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周的學習中,和陳蕾老師共讀了《數字時代的學與教》第二模塊,收益頗豐。數字時代的學與教,學領先于教,課堂中也應讓學生的學來決定教師的教,而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來實現這一愿景。那么信息技術可以為我們做到什么呢?從課前的視頻學習,到課中的研究搜索、互動反饋,再到課后的教學診斷、補救學習,這些環節融合信息技術就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思考。
本次共讀的第二模塊就是“技術優勢”,第一講是通過“實做示范、基于學情的教學決策、多視角呈現3D圖像、作品收集與比較、無縫學習”來說明信息技術為課堂帶來的變革。實現方式諸如實物提示機、IRS即時反饋系統、3D現象技術等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讓我想到在地理課堂中等高線的學習,山體不同海拔是如何變成等高線平面圖,老師無論如何畫圖或是講解,都不如視頻中立體動畫呈現的簡潔清晰。老師不必講太多,利用信息技術就可以服務教學,如果能在課堂上恰當地利用更多的信息技術資源,學生對學習內容會有更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