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又有兩部新電影在影院上映哦,由游戲改編的CG電影《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和《天才捕手》,果麥麥1、2號在周五晚上出動,奉上觀影前線第一手資訊。
???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
上映日期:2017-03-10
推薦指數:3顆星
適合人群:游戲愛好者,CG電影愛好者
劇情都是套路,看看特效就好。
看《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之前,讓我回憶起了去年看CG游戲大片《魔獸》時的恐怖,當時特意跑去看了午夜4D,結果差點被顛的反胃,還好《王者之劍》不靠3D,不靠4D搖搖椅,裸眼觀感就爽到不行,妥妥值回票價,HIGH!
可能很多觀眾跟我一樣,不是游戲粉,對《最終幻想》的印象還停留在好多年前發型有點殺馬特的帥帥男主以及《新蕾story100》封面風格的純美女主。但《王者之劍》對觀眾還是挺友好的,在電影開始一分鐘左右簡單介紹了下電影世界觀和故事背景,完全獨立于游戲故事之外。so,不用擔心看不懂。
CG大廠的畫風可以說是良心,《王者之劍》整個制作團隊立志打造“CG動作電影第一神作”,動用了全球50家CG工作室協同合作。故事中每個主要角色的角色建模、動作捕捉、角色配音都有不同的演員來擔任,臉模負責顏值,動模負責表演,聲模負責配音。比如帥到讓人沒脾氣的男主男主角尼克斯,其動作捕捉演員是尼爾·紐伯恩,而臉模則是一名法國模特約翰·阿肯,配音則是好萊塢人氣鮮肉亞倫·保爾。
導演野末武志用CG技術再次塑造了《最終幻想》的世界,那個高科技和幻想結合的立體城市,每個角度都能看到的霓虹閃爍的高層建筑,車窗上清晰的倒影,人物的發絲,雀斑,略微透明的耳垂,尸骸怪物的肌理和盔甲的金屬質感,帶水晶保護層的天空和燒烤的肉串,有時候實景感太逼真,會忘了在看CG。
里面打斗場景很好看,融合了很多元素——好萊塢高架公路飆車,日本特攝劇的怪獸元素,近身格斗,類似瞬移忍術的魔法,還有機械盔甲戰爭的大場面。無尿點,就是得瞪大眼睛看著有點累。
里面的水晶保護罩讓我想起了EVA里的AT field,也就是結界;受保護的城市和外城人口的設定有點像《進擊的巨人》的城市設定,巨大的尸骸怪物也有點像EVA里的第三使徒 水サキエル(主要是紅心要害的設定)。還有一頭巨大無比的觸手章魚怪物很像《克蘇魯神話》里面的上古之神。用戒指召喚歷屆國王先祖獲得力量的設定有點綜合好幾部日本動漫和《指環王》……總之能看得出來借鑒了不少原型和元素,所以整個片子的觀感比較豐富。
而故事線方面……就……沒啥好說的……《外來務工人員尼克斯一心思念家鄉,不料憑皇家護衛隊身份守護公主奪奇功》……
反正當成視效大爽片看就好啦!周末挽著另一半的胳膊看起來吧~
■? 天才捕手
上映日期:2017-03-10
推薦指數:3顆半星
適合人群:文學愛好者,裘德洛的迷妹們
托馬斯·沃爾夫是一個有有才華的對寫作充滿熱愛的年輕人,遇到了文學編輯麥克斯·珀金斯,彼此都因為遇到了對方而感到慶幸,在對小說進行多番刪改下,終于出版了流傳后世的小說,而在托馬斯·沃爾夫大獲成功后,兩人的友誼也出現了裂痕......
看《天才捕手》的時候,不由得讓果麥麥2號想起了早前的《心靈捕手》和《登堂入室》兩部電影,講的都是關于一個默默無聞卻擁有某種天賦的人,被他的伯樂看見,并在伯樂的指引和幫助下,把自己的天賦發揮到極致的故事。
一個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擁有某種天賦,而是因為他們對這件事充滿了常人遠不能及的熱愛。
對于托馬斯·沃爾夫來說,寫作就是一件順其自然而極其熱愛的事,他隨時隨地都在寫作,那些文字和念頭就像是被壓抑很久的火山,終于噴發了一樣。
而他能遇到麥克斯·珀金斯,也是難能可貴的事情。對于一個天才來說,最慶幸的莫過于遇到一個欣賞他的才華、并對他加以指導和幫助的人。
事實上,不僅僅是麥克斯·珀金斯成就了托馬斯·沃爾夫,托馬斯·沃爾夫也成就了麥克斯·珀金斯。對于一個編輯來說,最有成就感的事,莫過于親手挖掘了一個寫作天才,并在自己的編輯下,出版了足以流傳后世的偉大作品。
他們成就了彼此。
而查理茲塞隆飾演的是沃爾夫的女友,她為了他,拋棄了自己的家庭,全力支持沃爾夫的寫作,卻因為無法占有他而感到痛苦。
比起占領一個人的身體,更可怕的是占領一個人的頭腦和靈魂。不管是沃爾夫女友還是珀金斯都能強烈地感受到遇到沃爾夫,給他們的生命帶來了怎樣的激情和生命力,而當他離開自己,那些激情和生命力就像被瞬間抽走了一般。
古今中外,天才的下場好像都不太好。不是才華枯竭,就是英年早逝。像是上天給予了他們常人不可及的天賦,就要從他生命中剝奪一些東西,才顯得公平。
而沃爾夫也逃不過這個命運......
果麥麥好像一不小心劇透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