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單元教學設計——Task and Project & 回顧與說明
Task and Project
江蘇譯林版的牛津高中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task & projects,很多老師對這一部分內容感覺很難處理。
牛津版教材是按照任務型教學理念來編寫的。從任務型教學的角度來看,task & project這個環節是單元教學內容的運用與集成,要讓學生能夠運用單元中所學的內容來完成task & project中的任務與項目。每個單元在此環節之前的內容是訓練學生掌握要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材料與語言技能。Task & project要求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語言技能完成一系列的任務,最終完成一個項目。我個人認為只有少數真正學會教材內容的好學生與領會教材理念與設計的優秀的老師能完全把握與駕馭task & project的內容,按照教材編者的意圖來圓滿完成教學。這個環節如果做好,效果是相當好的。
但是,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這個部分的內容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與基礎。我不主張所有老師都按教材的要求去完成這部分的教學。我的建議是分層次進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決定一個學期做幾個projects,甚至一學期只做一個。要做,就要真正地當作一個任務型項目嚴格完成,不要走過場,搞形式。對于沒有條件的學校與學生,可以將這部分內容當作一種拓展閱讀,不要深究其中的語言形式與結構性內容。有些學校與學生可以完全不做這個部分,而是將精力放在基礎性的內容上,讓學生確實掌握最基礎的單元學習內容。
回顧與說明
一個單元的教學設計,要考慮四個中心、三個整體與一個原則。四個中心就是學生中心、技能中心、考試中心、效能中心。三個整體是指三年整體設計、單元整體設計、每課整體設計。一個原則就是KISS原則。
四個中心
1.?學生中心,就是以學生的需要、感受、水平、前途以及有關學生的一切為中心。沒有學生,就沒有教學。沒有學生,也就沒有教師職業存在的必要性。學生中心,應當是教育的本源與常識。這種常識還要通過課程標準與課程改革來反復強調,本是很荒謬的事。
2.?技能中心,就是以語言交流技能,也就是聽、讀、寫(附帶說)+語法與詞匯(隱性技能)為英語教學的中心。不要把英語當知識來教。學生可以通過英語來學習知識,比如,用英語來學習數學、歷史,但英語本身卻不是知識。如同任何語言一樣,英語也只是一種工具性的交流技能。
3.?考試中心,就是老師要在幫助學生掌握語言交流技能的基礎上,教學生學會如何應付考試。應付,就是不要把考試太當回事,要看透成績的本質就是分數。要讓學生輕松備考,在不作弊的前提下“投機取巧”。
4.?效能中心,就是要講究教學效能。不能為了分數不計精力、時間與經濟上的代價,不能以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思維發展及個人前途,不能以摧殘教師的健康與生活質量為代價去換取分數。無論是教學、學習或是考試,都要考慮如何在最小代價的前提下取得好的結果。
三個整體
在單元教學中,需要從高中三年的整體設計出發來考慮問題。教學不要化整為零,要整體設計、局部操作。要真正了解單元教學的設計,就要了解高中三年整體教學設計思路。高中三年的整體設計、單元教學的整體設計、一節課的整體設計三者是連貫一致、相互關聯的。
一個原則
關于教學設計,我這里只提出一個原則:KISS原則。Keep it simple and straight。也就是說,教學設計要簡潔明了,一目了然。要讓學生一下就明白你的意圖與目標,不要讓學生去猜測你想要做什么。不論是一個單元或是一節課的設計,都要有清晰的目標、簡明的路徑、簡單的可操作的活動與練習設計。
最后,我想特別說明一點,我的這種單元教學方式很另類,也很有顛覆性。我的教學設計與方式也與時下的很多教學設計有根本的不同。我在此只是借一個具體案例提出一種思路與方法。當然,因材施教,教無定法。
通過這個單元設計案例,討論了我對單元教學設計的思路,我希望老師們能通過這個案例來反思自己的教學,然后考慮兩個重要的根本問題:
1. 我上一節課、一個單元、一套教材、教學生三年高中究竟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2. 我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來達到或實現我所設定的教學目標?
思考這兩個問題,尋找適合你和你的學生的答案,便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收益與進步。
附前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