼睛都是非常好的應用來進行心智成長和自我發展。

資源豐富:五維工具箱的在線分享每天陪伴我在開車上班的路上,收獲滿滿。有任何的疑問,恬靜知性平和的助教老師文怡都在那里。

陪伴成長:非常開心的還有學習小組,能夠和Lily魏麗和莊紅蕾,盼盼一起,誠如高萍老師所言,獨行近,眾行遠,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一起陪伴成長吧~

人生就是一場遇見,一切都是機緣,五維讓我們相聚,這是另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學習路上,讓我們互勉互助,同修共進,且行且珍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