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31日下午,聆聽了上海師范大學 吳忠豪教授的報告《基于主題學習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下面是簡單點的筆記和自己的一點思考:
一、 什么是深度學習
所謂深度學習,就是指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二、小學語文學科深度學習的主要特征
1.從以老師的“教”為主到學生的“學”為主。
語文課一直研究教師教什么,課文怎么教?而效率沒有提高,語文課更應該研究的是“學生怎么學”。
“深度學習”是讓學生的學習走向深入,就像《盜夢空間》一樣。
所以,深度學習就是將以教師講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在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為主的主動學習活動”方式。
2.變單篇課文教學為大單元整體教學。
提倡單元為單位設計學習過程,確立了語文教學設計新的規范。改變的不僅僅是語文課堂教學,必然會促進語文教師教學觀念的巨大轉變。如,每個單元都確定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瞄準這個學習主題,整體設計“認識——遷移——獨立運用”的學習過程;“課文是例子”從理想成為現實。
3.以學生學習活動主導教學過程。(從“講”變成“學”)
如:二年級的一個單元,用三篇課文學習講故事。
4.持續性的評價伴隨始終
三、基于主題學習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1.確定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
2.圍繞單元主題確定學習目標
3.根據單元主題設計學習活動
4.認真制定好持續性評價方案
1.確定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
(1)什么是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
.對學生學習有難度的,沒有學過的;
.學習內容是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知識;
.能促進學生思維方式和人文素養提高。
(2)確定單元學習主題有四種思路:
第一,按照教材章節思路的主要內容來確定;
第二,按照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的進階啦組織;
第三,按照主題性任務來組織,如“走進魯迅,我眼中的魯迅研讀交流會”;
第四,按照真實情境下的跨學科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任務。
單元學習主題盡可能集中
寧波,三下第一單元
上海,走進魯迅研讀會
2.圍繞單元主題確定學習目標
平衡基礎性學習目標和主題性學習目標的關系:主題性學習目標:根據單元學習主題確定的挑戰性目標任務?;A性學習目標:指單元語文承擔的生字詞語學習、語言經驗積累、學習習慣培養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綜合性任務。
單元學習目標應該完整體現兩個方面的要求?;A性學習目標應該隨課文確定,必須具體明確,不可忽略也不能馬虎。主體性學習目標必須細化、具體,要能夠檢測。
3.圍繞單元主題的學習活動的設計
學習活動設計可分兩步:
第一步:是根據單元主題和教學目標,設計好一個真實情境的主體性任務,這個主題性任務,能夠反映學生通過本單元深度學習以后在思想情感上的收獲,在語文能力上獲得的提高。
第二步:將教師教為主的教學過程設計成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學為主的一個個學習活動
主題性學習任務:
“寫一篇作文,爭取被電視臺“生活萬花筒”攝制組選中,并幫助攝制組更清晰、更快速地拍攝“生活萬花筒”視頻,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學習活動一(1課時):“生活萬花筒,我要寫”。主要任務: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引導觀察生活,思考并記錄習作素材。動筆“初試身手”(寫做家務的過程)。
學習活動二(2課時):“寫清事情片段,我試試”主要任務:1.借助學習提示,對比學習《麻雀》和《爬天都峰》,發現課文是怎樣把事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的。2.情境任務,發揮想象,把圖片說清楚。把習作“初肧”(做家務的過程)拿出來修改、補充、調整,進一步把片段寫清楚。
學習活動三(3課時):“印象深刻的地方,我會重點寫”。主要任務:調整、補充、篩選習作素材,體現“萬花筒”之意,當堂完成習作初稿,比較兩篇習作例文并汲取作者“把重點部分寫清楚”的表達經驗,并對照習作例文及批注進行修改。
學習活動四(2課時):“寫好的文章,我要分享”。主要任務:對照評價表,小組內交流展示,創設情境,向電視臺介紹拍攝視頻的先后步驟,第二次修改自己的習作,推選代表全班交流展示,根據同學建議,對照評價表,第三次修改自己的習作,認真謄寫習作。
深度學習教學設計的特征是圍繞學習主題安排學習活動。
4.持續性教學評價伴隨始終
.制定持續性評價方案
.制定持續性評價的內容與方式
.論證持續性評價方案
.公開持續性評價標準
(1)基礎性評價
序號評價內容自評互評師評
1能正確讀寫生字五顆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歸納主要內容???
4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評價還要更細致,有指標。
(2)持續性評價
階段一:1.能具有查用資料幫助理解的意識和習慣。2.能根據問題主動查用資料,幫助理解內容和人物。3.能運用資料初步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理解。
階段二:1.知道并能使用資料查、用的方法。2.能分析問題并確定資料查、用的范圍、途徑及其優劣。
階段三:1.能根據研究專題使用資料解決問題。2.能關注所用資料的信度。
階段四:1.能圍繞研究專題借助查、用的資料多角度表達。2.能圍繞研究專題建立多重資料間的關聯,表達自己心目中的魯迅形象
對于深度學習,從一開始被理論震撼,全盤接受;到摸索中照貓畫虎式的執行;又在執行中逐漸理解這樣做的背后原因。這是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的修行!人曰:“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相信這場修行也必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