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前去過杭州旅游,少不了去西湖。西湖的美景如畫,忍不住贊嘆。在如畫的西湖邊上,有許多文人題刻。其中有一些是宋代蘇軾主政杭州期間“挖河道,建堤壩”的事,多是贊美之辭。這件事,對于蘇軾這樣的大文豪,大官員,真是微不足道。我的家鄉酒泉,有一座泉湖公園。其介紹說,原來是個小公園,后來清代名臣左宗棠收復新疆路過此處,修整軍隊。挖湖擴建,岸邊栽植楊柳,有了今天的泉湖勝景。
? ? ? ? ? 兩件事合在一起比較,以前覺得差不多,好像都是官員愛好山水美景,建園怡情消遣罷了。今天讀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的《杭州宣言》、《黃州突圍》,再次看待此事,不得不嘆服與蘇東坡的智慧和遠見。
? ? ? ? 西湖原來是個小湖,在蘇東坡至前就有官員疏浚過。蘇東坡到任時,湖心的淤泥已經堆積為灘地可以種田了。照此下去,西湖的面積會越來越小,失去蓄水能力,最終變成一片沼澤地,而不遠處的錢塘江也水流減弱,最后海水倒灌,逆流而入,之前的沼澤地隨著海水的滲入形成鹽堿地,許多人搬離遠去,這就是杭州的結局。而蘇東坡,清理湖里的淤泥,清理湖邊的建筑,在湖心修建堤壩,逐級蓄水,提高錢塘江水位,使得內河水位高于沿海,沿海修建海塘大堤阻止海水入侵。恢復航道,重建商貿。真的使得杭州很快繁榮起來,后來成為南宋都城的條件。
? ? ? 余秋雨先生所寫“生態先于文化”,真是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