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一行禪師是越南人,因不支持任何政黨,只是與憎恨和無知作斗爭,其被逐出越南,后來在法國建立了梅村。在那里,他指導大家種了數百棵梅樹,賣梅子的收入用來幫助越南饑餓兒童。梅村每年夏天都會開放,接受來自世界各地希望能夠在那里修習正念禪的訪客。
這本書是一行禪師寫給一位朋友的一封長信,盡管沒有詳盡的佛理,但從他的信中,我們就已經學會了什么叫做正念,以及正念為什么是奇跡。
案例:正念,從洗碗說起。那如何才是正確的洗碗?
所謂保持正念,就是要求我們洗碗時人們就應該只是洗碗,也就是說,在洗碗時,應該對“正在洗碗”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在洗碗的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到我的存在,覺照到我的心念與動作。這就是正念。
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趕緊加入朋友們的聊天或游戲,或者看一部喜歡的電視劇,你就會急急忙忙地想把碗趕緊洗完,就好像它們很令人厭惡似的。那么,我們就不是為洗碗而洗碗。換句話說,洗碗時我們并沒有活在當下。事實上,我們站在洗碗池邊上時,完全體會不到生命的奇跡。
如果我們不懂得洗碗,我們也就不懂得喝茶,當然也不會懂得吃飯。所以,我們總的來講不懂得生活。每天的生活就像應付差事一樣,從我們身邊滑過,似乎總沒有生活過。
奇跡,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當你知道“正念”就是指“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時,生活中的時時刻刻就都成為你修行的機會,而不是只有在禪修時。
當你走在鄉間小路或者林蔭大道,甚至烈日下面,你都可以對身旁的秧苗、綠樹或者日光保持覺知,知道自己此刻正在念念分明地走路。而不是身體在走路,心卻掛在別的什么地方。
我們如何修習正念?
一行禪師的答案是:
專注工作,保持警覺和清醒,準備好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狀況,隨機應變。這就是正念。
修習正念的具體的方法:
有覺知的呼吸
深吸一口氣,知道自己在入息;
深呼一口氣,知道自己在出息;
入息長時,知道自己入息長;
入息短時,知道自己入息短;
出息長時,知道自己出息長;
出息短時,知道自己出息短;
數息法:吸氣,在心里數一,呼氣,在心里數一。再吸氣,在心里數二,再呼氣,在心里數二。這樣一直數到十,然后再從一開始。如果沒有正念,你將很難數清楚,很快就錯了,然后從頭。等你不會錯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數息法,只專注呼吸本身就可以了。
行住坐臥都是禪。
高僧得到后說“饑來吃飯睏來眠”,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在正念中,而我們也吃也睡,卻是千般挑剔,萬般揀擇。
正念日:我們可以每周安排一天的時間,在做事時全身心地覺察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起床時,提醒自己今天是正念日,當天活動中不論做哪一樣,都輕松從容地做,安住在正念中。
你為什么要禪修?
如果不禪修,主宰你的將永遠是你的情緒,而不是你自己。
當我們憤怒時,我們自己就是憤怒本身;當我們快樂時,我們自己就是快樂本身。我們既是自己的心,也是心的觀察者。所以,重要的不是驅趕或者執著于任何念頭,重要的是覺知這個念頭。散亂的心也是心,就像浪花也還是水一樣。當心看好自己,迷惘的心就變成真實的心。
真實的心就是自我,也即是佛陀。
所謂,明心見性。
抱定一個保持正念的態度,一切復雜都變得簡單。不因為我們達不到目標就焦慮,而要體會和享受此刻精進的過程。
只要你能學會保持正念,甚至只要能夠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你就會在一秒鐘之內變得心平氣和。與之相反,在我們沒有保持正念的時候,我們會被欲望折磨,被心事煩擾,被他人掌控,被情緒左右。那種痛苦的感受,我想每個人都不陌生。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活的輕安喜樂。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活的輕安喜樂,愿意為之努力的話,請閱讀《正念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