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論語〉學習筆記419陽貨第十七18》

《金文誠〈論語〉學習筆記419陽貨第十七18》

【子曰:"予欲無言。"

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學習筆記】

今天是丙申年癸巳月戊未日,四月二十,2016年5月26日星期四。昨日為小滿二候,今日補記。

二候,靡草死。草藶之屬。

花信風:紫楝色褪。二十四番花信風,以楝花為殿。樹高而葉密,花碎而色紫。雅観有餘,只恐風饕雨虐失其真,品評宜及其色未褪。

【學習筆記】

一,子曰:"予欲無言。"

孔子說:"我想不再言說了。"

二,孔子說不想"言",沒說不想"說"。須先把"言"和"說"學到前面。

王夫之先生講解說:"自言曰‘言’,語人曰‘語’"。

1,言是言,語是語,言和語是兩回事;

2,自言曰"言",諸如著書立說的、有系統的理論、道理、思想、原理,這些都歸在"言"的范疇里。

3,語人曰"語",諸如《論語》是對話集,或者講授學問,或者答疑解惑,這些都是語的范疇。

4,孔子是"不欲言",不是不要說話。若是有人問時,孔子"叩兩端而竭焉"!孔子不是我。孔子是不言,但說話,而且還是"誨人不倦"。有三年時間,我是閉嘴不說話。這是兩回事。

三,子貢一聽急了:"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老師您要是無所言論,教小子們何從傳述呀!

子貢這句擔憂有兩層意思:1,您讓我們怎么學習您的思想學問呢?2,您著書立教,弟子們才好作為教材傳述您的學問思想,這樣才能啟蒙后世啊。

子貢的擔心乍一看蠻有道理的,傳承嘛,弄本書,弄個理論,這樣方便您的學生們學習發揚繼往開來啊。

孔子為什么"予不欲言"呢?

四,孔子"予不欲言"是何道理?

1,前面的學習中,孔子一直強調"訥于言,敏于行"的"訥"字,強調"恥"字、"怍"字、"讱"字。

這幾個字,

一字比一字趨于無言了。

不斷強調:

知行合一的行;

身體力行的心得;

反身自省,體認內心情感。

到了現在,好嘛,

干脆說到"無言"了!

牛!

2,牛的意思是說,夠徹底,夠決絕,夠刺激。由不得我們不去追問,這不言的背后是什么?

梁漱凕先生這樣評價孔子:中國文化從很古時候到后來?這前后差不多的文化,似乎中間以孔子做個樞紐:孔子以前的中國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國文化又差不多都由孔子那里出來。"

作為文化樞紐,要不要言一言呢?

孔子說:不言。

我們問:為什么?

問得好!

3,我們看到的世界和孔子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嗎?

如果說一樣,一樣在花花綠綠的現象上面。那么,透過這許多的現象、形式、形態乃至于喜怒哀樂的情感,形而上的性與天道的世界也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

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

4,一個字:大。

圣人見道之大,不可以以言說為媒介。一旦規定,概念,就變成死的世界了。而孔子所見的那個世界是活的,充滿生機的,變化不息的。

5,孔子不言,那是怎么指導我們的呢?不言之教也是教。

孔子教我們以誠明,完成成已之學。孔子教我們自己去體認,不要坐在下面當一群呆鴨。要我們實踐以盡情領會那天德,而收奇功于一原。

這句話來自朱熹的一首詩《感興》:

萬物各生遂(這是說天),

德容自溫清(這是說孔子)。

發憤永刊落(刊落是刪除,言之極致而無言),

奇功收一原(大德敦化能立天下之大本,唧唧歪歪議論紛紛,捧著死書死啃則啥也得不著,啥也辦不成)。

5,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說,天說些什么呢?春、夏、秋、冬四時在行,飛潛動植百物在生,天說些什么呢?

孔子這是教我們要實踐,知行合一做去,不要逞那口舌的仁義道德,不做,永遠不知天德是啥滋味。

這和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以及佛陀的"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不是同一個去向。

孔子說的不言,恰恰要我們自強不息。只是呢,要防止"得筌蹄而失魚兔"。這個典故來自《莊子·外物》:筌,是捕魚的竹具,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是捕兔的工具,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不要手持《語錄》生搬硬套,不要說做人做事不可如此,既使做學問也不可如此教條,那是諸葛亮罵的皓首窮經、腹中實無一策的腐儒。

五,我們怎么做?

1,認知"天行之健,於穆不已"的生命氣象。

2,"小子何述焉"?小伙伴們約起來,一起"博文、約禮,下學以上達"。做起來。

日日為功,川流者不舍晝夜;

不疾而速,敦化者敦厚以化成。

結果是美好的:

以此成己,則致中和以位天地、育萬物;

以此成物,而篤恭以天下平。

學問是用以滋養生命的、生機盎然的快樂之旅。"暮春三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樣一份身心情懷與山河大地互為澄澈的修養與胸襟,

師父說:吾與點也。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論語>》張居正著

《論語正義》劉寶楠著

《論語新解》錢穆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因簡書改版后無法添加擴展鏈接,20170328問題解析請到公眾號查看,問題解析在公眾號首發,公眾號ID:wekno...
    weknow閱讀 495評論 1 3
  • 大家好,我是來自12班的 xxx。能作為同齡人與你們講話,也算是比較成功的了吧。作為一名專業的理科男,我的雙語-也...
    我思無邪閱讀 257評論 0 0
  • 很久沒動過心要寫一些什么 也不知道要說些什么 也沒什么目的要多少人看 亦或者是非于我來說無關 無懼世人眼光 ...
    李幻一閱讀 17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