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生百分之九十九的是你都無法控制,只有一個百分點你可以控制,那就是做事情的態度。
? ? ? 今年聽了很多關于時間管理的分享,今天開車時路上又聽了angie的時間管理秘訣。猛然發現聽了這么多,我居然說不出個一二來。更不要說根本就沒有執行過,不行動就沒有改變,隨然參加了幾個打卡群,但是每天并沒有合理的安排時間,就像21天日更我每天都是快要結束的時候才上傳文章,每天都搞的很緊迫。
? ? 通過今天聽的時間管理分享我發現了自己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消極完美主義,就是總是想把事情做好,總是在準備,查資料找參考。就是遲遲不能開始,最后反到浪費了很多時間,即使完成了任務也耗費了額外的精力,耽誤了其他的任務。今后要糾正自己養成立即開始的習慣,完成了在改進。
二、沒有清晰的計劃,我總是在下班吃過晚飯后就開始準備寫作,但是一定程度上受第一條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到其他人或事的干擾,比如說接個電話啊,看一眼網頁了,突然又想起白天工作上的事又沒做完等等。以后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完成規定的事的規定的進度,全神貫注。例如 :吃過晚飯 7:00開始在書桌前寫作,8:00之前完成1000字,這期間外界干擾一律屏蔽。
三、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就拿寫作來說,可以把一篇文章分解成若干個想表達的段落,在其中一個段落想不出好的語句來表達時,可以先寫下一段。或者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逐個完成,遇到卡殼就跳過先完成下面的,回頭在來解決沒有完成的問題。
四、只做重要而非緊急的事,這個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概念,但是自己也恰恰被這一條說中了,我感覺自己總是在做重要緊急事件,這有兩個弊端,一、由于事件緊急會造成準備不充分,完成效果不好。二由于事件緊急而重要,很可能占用了重要而非緊急事件的時間。從而使下一個重要非緊急事件變成重要緊急事件,因而造成惡性循環。我的生活中嚴重存在這個問題,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其實早上起床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以后重要的事情提前做,逐步消滅重要緊急事件。還有就是重要的時間做重要的事。不能重要的時間用來做重要緊急事件,一是可以提高重要事件的完成質量,二是可以減少重要緊急事件的比例。
五、障礙最少,意義多維,條件反射。我理解就是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不要把自己置身于麻煩當中,養成習慣。具體說來,比如我把寫作安排在晚上下班之后其實就是不合理的,因為家人總要時不時的過來說話,容易打斷思路。而且不利于計劃的順利進行。如果安排在早上便可以避免外在因素的干擾,專心完成任務。像畫畫就可以安排在晚上,因為我現在的進度是3-4分鐘完成一個人體速寫,這樣有外界干擾也不怕。這樣閱讀和寫作應該安排在早上,白天下午鍛煉,每天吃過飯學習10分鐘西語,晚上進行畫畫練習。
? ? 今天我就遵循了優先做重要而非緊急的事,把日更文章完成了。就為更重要的事(睡覺)騰出了時間。說實話這連續四天日更搞的壓力蠻大的。今天提前寫完一身輕松。接下來陪老爸老媽看電影去了。
?21天日更挑戰營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