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夜朦朧,露深重。寒夜里,關了窗,熄了燈,我獨坐。
這幾天,天氣善變,冷熱交替,攪擾得我不行。夜晚閑暇,我盡看“飛蛾逐光”,卻懶得對自己的寫作歷程來個總結,梳理下成果。因為我從來就不是一個愛用文字做總結的人,偏愛的大多是心里,思想上來個一鍋亂煮。至于效果,那是顯而易見的差勁,有時連自己都原諒不了自己。
好在這個任務跑不掉,避不開,我就只有服從。今夜,它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雖猶抱琵琶半遮面。從上一次總結(8月17日)到現在,基本剛好一個月。上次深刻地剖析了自己后,我的寫作無意間慢慢做了調整和完善,直到最近察覺到有了些許的進步。
在專題通過后,我接連開始投稿首頁,幸運的是連續寫的5篇散文蟬鳴后入秋,凄冷意更幽、想簽約,你的成長速度跟得上簽約標準嗎、多少故人了,零落成一段回憶、待雨后初霽,霞飛滿雙頰、從前慢,悠悠鐵環時光都被通過了。上首頁雖然不能說明什么,特別是對某些牛人來說。但是它對我的意義重大,連續幾天的投稿被過,至少說明我有了一些小小的進步。
當然閱讀量有點兒慘淡,看得我有點兒心酸哀怨。低的大部分大多數都在三四百,高的才2000左右。從題材來說,我大多數寫的是生活中的感悟,并且帶有真情實感。我本感性之人,在平常生活中最容易感動,于是一花一草一木,一風一雨一斜陽都帶有一點兒詩意。
當下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各種復雜事情,種種壓力接連而來。那么怎樣讓生活過得更加美好,我認為只有留心觀察生活中的種種真善美,發掘正能量,才不枉人間走一場。我愿,在欲望的灰燼中重生,于懂得里開始每一份生命的認真,丟棄宿怨,讓淺喜深愛都不留遺恨,花開花落都用欣賞的眼神,風雨中,盡力使每個落步維持安穩。
于是余生,我拿起了筆,用細膩的筆觸,掩埋一切的黑暗,給生活添一抹陽光。如此這樣的想著,寫著,行動著,效果也就出來了。我終于在迷茫混沌中發現了一絲曙光,慢慢小心翼翼地接近,找到了自己寫作中的方向,于是投稿通過率方面也就有了保障。
雖現在看似不錯,誰又知道我以前寫散文時,被專題拒稿拒得吐血。回憶自己一路走來,寫作路上筆耕不綴,艱難前行,中間有太多故事需要訴說。二月初,我入簡書,興致頗高,斗志昂揚。高中后就沒有拿起筆的我開始了第一次寫作,希冀圓下自己內心那早就遺忘得淺淺的文字夢。
起初,我為了逼迫自己,每天日更,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內心幻想的寫下來。結果一看,很多文章都有問題,結構邏輯這些差的遠。最主要的是那時我沒有啥寫的,總感覺憋不出字來,很多文章到了600字左右就無話可說了,投稿散文,秒拒。那時的境況真是慘淡經營,凄風苦雨,鮮血淋漓。
如此這般,我邊思考,對生活有了感悟,再寫作,內容方面我有了很大改觀,但文章始終收不了尾。也就是說文章的主題始終是不知道怎么提煉,幾次修改都感覺索然無味,本來就形散,結果這下神也散了,也就真的成了“散文”——“散的文”。
看的不多,思考得不夠,這是我后面下的結論。我開始了捧書細讀,靜心思考的日子,桃李芬芳自不管,花開花落隨它去。每個清晨,每個黃昏,在飯后的散步路上,我凝神聽,仔細看,深入地思考,把內心涌動的種種思潮念想一一沉淀下來,分門別類安置好,以便后用。
這下提起筆來稍稍輕松了點,一千字左右基本不成問題,也基本能夠結尾了,雖然粗糙。我認真修改完善后,又興沖沖地投稿,結果大多數又是被拒絕。拒絕復拒絕,結果何其慘烈,這曾讓我悲哀失望過。后來我放下煩憂,靜心剖析,才發現文章的語言文字還有待優化和完善,主題的提煉還需深化提升。
方向有了,這下查漏補缺就有針對性了。在語言文字方面,我多讀經典散文,對好詞好句細嚼慢咽,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在主題方面,我對生活中種種真善美的感悟加以細化,深度思考和挖掘提煉。不久之后,我凝神編織著生命中的每一次美好的遇見,每一次無言的感動,每一次思想的升華,于是文章也就有了提升。
被經常拒稿的吐血歲月雖早已經過去,我也找到了定位,但仍然不敢懈怠,像松樹一樣“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根于破巖的我也僅僅在寫作路上剛剛起步而已,前行之路很遠,且有阻漫長,但我無所畏懼,砥礪前行。因為我知道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