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會紀實】兩口問茶之盲品

《呂祖修養經》 :“福生于清儉,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靜,命生于和暢。”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茶道不僅僅是飲茶、品茶,而是通過對世間之人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曾有這樣的解釋:“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換一句話說:茶道,就是教你如何為人處事。


第一席:江心秋月白,飛雪玉中春

“白老師請!”“您先請!”“白老師再請”“您先請!”“白老師再請”......看著他們如此幾番謙讓后,已經圍坐了的眾人紛紛掩口竊笑,白靈老師自然恬適,優雅地端坐茶席之上,一襲純色玉蘭白寬袖長衣,眼睛澄亮見底,純凈素雅,在主持人的注視下,將白如凝脂的手伸入一個印花布袋,從中取了一盒茶,隨后氣定神閑的阿飛哥也取了一個一摸一樣的盒子。茶桌上,已經整齊擺滿了茶具,周圍圍坐了數十人,沒錯,這又是新一期的“兩口問茶”。現場氣氛愉悅,二人相互禮讓,謙遜和睦。拿到茶之后拆開包裝,首先嗅聞辨別,隨后準備沖泡了,眾人也一度屏息凝視,觀摩這場沒有硝煙的“盲品”對戰。

這期問茶可謂是別出心裁,大家都很期待,因為主題為:“盲品”。

開場前主持人成梅向大家介紹了本次茶會的規則:茶會現場提供三種茶品,將有六位席主進行沖泡展示,共分為三次,每次兩位席主抽取茶品,每次一款茶,兩兩對戰,同時沖泡,且只至多沖泡三次。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席主要從茶葉的顏色、形狀、湯色、香氣、味道等多方面,來判斷猜出是什么茶品、產自哪個山頭、多少年份。觀眾也同時展開競猜,填寫自己的答案,集體參與品茶、競猜,現場兩口問茶還貼心地為來參加的茶客們準備了小禮物:小頭巾和法國無醇氣泡酒。

茶會在無茶的總部:啡點桌游吧內,周邊很多客人玩笑嬉鬧,略為喧囂,然而就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席主們需靜心泡茶,有一句詩文形容的很好:“須忘人間之灼色,感心中之清明,唯萬籟皆寂靜,空天下于塵埃”,這樣泡出的茶才能有味道。

正式開始后,現場的氣氛瞬時沸騰了,白靈老師和阿飛哥仔細的觀摩了一下茶葉,然后要根據識別的茶品決定水溫、醒茶、沖泡力度及出湯時間。眾茶客興致勃勃地旁觀,然而依然保持安靜,白靈老師本身從事茶行業,是資深的茶學專家,對茶品非常有研究。阿飛哥作為茶道技藝突飛猛進一日千里的新晉茶人,頗有專業茶人的范兒。

其實“盲品”是一種非常特別復雜并且難度大的技能與挑戰。眾所周知,影響茶品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茶品的產區位置、樹種的差別、采摘時間、是否純料、炒曬的區別、發酵程度、形狀條索、存放的環境、存放時間……它靠的是豐富的品茶經驗及需要對茶葉湯色差別、香氣、滋味的記憶力及多方位的考量辨識。 有的茶人真是高人,只需看看茶,就能說出茶區、樹齡、倉儲狀況等情況,如數家珍。

?所以,當一款不知道任何信息的茶品在你面前,你要消除的首先是內心對茶品的先入為主的概念,有時候,經驗也只能作為參考,然后需要調動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來全方位的鑒別茶品,“盲品”這種超強技能與特殊體驗會給你帶來很多樂趣和享受。

而新晉茶人如果想提高這方面的能力,需要從當年的新茶開始,不斷地練習,再過渡到同一款茶的不同存放的年份,就這樣,從新茶到老茶逐漸的過渡,來記憶茶湯的湯色及香氣的變化。同時還要配合多參加茶會、看書、與茶友多多交流的方式,可以快速地提高你的品茶、鑒茶的能力。

所以,每一期的兩口問茶總能挖掘掃到頗具新意的東西,品茗的方式不會局限在固定的模板之中,且能兼顧到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茶人,大家在一起越快的進行交流與體驗,所以無茶的小伙伴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其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眾人相聚品茶,互相溝通與啟發,而是通過實踐學到很多的知識,從茶事活動中去感受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無窮樂趣,無茶總是給了大家不同的驚喜。

大家翹首期盼,目不轉睛地看著兩位席主沖泡茶湯,二者使用的是相同的茶具,因個性及泡茶技法的特點存在差異,所以賞茶、溫杯、注水、醒茶、泡茶、出湯的方式各有不同。

白靈老師淡然自若,手法柔和優美,水柱直下,沖洗凝結的葉片,葉衣在水中翩躚起舞,茶香逐漸溢出,越加濃郁,自開始至結束,白老師的手法連綿自然。

阿飛哥端坐中正,頗為正氣,一板一眼,又帶了些許靈活灑脫,一陰一陽謂之道,兩位席主對應泡茶,氣場相輔,一張一弛,相得益彰,如此有質感的泡茶過程,讓茶客們心生愉悅,清順歡暢。

茶湯分入了杯子,一字排開,茶客們表情各異,接替專心品飲兩位席主的茶湯,有的茶客面對擺在面前的紙筆顯得迫不及待,剛喝完第一泡,便微微一笑直接寫下答案;有的則是作狐疑狀,謹慎的反復斟酌,慢慢的細細品茗,后靜悄悄地寫下文字;還有的茶客面色凝重舉杯看湯色,品飲完后又仔細嗅聞杯中的留香,才舒心又嚴謹的寫下答案。

飲茶的過程是眼耳鼻舌身意的過程,曾有人總結品茶的過程:

1.心若明鏡,觀茶色生成.

2.津液分泌,擁抱茶水滑入喉中.

3.清新幽雅,茶香入心脾.

4.傾聽茶葉舒展之聲,凝神感覺天地之靜.

5.物我相忘,人茶合一。


三泡茶畢,眾人開始評說品茶的感受,從沖泡手法、茶湯的湯色滋味、茶湯入喉的感受,紛紛給出了不同的評價:“雖然是同一款茶,但是兩位老師泡出的茶湯滋味很不相同。白靈老師駕馭的非常好,已經把茶的精髓給顯現了.按照養生角度來看,阿飛哥的茶甜里面又帶了點苦,多喝這個茶,感覺身心舒適。”“白老師有備而來,展現了技法,比如高沖、洗茶的力度也很大的層次感就很好,現在依然沉醉在茶香之中。”“阿飛哥的茶湯,口齒留香特別好,白靈老師的茶湯稍微清淡了些,非常清新柔和.”

針對茶客們提出的問題,白老師做出了回答:“之所以為什么醒茶的時候,水線吊的高,溫度有點低?是因為我觀察了這個茶品,比較像春接夏采的古樹茶,顏色稍微深一些,樹齡應該在300年左右,根據這個年份的產的茶,一般我是采用綠茶的醒茶方式,水溫會低一些。第二泡茶我很喜歡,較為香甜,第三泡茶我稍微悶久了一些,澀味稍微出來了。”百靈老師如是說。

阿飛哥也與眾茶客進行了交流:“我這里搖香的方式與白老師不同,我稍微加了點水進去,還悶泡了一下,因為對這款茶我想還是變化多一點才能更了解這款茶,所以三泡茶的方式手法都有所不同,我的第一泡是快出的,第二泡是悶的,第三泡二者兼有.我想讓這款茶的口感有更多的變化,讓大家感受這款茶滋味豐富的變化.”

兩位席主質樸地回答贏得了茶客們陣陣的掌聲與敬意。

他們想表達的是:視覺的觀察只是初步的識茶,身體的感觸才能真正的知茶。入座喝茶,就放下任何內心的雜事,保持安靜的心態,讓你的內心以及你的身體各個部分達到協調,這樣才能品出好茶。尤其是品飲普洱茶,要緩緩入喉,慢喝最為適宜,如心神不寧,思想不集中,無法使入口的茶湯順其自然地在體內發揮功效。


也似白靈老師所寫的詩歌的片段:“我們是不是可以,停下那匆匆的步伐,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以一顆無塵的心,還原生命的本真。有生之年,只訴溫暖不言殤,花味漸濃,茶味漸醇,傾心相遇,安暖相陪。”


第二席:雅席方可悅,茶臺福相依

略微休息五分鐘后,方丈與叢福李老師上座,開始第二款茶品的沖泡。方丈身著靛青色棉麻復古長衫,一串碩大的菩提珠垂掛在胸,頗有禪意。叢福李老師更加簡單,一件暗色T桖,帽子掩住了眉眼,簡約又神秘。這二位素日里都是大氣之人,舉手投足之間頗有恢弘的氣勢,二人氣場風格相近,更讓眾人期待接下來的對戰。


兩位席主坐定后,分別各以一大壺沸水去塵溫杯。方丈穩若泰山,雅正莊嚴;叢福李老師則更加偏重簡潔明快,圓潤流暢,觀二人泡茶,均有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的氣勢。

有的人總是覺得泡茶很簡單。一個碗,一勺茶,開水一沖就行,實則想象的太簡單了,若真是如此,那僅是達到解渴的狀態,而沒有滋味可言。

泡一壺好茶,就似在創作一幅作品,有的精雕細琢,耗時甚久;有的豪興揮墨,瞬時成就。無關方式,而注重的是茶人深厚的功底,這些功底前文也說過,為茶人對茶葉特性的認知、茶具、水、手法水溫、注水、出水手法、浸泡時間等等,都決定了能否把這茶沖泡到恰如其分起到好處的狀態,讓茶的滋味達到最好。

“心懷猛虎,細嗅薔薇”,叢福李老師與方丈都是對茶頗為用心,眾人品了三泡茶,贊賞不已,紛紛填寫了感受,已經抑制不了內心的激動,紛紛發表了品茶的感受。


“喝了兩位泡的這個茶,已經渾身冒汗了,勁道非常足.”“二位伯仲相當,今天大開眼界了!”“茶湯里已經感受到了,兩位老師泡的茶真的很符合兩位的氣質。”“方丈的開始是柔和,茶的力道越來越強,而叢福李老師泡的茶是有起伏的感覺,層次感很好.”“兩位都表現出來茶的內力真的太足了,茶的內斂厚重,平衡感很好,到現在還在出汗,持續性太強.”“叢福李老師的茶厚重憨實,就如同他的人.方丈老師的茶的味道開始淡了一些,后來就越來越強了.”

兩位席主也分別簡單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叢福李老師泡的特別好,我采用的是左手三陽開泰,因為只能泡三泡,我采用的是自創的青龍汲水式,強調的突出是這茶的甜味,三泡茶一環比一環的力道要強。之后等茶完全醒過來之后,采用悶泡法,時間比較久,把茶的甜、香、濃充分展示出來,希望大家喜歡。”方丈老師滿懷敬意的表達了自己觀點。


“我的泡法類似一個爬山的過程,要把茶的勁道累積,搖晃茶湯代表著把各種力量糅合在一起來體現茶湯的本真滋味,讓茶湯更顯得厚重……” 叢福李老師也與大家進行了交流,眾茶客也感覺十分有趣,掌聲感謝兩位席主,嗅著杯底遺留的茶香,繼續等待第三席。


第三席:碧云滿宗門,香風繞紫樹

第三席比較特別,這兩位席主是大家臨時推選,也都是第一次來參加無茶的兩口問茶活動,兩位茶美人同時沖泡,且均是長發及腰的才女,真是視覺與美的享受。


郝宗蕾老師是弘益大學堂茶文化講師,云南農業大學的普洱茶學院茶學碩士,參與組織行大型國內外的茶事接待交流活動,并負責管理培訓茶藝團,已是資深茶人的行列。她一襲綠色的修身長衫,內襯長裙飄逸秀美,一頭錦緞般的長發垂在腰間,柳葉般彎彎的眉,身姿綽約,一顰一笑頗具東方美人的氣質。看她玉臂輕舒,茶具交盞之間,茶中的靈秀之氣顯露無疑,茶香四溢,隨著裊裊的水霧,浮于空氣中,沁入每個人的心肺。

而另一位紫煜才24歲,學茶到做茶已經有三年了,在茶界算是初出茅廬,現在經營了一家茶莊,本人參加和學習諸多專業的茶學課程,目前也在一家茶藝培訓學校的老師,進行茶藝師的培訓。紫煜今天清新素容,身著銀白色棉麻長衣,內著墨色長裙,及腰的長發披殊璃清麗,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清新自然的氣息,舉手投足好像一幅正在繪制的白蘭圖,經她精心泡出的茶,又頗有樸素、直接的清爽利索,安靜素雅。


眾人細心品嘗兩位席主的茶湯,贊不絕口。

“同一款茶,兩位茶美人泡出來的茶是不同的美,紫煜的茶清新淡雅,郝老師的馥郁濃厚。”“紫煜泡的茶很有靈動的感覺,郝宗蕾老師的茶沉香濃郁,入口綿滑醇厚。”“這兩位沒有必要去對比不同,兩位放在一起就是雙美共舞,雙燕齊飛的感覺,紫煜的香出得非常的快,茶湯尚未入口,香味已經撲鼻而來。而郝老師的茶香已經鎖在茶湯,整個茶湯的香味隨之進入腹中同時品飲她們的茶就像同時享有雙重的體驗,就好像一個組合一樣。”“兩位席主有異曲同工之妙,都體現了東方之美……”

在三泡茶結束后,眾茶客對兩位席主的贊美言溢于表。


面多茶客的諸多贊譽,紫煜與大家進行了交流:“這次按照平時泡茶的習慣來泡茶,我平常泡普洱茶一般是二十幾泡,從頭水、一直到尾水可以充分展現茶的香氣,就像香水一樣,有前調、中調、后調,這是一個很關鍵的步驟,所以我泡的茶比較淡一些,我想按照自己的茶的思想和理念,品味到茶的真正的內涵,泡出的茶湯都盡量能夠顯現本真的狀態。而郝老師的茶非常的熟練,老道,她非常為客人著想,用三泡茶體現了茶的優點,然后在這三泡里讓茶客品味茶的滋味。我看了其他老師的泡法,也聽到了大家的評價,可以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覺得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思很有趣,我非常喜歡,謝謝大家.”

聽到紫煜說到這里,突然想起一首詩:《與趙莒茶宴》,詩為: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這首詩是書于中唐時期,當時唐代飲茶風日熾,上自權貴,下至百姓,皆崇尚茶當酒。才子錢起與好友相約,在竹林辦茶宴。以茶代酒,在蟬嗚聲中談到夕陽西下,盡興之下,作此詩留念,翠竹之下飲紫筍茶,茶的味道竟然比流霞仙酒還好。想來,錢起之所以如此盡興,與他的心性有著重要的關系。

茶圣陸羽在其《茶經》中對茶道的至高詮釋:“精行儉德”。寓意:“行為精誠、道德謙和、謹行為事、超脫達觀.”這是對茶人、茶客的心性、道德、行為的一種高度的贊譽與期待,這樣的境界,是由茶帶給我們的。

郝老師也在尾聲表示:“要感謝大家的信任,今天臨時做席主泡茶給大家喝,想盡可能的泡好,看茶泡茶很重要,水溫要夠,體現剛柔并濟,中間還麻煩助泡再加熱水,進行旋轉潤茶,泡的時候是定點低沖……我覺得我們應該求索的是彰顯這茶的優點,讓茶更好喝,以自己覺得最好的口感分享給大家。每個人泡出來的茶湯都會不同,這是正常的,在茶的面前,我們都仍需精進,多分享交流,是很好的學習進步的方法,每一泡茶都值得用心品味。”

所以,以誠敬之心品茶、待友、入世,就像這清韻悠長的茶香,從那清幽舞動的茶中去修身養性,我們才會從中悟出恒久的喜悅。

最后,主持人向所有茶會的參與者揭曉了這三款茶品的答案,分別是:

1.叢福李老師提供的盲景,特點是:蜜香悠遠,蘭香四溢,柔和甘甜之味縈繞唇齒間,經久耐泡,回甘迅速。

2.成梅老師提供的易武正山:氣聚味香,醇厚甘甜,內質豐富,持久耐泡,韻味十足。

3.許濤老師提供八年的班等+老曼娥,有明顯的力量感,茶氣足,耐泡、霸氣。味道具有明顯的布朗山入口的苦澀,但苦澀化的快。杯香是有明顯的布朗山的清涼的花香。

茶席結束后現場的三位茶友獲得本次的禮品——法國卡地那無醇葡萄汁,眾茶客一起暢飲,茶會愉悅的結束。



影響總是潛移默化與意義深遠的,我們走進繁華如花光怪陸離的世界,享受生活起伏跌落過眼云煙的變幻,每天帶著復雜的情緒忐忑的活著,或者勇敢、掙扎、慟哭、喜悅、悔恨、感動……而我們最愛的是自己,大多更關注自己的感受。

在云南這個茶業興盛非常喧囂繁華的領域,太多的人都在做茶、品茶。然而,就是有這樣的一批不計較個人得失,真正的把注意力關注在茶的本真之上,在泡茶、品茶、飲茶的過程中,集結著相同高尚人格的茶友,不分年齡老幼、不分行業差別、不分貧富權貴,帶領著大家走上了這條回歸道的本源之路,讓更多的人把茶道的高尚精神帶到了家庭、工作等領域,帶給人無數的心靈上的慰籍與凈化,他們沒有一個人自稱大師、專家,且不喜浮夸與吹捧,也無故作清高與嘩眾取寵,就是靠這一顆默默地火熱的心,將溫暖與感動送給每一位茶友。

這樣的茶人是我們良師益友,值得我們稱贊與感恩。

謝謝你,無茶。

2015年7月中



第十期

茶會主題:“盲品”

茶會時間:2015年7月8日

茶會地點:昆明白塔路匯都國際二期啡點桌游吧 - 無茶

茶會席主:百靈,阿飛哥,從福李,方丈,郝宗蕾,紫煜



兩口問茶。無茶自組織的一個以習茶、茶修為內容的興趣精修茶會。每期一個主題,沒有大師沒有新人,誰的意見都聽,有疑問就問。

無茶,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愛茶人集合。并無實體,卻因共同的愛好而實實在在。關注我們,加入我們。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83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72評論 3 422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47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0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0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0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4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4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8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7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4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