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打磨高手“高維”戰略(解讀第二章)》收獲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第一章是領讀,第二章是解讀,表明本章節永澄老師作了大幅度擴展,在講解中也明顯的感覺到了,老師在“求真”的人生觀指引下,直達事物的本質規律,高維思考,學以致用,緊緊抓住制定戰略的最終目的,真正讓大家不要只是“啟發”而已,那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具體來講,聽課后我有三個轉變。
一、由明白高手戰略到制定戰略的實踐轉變
(一)個人自讀時對本節的了解
個人在讀本節時,重點的關注的高手的戰略是什么,高價值領域的重要性,高價值區是個什么樣子,自己如何去找到高價值區,頭部是概念是高價值區、高優勢,如何找到自己的頭部等知識點。總之,這些都是我學到的知識點,真正想到可以實踐的部分最多也是找找自己的頭部在哪,我的初始想法,認為最大的收獲是找頭部要從身邊做起,從身邊的頭部做起,先搶占距離自己最近的山頭,然后再搶占大的山頭,僅此而已,反正當初自我感覺收獲很大,好像知道這些就比一般人要強似的,但是,現在來看,其實,好像不看這本書的人,通過常識也明白,頭部的力量以及如何更好的發展自己,要做第一啊,原理可能不清楚,但是做的事還是一樣的,我好像也不比別人高明,而且,從身邊頭部做起,具體有什么方法也不明確,缺少做到頭部具體實踐路徑,想想這些,感覺這本書收獲也就那樣了,心里有點失落。
(二)老師講解后的理解
講解的第一部分是“自組織系統到戰略制定”,我可能是沒有在意放出的提示,反正一上來,我也沒有有大腦思考,這怎么講上戰略制定了,什么意思,現在看來,感覺自己很蠢蛋。正如上面的理解的,戰略制定才是本章的重點啊,你的那些所謂的知識點,你理解的再透徹,最終都要糅合到這個戰略方案當中去,這不是與我們這次共讀活動的正常目標的底層邏輯,人與人的想法就是巨大,我也慢慢接受這種現實,能有什么辦法。
(三)如何制定戰略
老師已經講清楚了戰略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義,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戰略重要是肯定的,但是,這些詳細的了解估計還是第一次,比如戰略是一種思考能力,不是行動能力,戰略是一個杠桿,戰略是一種思想投入,產出必然比沒有投入時要大的多的基本概念,當然,這些顯然不是重點,因為,我們的目的是制定戰略,老師說要關注周期、冪律、協作,給出了制定戰略的三步曲,定位、選擇、布局。其實,包括寫到這里時,我還是對戰略制定很陌生,自己要做的話可能無從下手,其一是認為戰略這東西有點高大上,我要做嗎,一個小計劃就解決了;其二是以前沒有做過,長成什么樣子,也不清楚。就此,內心有點不安,甚好老師給出25個問題的模板,要不高概率是要放棄了。下一步,就去回答25個問題,先完成,好好讓自己感受一下,永澄老師說,體驗是躍遷的前提條件。
二、由追求頭部戰略到能力不足的兜底轉變
(一)興奮到焦慮
看了這本書后,內心就有點小激動,哇,原來還可能這樣玩,這多高級,我怎么沒有想到,我要是早想到了,肯定又達到什么級別,取得什么成就了,就想著如何盡快實施自己的頭部戰略了,然后,對照個人的工作情況,看自己要從哪幾個方面努力,去搶占自己的頭部,古典老師說頭部是高價值、高優勢,想著想著,我就不舒服了,我使勁找也找不到啊,自己的能力好像都不突出,技能也就那樣,和同事沒有什么區別,可能,正如昨天永澄老師說啟發較多,但真正能力不多,多是些幻覺,這可怎么辦,于是就焦慮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對著書無限的感嘆,什么三原則,又可能成為“啟發”了。
(二)徹底解決
永澄老師真是大救星,在這個時候,送來了三個兜底建議(老師真是了解學生內心中想的是什么,我還真是謎,我好多的問題,老師都會講到,這是什么原因,請老師講解一下秘訣),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什么找不到頭部怎么辦?去不了頭部怎么辦?找不到高價值區怎么辦?三條妙計:一是調整自己的期待。這個就是要用RSQC模型來調整,最終要做到標準大于數量,質量大于范圍。對自己目前的狀態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也是制定戰略的定位。二是搭建正向積累的自增長模式。主要是要投資自己,閱讀、學手藝、寫作、見人等,這些都是自我可控的,從內在出發,提高個人能力,查理芒格說的那樣,你想得到什么要先配得上。這次是拆的是天花板,是在拆墻的基礎上進行的,你沒有完成就先好好做好基礎工作。當然,這與永澄老師的價值積累原則也是一樣的。價值積累沒有完成,就不要想著價值變現了。我現在正在實踐寫作這個技能,先把這個練好再說。三是想辦法成為高手的組件。這可能就是永澄老師價值交換原則,當你通過個人的積累,有自己的突出技能,要想著如何與牛人對接,實現價值交換,這也是盡可能的讓系統信息與你發生的關系,可能讓系統功能發生改變。
總的來說,我們追求沒有錯,當你目前還達到這個標準,就要利用系統思維,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就有可能找到新的解決方案。這又是系統思維,真是太奇妙了,什么都可能找到系統的影子,是不是太爽了。
三、由大概了解本節內容到結構、細節清楚的轉變
(一)結構更加清晰
其實,目前也正聽永澄老師領讀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按照老師的說法,這本書是一本增加理解力的書,我可能理解力還不夠。先來說說我對這節的初略構架,前面講了案例如大蛇、打棒球、新東方名師等,說明高價值區重要性,然后,總結出冪律的特點,引申頭部重要性以及如何找頭部,最后,找到頭部后的如何來保證自己呆在頭部。基本上是按照作者的思路來概況,對照老師講解的結構,戰略意義、高手戰略、戰術策略,從戰略高維度來看,我一下子就清晰了,三層統領,邏輯性自然呈現。見證了理解力的神奇功效。
(二)細節更加明白
一是冪律的分形有什么意義。我在讀這(P61)的時候,有點不明白,古典老師既然介紹了分形這個特點,怎么就沒有介紹這個特點具體有什么用。永澄老師的講解就很到位,在大分形、小分形可能干的工作都一樣,但是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我的理解是比如你在政府機關,在大機關和小機關做的事情差不多,個人能力水平也差不多,但是大機關就更容易得到升職。古典老師書里有這樣的例子,如消防員講課與新東方講課,我親身經歷過,那真是風趣,口才真的好。二是怎么找到高價值區。書中(P49)介紹了新東方名師的崛起路徑,介紹了如何找到高價值區,但高價值區不好找,最終作者沒有給出答案,為什么呢,那到底寫這個有什么用呢,永澄老師講解從另一個維度來解釋了這個問題,既然高價值區不好,那我們就升維,找到好戰略就好了,用好戰略來代替高價值區,古典老師講了好戰略的方法,永澄老師稱之為“暗局”,當時很多同學都沒有看出來,聽了講解,這里的邏輯關系才變得更加的通順。
(三)亮點更加突出。
我指的亮點是永澄老師用價值觀統攬專注和迭代。永澄老師給了他的四條價值觀,即“抓信事物的本質規律、做出理性決策、和資源共振、做高概率正確、低賠率的事情”,直白的說,我借用了這個價值觀,理由,向老大看齊。當然,我還沒有聽過老師真正的解釋過這個價值觀體系,聽完以后,理解更加深刻。價值觀是什么,按照笑來老師說的是“知道哪些重要,哪些更重要”,永澄老師說是“時間投入在哪”,這兩個理解一脈相承,只有知道哪重要,時間才會投入在哪,這很好理解。來看永澄老師是如何價值觀與專注、迭代統一的,首先,“專注”本身就是一個高概率正確的事情,但是專注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在長期的基礎上,更加關注長期利益。“迭代”是一個試錯過程,就是低賠率的事情,高收益,低風險這樣的事值得做。所以說,專注解決是高概率正確的事,而迭代解決的是風險的問題,兩者的有機結合才是最優的戰術策略。這一點,我概況為沒想到。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