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讓人驚奇的事情,世間多少怨偶伴侶,相處時光都在慪氣紛爭,總是看到對方的缺點和令人不滿之處,真正分開之后,冷靜下來才意識到對方并不是自己以為的那樣一無是處。
現在的婚姻,家長再怎么強勢,也不可能強按牛頭來喝水,總是自己愿意了妥協了,甚至本來這個婚后不甚滿意的伴侶就是自由戀愛結合的,不管怎么說,都是自己的選擇,而葵夫人不同,她是自己的父親一心看中源氏想讓他當自己女婿,也不管實際上葵夫人大源氏一些,年歲上并不相當。
源氏是被寵壞的小孩,一心只想要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苦戀著風趣雅致的藤壺皇后,與之相比,本來還算標致美人的葵夫人未免太過于端莊有點淡漠無味。
這就是悲劇的起源,當愛人心中另有佳人的影子,后來的人再怎么優秀也是無法替代的,你聰明人家會覺得你比她輕浮,你穩重人家會覺得你不如她俏皮,人與人之間,最怕就是比較,何況情感這個東西是不講道理的,不是你優秀就能獲得心上人的情意。
會有人覺得葵夫人就像那眾多絢麗佳人后面暗然無所謂的背景板一樣,占有源氏的正妻名分而已,即使在她臨死前所表現的美色,不過回光返照讓人惻然而不是驚艷的感覺,其實葵夫人在姑娘時代應該是很有美名的女子,不然當時的皇太子也就是后來的朱雀天皇不會對他情有獨鐘,可惜左大臣拒絕了皇太子,因為皇太子的外祖父是左大臣積年的政敵。
這樣的政治聯姻,自然會讓當時還意氣風發權傾朝野沒受過磨折的源氏心有不喜,自然對這個妻子也很少正眼看之,何況彼時源氏少年氣血正盛,正是“家花不如野花香”的時候。
只能說葵夫人與源氏所遇非時,源氏后來娶朱雀帝的小女兒三內親王,也不是源氏喜歡的類型,源氏覺得此女沒有情趣和才華,一味的嬌憨無知,但還是會耐下心來教導陪伴她。
如果遇到葵夫人的時候,源氏也像后來這般明事理,他們兩個人的結局不會如此無奈,葵夫人也不會在怨恨纏綿中死于病榻。
源氏一生對自己眾多情人和紅顏知己都是盡己所有的溫柔和關懷,惟有辜負地最深就是他的結發妻子,或許,很多“外面彩旗飄飄,家里紅旗不倒”的男子都會認為,給一個女人名分就是最大的恩賜了,至于情意,那就是過分要求了。
向來高貴典雅,為人恬淡的葵夫人也終于忍受不了源氏的視若無睹漠不關心,略微抱怨了一句:“你也知道遭受冷遇的感覺?”而源氏絲毫不上心,認為妻子根本不該有此無聊想法,所說的“冷落之語完全是戀人之間的對話,我們既然成親,何苦說這情話?”
成親之時,源氏不過十四五歲,葵夫人不過十六七歲,就算葵夫人離世也不過二十歲左右,源氏是恣意狂縱的公子脾性,葵夫人何嘗不是左大臣唯一珍重愛之的掌上明珠嬌嬌女,葵夫人生性穩重做事一絲不茍,可再怎么懂事也畢竟是懷有心思的少女,哪個女人不愿意被自己丈夫捧在手心愛憐,不愿意被丈夫軟語安慰,可惜,源氏眼中都是外面的花花草草,早就迷亂了心性,等一個浪子回頭是很苦的,何況“曲徑幽深”,很容易就“迷亂不知歸路”。
葵夫人不是沒有想法讓源氏關注自己,但天性高傲的她不屑于爭寵奪愛。
在加茂神社的袯褉儀式上,葵夫人的冷靜持重,與嫉妒成狂的六條妃子刻意做作成了鮮明對比,六條妃子想讓源氏關注又想裝清高,結果源氏根本沒留意到她,反倒是看到自己正室夫人的座駕不由得多注意幾分,隨從們隨之無不以禮敬服,這更讓六條妃子嫉恨不已。
而且在之前由于互相之間不知道對方的車駕,葵夫人與六條妃子的隨從有過劇烈沖撞,六條妃子被葵夫人的隨從嘲笑非常狼狽不堪。
隨便哪個時代,正室與情人相遇,小三就算再得寵畢竟心虛氣勢還是要弱一些,除非這個正室相當軟弱可欺。一般這樣的狀況下,外室都會相當嫉恨正室,如果這個情人再是心術不正的人,背后的咒罵甚至惡毒的手段就會層出不窮。
六條妃生靈作崇死后還要糾纏實在是令人心生厭惡不恥,如果男子明白“色字頭上一把刀”,不是什么女子都是可以隨便招惹的,看看六條妃子的作為,應該“頭上分開兩半頂,一桶冰水灌下來”,好好警醒警醒吧。
可憐葵夫人,生平未做任何德行有損的事,唯一的罪過就是嫁給了源氏,還是一個不受重視珍愛的夫人,只因遇人不淑代人受過,早早地香消玉殞。
葵夫人是愛自己的丈夫,但她從小受到的淑女教育讓她習慣于把自己的性格和個性收斂起來,也不讓人發覺她心里的哀怨,無奈的葵夫人只能寄希望于源氏自己的醒悟,“治陳年病癥,用不得猛藥,對源氏的事情就不太上心”。
世間情愛就是如此無奈,越是愛意深重為對方著想,就越是矜持不愿吐露心聲,明明是可以傾心相愛的情侶,硬是要周周轉轉誤會重重,兩人互相誤解對方無意而各自心傷。
源氏對葵夫人也并非完全無情無意,只因兩人成婚時源氏少年心性不懂夫妻之道貴于相互理解和尊重,一味地要求葵夫人,“你對我從來冷漠,我一心等你改弦更張”。
直到葵夫人猝然離去留下兩人唯一的獨生子,源氏才懊惱不已:“為什么總要等她諒解我呢?為什么我不斷傷她的心,讓她不斷處于幽怨之中呢?”
可惜“斯人已作青煙去”,徒然“星夜撩悲惹人憐”。
人死如燈滅,留在世上的人遺憾追思又有何用,何況時光會抹平心底的傷,源氏很快就情懷另投。
雖說葵夫人是被六條妃子的生靈糾纏致死的,其實這世上的事,“外因雖起為導索,終究是內因的根源”,夕顏、葵夫人、紫姬被六條妃子惡靈施暴糾纏,正是這些女子自己內心脆弱不堪的時機,都是在對源氏的情意感到懷疑,擔心自己未來的結局時,外來的種種壞事亂因才會趁虛而入。
要是源氏能對自己的女人衷心誠意,讓人覺得安慰踏實,這些女子都不會這樣的不安,生活在虛無的諾言之中對未來沒有歸宿感吧。
可是,無論哪個時代,將自己一生的幸福交予他人決定,都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
像葵夫人,天資聰慧才色雙絕,偏偏不是他喜歡的,被嫌棄的愛人,怎么做也是多余,即使寵愛也有色衰愛馳的時候,甚至“色依舊君心已不在”,這世上從來不缺嬌嫩容顏和柔軟的身體,那六條妃子不就是這樣才會如此心有不甘。
能做到不受情愛所惑,不會朝朝暮暮只想著和情人廝守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男人身上,自尊自強自愛的女子,就算在我們這個提倡女子權利的時代,也不是所有女子都能做到的吧,枷鎖都是自己打造的,怨恨遺憾都是自己求來的啊。
“菩提本無樹,何處惹塵埃”。
偏偏越是受過高深教育的女子,越是看不透世間俗情,要么就讓自己堅壁清野作一個清心寡欲無愛無求的人,要么既然與人相交就要傾心相愛,沒有敢于受傷的準備,就想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別人的全心全意,這合乎情理嗎?
投身紅塵中,嘗盡人間百態,就要有千轉百回也不忘初心的堅韌毅力,將自己包裹得太緊,兀自心傷至死,也不會有人懂得。
如果葵夫人能夠重新來過,她會不會遺憾自己蒼白無愛的人生呢,也許不再這樣矜持守己,放蕩形骸的驚世駭俗固然會讓人厭棄,可是波瀾不驚無嗔無怒的古井一般的人,又怎么讓人心生愛意。
愛過之后方知情重,即使這個人不是你的良人,不能以心換心地認真對你,那又有什么關系,不懂愛的不是你,你依然有愛人的能力,也要有換人的勇氣。
你的人生你作主,別莫名其妙地活成別人故事里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