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由心理劇治療師Jonathan Fox 與音樂治療師Jo Salas 在1975年創立于美國紐約。劇場中,觀眾現場分享故事,演員用形體動作、音樂、或敘事的形式即興演繹,化為禮物在劇場中傳遞。分享者、觀眾、演員一起感受生命的饋贈,體驗即興真實人生。
【內訓時間】20170823
【課程帶領】小魚兒
【專訓內容】短形式
? 熱身活動
1.三八練習
What?這是一個罵人游戲嗎?No~~
這是一個組隊練聲的歡樂游戲哦,大家圍成一個圈,從一人開始,用動作和詞語表達心情,眾人重復三次,然后大家合力接龍數數1-8。一人數單數,眾人數雙數。
今天的提問是:快開學啦,什么心情?
請看——
不要啊.jpg
不想上班.jpg
2.你是我是
這是一個發生關系的互動游戲哦~
怎么發生關系,產生連接呢?兩人一組,一人用語言和動作表明自己的身份或角色,并定格。另一人在此基礎上,疊加和連接。例如一人說:我是一朵小花。并擺出花的樣子。另一人接著說:我是澆花的花灑。并擺出花灑的樣子。前一人繼續疊加,和花灑發生關系。
請看——
3.紅綠燈
五人一組,組合前行,綠燈前進,紅燈定格。定格時注意高中低位。
前行的主題:猴群、老人
請看——
前行中的猴群.gif
前行的老年團.gif
? 復習-短形式
1.流動塑像
分享者說最近的一個情緒,演員五人一組,用肢體動作和語言演繹。注意高中低位。五人都有肢體動作,同時說話的人不超過兩位。
2.轉型塑像
分享者說一個情緒的轉變,演員五人一組,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這種情緒變化過程。例如,從期待到失望。從難過到開心。注意高中低位,轉型后動作只做一次。
請看——
?主題練習-拒絕
提到拒絕,會想到什么畫面和心情呢?分享者說故事,演員用短形式演繹這段曾經。
中形式插播——大合唱
下期也許專訓中形式,敬請期待……
?我們有話說
小魚兒:今天人雖然不多,但是感覺能量滿滿!隔了一周之后的練習,大家的表現力更有張力,也更豐富了!今天主要練習了短形式,其實這些熱身都可以用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無論是用于減壓還是換位思考都是很好的教學形式,作為每次團練內容的策劃者,我更希望在后面的團練中更多地體現出“一人一故事劇場”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上來——和大家一起思考,通過團練更好的做好自己平時的本職工作。讓團練不僅能精進我們的即興表現力,更能服務于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May:大家克服困難聚在一起很不容易,小魚兒還特地改了機票回來,感動!練習很認真而且有靈感蹦出,期待下一場。
怡然:人少的時候,體驗的機會更多,重復演繹利于鍛煉大家的舞臺美感。為堅持團練的我們點贊。
CC:這是工作坊結束后我參加的第一次團練,雖然人不多,但是團練的質量很高!大家表演完第一遍之后,會向觀眾尋求反饋,優化后再演第二遍。越來越純熟的演技,精準表達了故事主角的內心。(沒錯,那個分享故事的主角就是我)
三吉:很開心,感覺這幾天堵在心里的情緒被釋放,被看見。當分享者的時候,看完演員做的流動塑像,忍不住給機智的小伙伴們鼓掌,你們懂我!今天有了鏡子的反饋,大家的占位好像更有層次了。另外還有一些小靈感——1.只要有3-4個人,就可以進行小型的團練,熱身游戲有一些適合兩人組進行。短形式中的一對對,流動塑像,轉型塑像也許都可以由三人組嘗試。2.明明意識到轉型塑像在轉變之后只用做一次,但是身體和語言不受控制似的,變成了復讀機,還是會重復三次。需要刻意練習,互相提醒,方可規范。3.以后團練的熱身階段可以邀請不同的帶領者。可以幫總監分擔任務,也可以為自己工作中的帶領進行演習,一舉兩得。邊學邊用,是最好的成長。
?圍觀的伙伴
小蟲:今天看照片,發現大家的隊形保持的好多了!看來真的需要不斷練習,找感覺。
?遠程指導
楊陽:這次團練非常精彩,專注集中于短形式的訓練。
建議:
1.下次可以更細化,例如流動塑像的訓練,專項訓練聲音的配合、臺詞的多樣性,挖掘分享背后的潛臺詞。往短而深、短而精的方向發展。
2.關注肢體的多樣性,有互相的穿插、配合。讓流動塑像成形更緊密。有動作、形體、語言、節奏、聲音的相互配合。可以進一步練習,這是比較長久、持續的積累和訓練。
3.時間允許的話,每次團練可以有短的小型演出。包括短形式、中形式。分享故事的人由淺入深,大家可以互相服務,共同成長,這是蠻重要的。
小魚兒帶領后記:
今天的主題是“拒絕”,分享的故事有——1.拒絕家長無理要求的尷尬 2.想去請假怕被領導拒絕的糾結和忐忑? 3.邀請朋友旅游被各種理由拒絕,最后還是成功找到一拍即合的朋友的喜悅。……大家來找找這個里面的紅線吧,歡迎留言評論。另外,提到“拒絕”,你還有什么畫面和故事浮現呢?歡迎留言!
編輯/三吉
圖片/CC? 小魚兒 怡然 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