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學校食堂,一個頂著奶奶灰的女生(應該是鼓了很大勇氣才染的發),在窗口排隊的時候,害羞地躲在同學身后。
灰白的發色,不再是衰老的預兆,而是時尚、青春的象征。
然而,衰老卻是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從秦始皇的求丹心切,到西游記里的唐僧肉,再到現在的基因編輯技術,人們始終對長生不老充滿渴望。
現代醫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大大地延長了人類平均壽命,但依然無法解決人終將衰老的問題。
殘酷的現實是:大多數的病是可以治的,然而衰老是沒法治的。
人之所以會變老,是因為身體的某些細胞不再更新。
細胞不再更新的原因,有可能是基因預設的機制。
在生育子女,并將子女撫養成人,使其具備生育能力后,我們傳承基因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我們繼續存活下去,對基因來說已經沒有什么價值。
外在的因素,也可能使細胞不再更新。
面對壓力,如果你感到的威脅大于挑戰,就會促使端粒(影響細胞分裂的關鍵因素)變短,從而加劇衰老。由此看來,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一夜白頭的故事,可能確有其事。
對待衰老的態度,也會影響衰老的速度。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倫·朗格研究發現:“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老年人的虛弱、無助、多病,常常是一種習得性無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過程。”
當一個26歲的姑娘說自己年齡太大的時候,我對她說:“等過了40歲,你就會發現,現在的你一點兒都不大。”
很多時候,衰老的氣息,是自證預言的結果。
當你開始懷念過去,覺得過去才是最美好的,你就已經老了。
當你看不慣新事物,覺得他們都是在胡鬧時,你就已經老了。
當你覺得自己老了,你的思維會變得僵化,你的感覺會變得遲鈍,你的行動會變得遲緩,你的眼睛不再放射光芒,你的身體機能會加速衰退……
最終的結果就是,你真的比同齡人顯得更老,也老得更快。
那,青春常駐的美好愿望,還有可能實現嗎?
當然有!
其實,真正的青春常駐,是不僅活得久,而且直到離開人世的前一天,依然身體健康。
幸運的是,科學家已經在一點點揭開衰老的神秘面紗。
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伊麗莎白·布萊克本研究發現,縮小“腰臀比”,能使端粒變長,從而延緩衰老。
腰臀比,就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通常情況下,男性的腰臀比不大于0.9,女性的腰臀比不大于0.85,就說明在健康范圍內。
臀圍相對固定,而腰圍取決于你的日常行為。
如果你久坐,缺乏運動;
如果你愛吃甜食;
如果你面對美食,經常吃多;
如果你愛吃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白米、白面制作的食物);
那么,你的腰圍就很難減小,你的腰臀比也就很難降下來,延緩衰老的目標也就漸行漸遠。
為了幫你克服想減腰圍、而無法持續行動的困難,我發起了“60天馬甲線挑戰”,不僅為你優化飲食方案、定制訓練計劃,還為你提供反饋、監督和陪伴。
第一期剛剛結束,有16人參加(有3人沒能持續到最后),13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如果你也想有所行動,但又顧慮重重,請看一下澳大利亞的4位老人,他們年齡加起來360歲,仍然克服困難,勇敢地參加4?50米游泳錦標賽。
行動力,從來和年齡無關。
愿你90歲時,仍有強大的行動力,和能夠支撐行動力的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