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研究生考試,面試階段,老師問我什么是長尾理論,我只是生澀的把書中概念強行移植到腦袋里,“朗朗上口”地回答一通。
絕大多數電影都不是熱門
絕大多數音樂都沒有進過top10
絕大多數書籍都不是暢銷書
過了一年,在實習的時候,評測搜索詞,我簡單的想就是top100(共3W),顯然我的“老大”對這個樣本很不滿意。于是我想到了我現在是在互聯網時代呀!不在是廣播電視的時代了,應該考慮長尾詞的~
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得到每一樣東西,數不清的冷門產品總價值超過了“熱門”“榜首”“top”,這些寥寥無幾熱門產品價值,世界會怎么樣?
大眾文化不在萬夫無敵,小眾文化也會有春天。
記得小時候(我是九零后,典型農村普通人),家里電視收到的電視臺也就幾個(不會超過10個),最喜歡看的“河北衛視”“激情久久”,后來大概在高中的時候,家里買了“大鍋蓋”,可以收到四五十個電視臺了,終于可以看到“快樂大本營”。
想想那個時候的電視節目比現在的電視節目更受歡迎,但是并不是因為它們更好,而是那個時候沒有多少其他的選擇來爭奪我們的眼球。
當然廣播電視是很牛的,它可以將一個節目傳送到數百萬人面前以很高的效率。但是我們反過來想,它是否能將數百萬個節目送到一個人面前呢?當然是,“NO”。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互聯網華麗麗的做到了。
主流的現在被迫分裂成無數碎片,熱門也不像以前那么奏效。人們在轉向一些非熱門的東西。大規模市場瓦解了,之后的新去向就是利基
利基產品一直都存在,并且隨著接觸到它們的成本越來越低(人們越有機會接觸到),就變得不可小覷。這些利基產品是隱藏在水下的土地,是地圖上未被探索的地方,它是許許多多在過去被認為成沒價值而不可登上臺面的產品。它一直就在這里,就是電影院沒有放過的電影,電臺沒有播放的音樂,沃爾瑪沒有買過的商品。但是現在都可以輕而易舉獲得,去亞馬遜、去百度隨意搜一下。
還記得80/20法則嗎?
20%的努力產生80%的結果;20%的客戶帶來80%的銷售額;20%的產品帶來80%的利潤
但是在《長尾理論》這本書中,作者舉例非熱門的音樂集合市場巨大無比,而且實際上無邊無際,稱作“98%法則”。
第1:產品種類的長尾遠比我們想象的長;第2現在可以有效開發長尾;第3:一旦集合起來,利基市場將會非常可觀。
最后“欣賞”幾個詞吧
“大眾專享”、“小眾細播”、“大規模定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