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驢子的胡蘿卜在外面,鳥兒的蟲子、果子在外面。鳳凰的枝頭在外面,大鵬的夢土也在外面。愛情,財富,房子,車子,位子,人的一生更充滿了在外面的憧憬,在外面的向往,在外面的誘惑,在外面的目標,在外面的等待。等待他迎向你,等待你追上他,或她,或它。等待掙得,擁有。仿佛人生原本充滿缺憾,正憑借完遂諸般有待于外的追求,才能趨于完整。? 樹則不然,鳥兒飛行的目的地可能是樹,但樹飛行的目的地可能是它自己呀。星霜夜露,四時風雨,有生之年所有的風景都助成他年復一年壯大的年輪,茂盛他漸得庇陰相逢者的濃陰。那樹,他孤獨嗎?才抬頭一看,發現那不知從何時起,樹,與同樣朝天空緩緩伸展的鄰樹,十年,百年,千年的,早已鄰里,交織、合抱了。你想要知道大鵬鳥是怎樣的一只鳥,最好的辦法就是你與他一起飛。? 一個人的長跑,孑然一身。一個人的長跑可能是我們一生的樣子,孑然一身,有可能是我們來到世界。跟有一天離開世界,最初和最后的樣子。---選文來自國立臺灣大學蔡壁名教授處。
賞析片段介紹:《莊子?逍遙游》之北冥有魚。即全文1-7段高中語文必修所選片段。
今天賞析片段
原文部分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順上一部分,我們繼續往下賞析分析
之前我們一直強調,大鵬鳥要飛的高且遠,不還是需要靠水、靠風、那么莊子真的是這樣的意思嗎?答案是明確的:對。他一次又一次的講的十分清楚了。他說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如果水的積蓄不夠深,你就不可以乘大船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如果倒了一杯水在一個凹洞里,隨手摘下一片葉子,那不就是一條船了嗎?但如果你放你個大些的杯子是不是卡了呢?這就是水淺舟大,所以這樣大的船是需要十分多的水。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水是如此,那么風也是這樣,你的風如果今天不夠強勁,可能風箏都飛不起來,尤其如此大的大鵬鳥,要怎么飛得起來。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
所以要有九萬里的翼下之風托住它,支持它在旅途之中,每一次震動翅膀,它才能飛上高峰,所以它是需要九萬里的風的,因為它太大一只了。
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
敲黑板劃重點這里培就是憑借的憑,因此它在風上,才可以憑風起飛,背負起廣闊的藍天。為什么會多這樣一筆呢?這里我們想下是不是因為大鵬象征這儒家形象,儒家胸懷天下與汲汲營營個人的私利和欲望,儒家當然是偉大的。他為了社稷蒼生,為了更多人著想,我們不正希望有這樣胸懷的人,出來管理天下之事嗎?所以想要渴望拯救貧瘠,想要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么這樣的胸懷他所要背負的不就是這樣的一片天嗎?
而莫之夭閼者,
你看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無論岳飛,鄧世昌也好,甚至于趙氏孤兒,他也是真的想去完成一個他臣子該做的,無論犧牲自己犧牲子女都無悔,莫之夭閼,夭與閼都是停止,我們有什么事,是別人如何反對都要去做的嗎?大多是可能是對于戀情吧,而不是事業,哎呀今天我不行了換一份工作。所以大家要知道,大鵬鳥飛了如此遠,除了有先天巨大的體型,它也要有堅強的意志力,還有六個月才可一遇的風與海。
而后乃今將圖南
這樣它才能飛往夢想的南方去,看到這里我們是不是可以問自己,即將邁入大學的你,人生目標又在哪里?是不是把重點放在人生目標上呢?我們講完了大鵬的目標我們再來看看其它飛禽的目標。
蜩與學鳩笑之曰:
蜩:就是蟬呀。學鳩:小麻雀。它們笑了,笑什么呢?
我決起而飛
決:快飛。我輕輕的往上一騰
搶榆枋而止
搶:停止。我就停止聚集在榆樹枝頭了。這里我們看一個問題,鵬是一只孤獨的飛,而小麻雀都是一群一群的聚集。說到這里大家懂了吧
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己矣。
有時候這么矮的枝頭也沒飛好,掉下來,掉下來也沒關系。這里控是投的意思,就像一顆球被丟在路上也沒關系。誰會在乎一只跌落泥中的小麻雀呢。
悉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它想這大鵬有病啊!'這枝頭果子多好,你飛去九萬里高空要吃沒吃要喝沒喝的,你去干什么?但再想其實在歷史上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人,我們疑惑他們為何要走這樣一條艱難的路,為什么選一條我們看來沒賺頭的路?那么這里蜩與學鳩和鵬可能是飛翔目標的兩個極端吧,這當中一定還有不一樣的階段路程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我如果飛去近郊,要干什么?發現沒,小麻雀是沒必要考慮帶多少食物的,ps:如果你爸媽對你高考是 哎呀考上也好考不上也好沒有關系的,好那我們就不用去補習了。你懂吧。哎,但如果有個目標。好去進郊,你帶個三餐夠了,這樣你當天返回,肚子才可以果然,肚子才可以像水果一樣。
適百里者,宿舂糧
如果你要去百里外,很抱歉你可能要花一整晚,準備足夠食物了
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那么百里都要如此,千里之外呢?需要花三個月聚集食物。但這段話問題還蠻大讀完發現,難道飛千里外的鳥,食物要放行李箱嗎?但其實這個比喻里讓我們了解到你要達到的目標越高,你要付出的就越多了。而你家長可能投入也會更多,但他們這一切是蜩與學鳩無法理解的。看到這里我們會想了我們的人生問題,我們飛行的方向?在這里蜩與學鳩其實并未往外飛,它只在家附近飛,掉下來就算了。這時我們想人這一生的飛翔,其實如果你今天忠肝義膽,你為了幫助周邊的人生活,你出來管理大家,你當然和大鵬鳥一樣,你可能自己都是困窘的,你這條路很難,但你還是要往下走呀,但如果你是來混,其實是很容易的。時間快逝,我們有時不自覺覺得我們自己再不斷跑,其實我們只是一直在繞圈圈,只是你周邊一同跑的人很多,你覺得哇好熱鬧。海格瑞說過我們一生,很少人活在 i,活在自己。大部分都活在 They,活在他人之中。所以,你的飛行到底在哪里?我們在今天,這個位置,我如果沒有不斷提醒自己,我們很可能變成那只梅花鹿,把心牢禁了,背對了幸福,其實這是很容易的,如果我們沒仔細研讀,但要時時刻刻知道心,感受幸福的不是其它,只是這顆心。享受健康人生一定是有健康身體。我們時刻提醒自己,提升自我技能,自我境界,不然一定很快在歷史的大潮里老了,死去。
莊子在這里給我們明確指出了,如果一同去經歷風雨,鵬與小麻雀是不是一樣呀?不是!!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悉以知其然也?
莊子明確說了不一樣呀。為什么呢?我們來讀 小智慧為什么比不上大智慧,壽命短為啥比不上壽命長呢?怎么知道呢?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因為朝生暮死的蟲子,它生命沒幾天就死了,所以他永遠不知道月初,月末。而蟬從破土到死亡只有十三天時間。如果你給春蟬看秋天照片,他不懂的,他很困惑這是啥?這是它一輩子見不到的,這就是年紀小的。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楚國南方有一顆叫冥靈的大樹,它葉片生長要五百年,枯死也要五百年。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上古的大椿更厲害,它葉生葉落都需八千年,所以它就有一萬六千年時間,所以無論遇到什么事 它都歷經過,它會告訴你這事啥時候發生過沒什么。我們常說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而彭祖乃今以久待問
可如果人就會想了,哎呀我要和彭祖一樣,古輯記載,彭祖活了八百年之久,你覺得這樣就好了呀,莊子卻說:
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為什么這樣呢?因為莊子的時代,人們想要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德流芳百世。好像這樣就不得了了,還能不得了嗎?(思考四)
莊子在《齊物論》里講到天地與我并生,然后呢你豈止要流芳百世,所以到這里我們知道了,莊子要為我們打開的生命境界,可能是更高遠而遼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