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論語〉學習筆記426陽貨第十七25》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學習筆記】
今天是丙申年癸巳月乙卯日,四月廿七,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一,孔子說:"到了四十歲還被厭惡,他這一生也就完了。"
二,四十不惑之年是人生分水嶺。
以男子為例,四八三十二歲,生理長極,開始掉頭往下走了。這是自然,這是規律,這是天命,這要認。第一要認識,不能無知,第二要認領,不能閉眼不顧。
第一,四十的分水嶺從三十而立就開始了。如果到了三十歲還未立志向善,生命能量未用于修身進德,就好似空耗生命,試問:鍋爐燒干了再怎么去輸出能量呢!所以,到了四十歲是見惡呢?還是不惑呢?實際上是從三十歲有沒有立志開始的。
第二,五十能不能入"知天命"之境,又是四十歲的修養決定的。
人生不是沖刺賽,而是馬拉松賽,拼的不是能力天賦,端看立志正與不正。
三,勉學,越用越靈。
第一,不學自通的人,沒聽說過,也沒見過。學以至圣,人的社會性體現在學習。生而神靈的黃帝還"長而徇齊",求學于岐伯和雷公呢,平常人若想要學而進德,更加離不開一個學字了。
第二,孔子說"為學日增",積累是學習的特點,也是學習效果的特點,越學越靈呀!
這一章是來自孔子的勉勵,亦是來自孔子的警策。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論語>》張居正著
《論語正義》劉寶楠著
《論語新解》錢穆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