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時晴
R (原文閱讀)
[圖片上傳失敗...(image-78c901-1514188674764)]
I(重述原文)
WHAT
以問題為導向,思考作者解決問題的邏輯,將書中理論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的讀書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走出低水平勤奮陷阱,發現臨界知識,并運用到生活中。
WHY
1、避免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一些與自己無關的章節中,事實上,即使我們花費時間在這些章節上也不會有收獲。
2、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來尋找相關書籍,目的性更強、針對性更強、求知欲更強,能充分地利用時間將書本的價值發揮出來。
3、跳出書籍內容本身,聯系自身實際,審視思和考作者解決問題的思路,可以讓我們獲得解決其他問題的思路,即獲得臨界知識。
HOW
1、根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困惑來尋找、確定要閱讀的書,而不是盲目地通過銷量、書單推薦、朋友介紹等方法來決定讀哪本書。
2、確定了讀哪本書之后,要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書中尋找答案,并不一定要一字不落的看完某本書,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只是便可以。
3、不僅要看作者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跳出來,站到一定高度上思考作者解決問題用的什么思路,用到了哪些我比較熟悉的只是,這種解決問題的原理還可以運用到什么領域。
A1(聯系舊知)
之前我對書本的選擇,基本都是基于朋友推薦、銷量、評分、書單推薦。大約兩個月前我一次大約買了是本書,里面有:《拆掉思維的墻》、《思維導圖》、《如何在愛中修行等》等。
買的時候沒有結合自身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導致讀的時候收獲很小,想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又沒書可讀。硬著頭皮把這些讀完,卻發現收獲甚小。
A2 以后應該怎樣做
1、針對寫作過程中存在問題選擇,我現在應該讀已經購買的《格林童話》等著名童話經典作品、讀曹文軒的作品、可以考慮購買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等關于寫作方法的作品。
2、讀致用類的書,不要從頭到位一字不落的讀,要帶著問題到書里尋找答案。
3、嘗試通過書評的方式,總結作者的思路、思維模式,將書中的“臨界知識”內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