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7 低效的系統會消耗能量……如果你碰巧開車外出,卻沒有隨身攜帶(或者看)出門要辦的幾件瑣事的清單,這時你可能就做不到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完成這些任務。
降低無謂的能量消耗(“最高的效率,最小的精力Maximum efficirncy and least expenditure of effort”),正是GTD的作用,這與精益的目標是相同的。同樣,這句話也說出了GTD的基本原理:通過對事件的意義做出分析并以此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實現單位時間利潤最大化;通過梳理流程降低能量損耗,實現產能利用最大化。
p128 如果把缺乏掌控的解決方法簡化為“條理化”這一條,非但沒有擊中要害,反而可能南轅北轍,造成更大的壓力。如果你還沒想清楚每件東西的意義,就像把它們歸類,就違背了大腦的運轉規律。
進行組織之前,必須要明確意義、列出下一步行動。如果inbox里面的事情比較少,可以把理清、組織一起搞定,如果inbox里面一次收集了大量的事情,可以用一個過渡的清單,先分析inbox里每個任務的意義和下一步行動,然后移到這個過渡清單中。等inbox全部清空后,再來處理這個過渡清單,添加情境、時間、調整所屬項目文件夾等等。
p131 很多人問我:“戴維,我該怎么處理這些會議筆記?”我反問道:“你的會議筆記還有用嗎?”……那么,應該條理化的就不是一件事,而是幾件事,每件事都要視它對你的意義,歸到指定的去處。
筆記的輸出是項目和待辦事項,沒有下一步行動的學習,都是沒有意義的。
檢視項:是不是每篇收藏、每個課程,都轉化成了行動。印象筆記里面收集的文章,是不是都有了對應的行動?
p132 你的戰略計劃或者生活方式可以用幾副圖畫、幾個目標和幾句話來概括,而要面面俱到地照顧你的每個項目、每次行動的具體細節,則著實是個難題。
從高層級到底層級,是一個金字塔結構,高層級用圖形化展示確實是個好辦法。
p134 要想對你身邊可能有意義的一切事務進行區別,關鍵是確定它該歸入哪項,是“結果”、“行動”、“醞釀”事項,還是輔助資料、參考資料或垃圾。
這章主要是圍繞這句話、這幅圖展開——要解決的問題:之前已經將模糊想法轉化為“結果”,將結果轉化為“行動”,接下來要怎么存儲這些信息才更合適?
p135 人們一旦體會到GTD模型的妙處,躍躍欲試地想要把一切條理化,就跟容易把清單的名目分得過細。造成這種沖動的主要原因是,他其實不相信自己能夠定期、有意識地完成他的系統列出的所有事項。一旦他開始有了這樣的信心,相信他能夠按照所需要的頻度來關注到清單里的一切事務,往往就不再急于把所有的事項“自動化”。
作者開始逐個分析,圖中每個清單或是情境的必要性和作用。
【TODO】縮減清單數量至所需要的最少程度。
p135 宗旨 Purpose
如果你和我一樣,心思常常游離在自己的人生目標之外,那么,手邊有份文件向你重申發自內心的向往,是大有好處的。企業的宗旨或使命宣言可以起到類似的作用,尤其在大變革、大挑戰和千載難逢的機遇面前非常有用。
有一個清晰的使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選擇困難癥。
使命是一生的追求。
p136 原則 Principles
就個人而言,列出自己的個人信念(personal affirmations)或者書面的“信條(credo)”,效果奇佳……只要我想被鼓舞,只要我有空閑完善自己(self-programming)了,就拿出來看一看。
【價值觀】可以列出哪些?
p136 愿景 Vision
類似于夢想清單,用圖像化的方式展現出達到夢想之后的樣子。
p136 長期/短期目標 Goals and Objectives
類似于年度計劃,比如年度業績目標,與愿景相比,更側重于量化,而且時間也更短。
p137 關注層面 Areas of Focus
通常,你在這個層面需要提醒自己的事務不到20件。
在這里列出工作、生活多個層面的關注方向,比如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孩子的教育,工作上對客戶的維護和拓展,等等。
p138 項目 Projects
我只是建議你用一份清單來充當所有事務的索引,就像查看文件夾的標題那樣,如果每個項目都有專門的文件夾的話。
如何對項目進行管理?
如果用紙筆,就只能列出一個項目清單,然后在項目下列出具體的行動,并且謄寫一份到具體的情境清單。
Omnifocus對于項目支持的稍微好那么一點兒,雖然目前還沒有一款軟件可以很好的支持項目。
p137 項目至少應該每周回顧一次,用一份清單來管理這個1萬英尺關注層面的目標,你就能對自己的所有承諾一覽無余。即使你的行動和預期目標之間存在差距,你也可以馬上看到。
再輕量級的項目管理,也需要進行進度的比對和采取有針對性的行動。
p139 成功實踐GTD的關鍵在于列出方方面面的行動清單,以它為基礎決定自己每小時干什么;而不是簡單地列出每天的“待辦事項”清單或日程,因為它往往只體現了最新、最緊急的需求。
GTD方法與“只關注和完成標注為今天的任務”的做法是根本不同的。
p144 如果你在家工作,不用背著電腦跑來跑去,完全可以把“家”、“辦公室”、“電腦”清單合并在一張清單上。
每個人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設計自己的情境分類。
p144 醞釀
1.將來/也許清單 2.日程表上記錄的以后要檢視的事情
第二條——放到日程表上,一段時間后再考慮。例如:這周末再看一下購物車,決定哪些要買。
p145 大多數人在“將來/也許”清單下還有更多細分的子清單:想讀的書、烹飪、旅行……我認識的一個人把“將來/也許”清單又分成3類:“不是現在,但是很快(soon)”、“不是現在,晚些時候(later)”、“絕對不是現在(never now)”。我明白他這么劃分的道理……如果都列在一張沒法落實的長單子上,很快你就會熟視無睹。
【TODO】組織進行定期的Weekly Review回顧。
p147 輔助資料
與項目、主題themes、議題topics相關的信息,是你在落實行動或者思考時希望隨時查閱到的。
如何把任務的進度對比和項目進程放在一起,是個難點,現有的工具要么太重,要么太輕。
目前我仍然使用Excel。
p148 參考資料
不要求采取行動,但你認為將來可能要查閱的東西。
這類資料不列入清單,放到印象筆記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