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持戈尋找,頭頂?shù)哪瞧?/h1>

“我”,施身自謂也。從者,取戈自持也。口部曰,,我自稱也。女部曰,,女人自稱姎,我也。-《說文解字》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01? 我,從戈,手持武器而挺立。

“我”的拆解,有解釋為“二戈相背,本義是武器。”所以,從戈。如果“我即武器”,則又陷入工具理性的判斷,甚至將自己視為“武器”,來獲取和滿足自我的需求。

?所以,我更愿意將其理解為:我即自持武器,取戈自持貌似是一種捍衛(wèi)、保護(hù)和進(jìn)攻的意思。我自持武器,以抗?fàn)帯⑸婧秃葱l(wèi)自我存活的意義和價值。

而我本身才是目的,武器只是手持的實(shí)現(xiàn)自我的工具。

當(dāng)然,這是中國文化中造字給出的解讀。如果拿出英文的“I”來解讀,那就像:

一根

頂天立地的柱子,

矗立在天地之間

孤立地抗?fàn)帲瑓s屹立不倒

即便是小寫的“i”,也是頭頂天,傲然挺拔地做自己,用自己的小腦袋創(chuàng)造自我的價值,甚至去改變和創(chuàng)造自己生存的世界。

也難怪,易經(jīng)曾說過,天地人,并為“三才”。《易經(jīng).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而且,人還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秀。

每個人,都有一個,這不僅僅是一種自我的稱呼,更是一種自我識別和倚靠的力量。

所以,心理學(xué)才講本我自我超我,才重視每個個體的成長,才看重心的能量啟發(fā)的創(chuàng)造力,才正視自我需求的基礎(chǔ)上去實(shí)現(xiàn)自我。

02? “吾喪我

可是從小,我們就被灌輸,人不能自私,不可能總想著“為自己而活”。

一個有責(zé)任心和有擔(dān)當(dāng)?shù)娜耍瑧?yīng)該為他人而奮斗。從小,我們成了圓父母遺夢的禾苗,被告知,父母為你們的成長付出了一切,你們的學(xué)習(xí)和成長,乃至以后的生活都將指向一個個“回報”。

然后,進(jìn)入到流水線上。不能遲到,不能早退,不能肆意的頂撞權(quán)威,因為他們是你的衣食父母,你需要回報給予你“薪水”的組織和人。所有的投入,都需要回報,才是完整的邏輯。

等自己做了父母,我們反而挖掘出了自己的心性。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在他身上照射出自己最原初的樣子,逃也不能逃離,逼得自己只能面對真實(shí)的自己。

也許此時,我們才開始知道,自己并不是那個一放學(xué)就搬起板凳寫作業(yè)的乖乖女孩,并不是一個毫不計較而脾氣溫和的淑女。只是我們曾經(jīng)為了生存,選擇了逃避,因為人們都喜歡乖巧。所以,我們繳械投降了,順應(yīng)地變成了別人期待的樣子

而原初的躁動,渴望的溫暖和被理解,連同“自己的武器”被埋到了地底下。只是在面對身邊這個“混沌中的生命”時,慢慢浮現(xiàn)出來。所以,孩子甚至是我們認(rèn)識自我的一件禮物,讓我們變得更真實(shí)。

也許,這就是我自己把拆成一撇和一個的理由。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個真實(shí)純真的自己。

03? 尋找,頭頂?shù)哪且黄?/b>

《莊子.齊物論》里說,“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形容臻入一種行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界。我忘記了自己,處于忘我的至高境界。

其實(shí),我想說的是真正的忘我之前,必然有一個知我的尋尋覓覓的過程,確定了自己的心和行,才能享受忘我的境界。

而很多時候,我們連尋覓的過程都省卻了,寧愿被浪潮推著行走。與其享受大勢的力量,淹沒在密集地腳步里,才能感覺到不離不棄的溫暖和聯(lián)系,讓自己不那么孤單。

一個頂天立地的柱子,注定是孤單,而需要信念和支撐的勇氣。立于天地之間的氣魄,不是一粒沙子的命運(yùn)。

尋找的過程,也許需要你放下王冠的榮耀,踏上旅途,斷開日常繁雜的聯(lián)系,深入到自身的腹地,孤單地在沙漠里尋找水源,然后才更懂得自然流淌的純凈的水,是如何滋養(yǎng)生命的。也許,放逐和流浪的詩意就在此。

與我而言,六歲之前的記憶全無。依稀記得一次,坐在爺爺?shù)募绨蛏先タ丛?jié)的燈會,然后吃了白色的“龍須酥”。還不確定是后來誰提起過,再化入記憶的,還是我自己記得的。從上小學(xué)之后,才慢慢記住一些東西。

但也許,那段空白的日子,才鍛造了如今真正的自己。不知不覺中,在靜默中觀察的東西,深深植入心中。

就像,“我”字頭頂?shù)哪且弧柏保穷^頂?shù)男强眨€是變換的云彩,抑或是神佛居住的凈土,就不得而知了。只有在抬頭仰望的時候,那個自己才知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diǎn),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