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識教練到走在實踐教練的路上已三年有余,高績效教練這本書就像我的手冊一樣,時不時地就要拿出來翻翻。特別是每次有感而發寫一些關于教練的文章的時候,就要拿出來重新讀讀。它就像我身邊的貼身小棉襖一樣,實用、貼心、溫暖。據說,這本書長期被國際教練界譽為“教練領域的圣經”是全球數萬教練和百萬領導者的必備參考書。尤其是關于GROW模型的四個章節以及關于教練11項核心能力的積極傾聽和強有力提問,這兩個章節在我成長的教練實踐路上,起著非常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進入商業教練實戰營之前買了一本第五版的《高績效教練》,這版與第四版不同的是很多地方進行了補充,補充了作者和同事們為全球大量客戶提供教練的寶貴實踐經驗,增加了:績效曲線——組織發展的四個階段,正式的一對一教練,團隊績效教練,精益績效教練,安全績效教練,衡量教練的收益和投資回報,如何影響文化變革,領導者的品質,成為大師之路,高階教練等非常具有實踐性的內容。附錄的教練詞匯匯總、教練提問工具包等非常具有實操性,是教練日常工作的必備工具。
補充的這些教練工具包的問題組,給新手教練們更好的思考、參考,以便他們在實際的操作中有更好的借鑒作用。
而我自己的感受時,特別是問題包6的后續跟進---用這些問題在教練的意愿階段用來檢查進展,去確認被教練者之前的目標設定是否是他真正想要的,是否是通過教練以后能夠馬上去執行的。其實在完成一個教練對話后,在下一次教練對話進行之前,我們可以用來檢驗一下上一次教練對話的一個成果。
比如說,我們上次談過后,
你的計劃執行怎么樣?
進展到什么程度了?進展的怎么樣?
你對自己的進展有什么看法?
你已經取得了什么成就?
假如你的教練對象取得的成功,可以問他最滿意的是什么?最自豪的時候?取得了哪些成功,這些成功給他帶來的新的優勢是什么?培養的什么能力等等。
假設教練對象沒有取得成功,依然可以問他發生了什么?進行的不順利是遇到了什么挑戰?在應對挑戰上做得如何呢?下一次你會改變什么樣的行為?你希望在哪些方面提升?目前要克服的最大障礙是什么?要克服這個障礙,你能做得最有效的事情是什么?
關于GROW 模型
目標、現狀、選擇和意愿
目標設定 包含本次教練對話的目標,以及設定教練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現狀分析 探索當前的狀況。
方案選擇 可供選擇的策略或行動方案。
該做什么 What 何時 When 誰做 Who 以及這樣做的意愿Will?
我們必須強調,如果沒有通過積極的傾聽和強有力的問題來“創建覺察”,和“建立責任感的意圖”以及能力作為基底,那這個模式的價值將十分有限。所以,覺察和責任感遠比GR〇W模型要重要的多。
當然,這個模型是可以循環使用,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對現狀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之后,可能定出是一個模糊的目標,那么需要把目標不斷地調整,調整到更清楚之后。才能夠繼續推進。所以在積極傾聽選擇方案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檢查這些方案是否能夠幫助客戶推進目標的實現,然后再決定應該做什么,或者什么時候做之前,再次核查他們是否能夠達到目標,當然在最后方案執行的過程當中,如果執行人自我激勵的非常的低,我們還是應該再次核查目標,特別是對目標執行人的意愿度再次核查。
GROW模型的關鍵點
目標,首先是要花費足夠的時間來探索G——目標,直到教練對象能夠設定一個既能夠激勵他們,又能幫助其向前發展的目標,然后憑直覺靈活選擇其他幾個環節的順序,包括必要時重新審視目標。
這里的目標類型包括終極目標,績效目標和過程目標。我需要理解不同目標類型的主要目的和期望。明確此輪教練對話所期望的結果。目標要用SMART 去衡量,比如說,我將在六個月內建立什么…,我要在4周相應的設置什么,4周制定溝通的…策略。每兩周舉行一次…會議,了解工作的進展,每天幾點鐘要做…
除了SMART?原則還要遵守的PURE原則 即正向的陳述、能被理解的、相關的和道德的。以及CLEAR原則 挑戰性的、合法的、環保的、適宜的、被記錄的。
現狀,是就目前采取的行動評估當前的狀況。明確之前采取的行動的結果和影響以及阻礙或限制當前進展的內部阻礙和阻撓進行分析。
選擇是確定可能性和備選方案,將可能采取的方案策略出一個詳細的提綱。
做什么的行動方案 是幫助梳理學習收獲,并探索如何改變,以實現最初設定的目標。針對已確定步驟的實施情況進行一個總結,并創建相應的行動計劃,明確未來可能遇到的障礙。考慮在后續的目標實現中可能需要的支持和發展,評估約定行動的準確執行情況,重點強調如何保證責任擔當以及目標的實現。
檢查現狀,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客觀性。覺察看待事情如她本來那樣;自我覺察是認知到扭曲自己對現狀感知的內部因素。
抽離,有的時候需要教練擁有一個高度抽離的狀態,并有能力以提問的方式使人教練對象給出符合實際的答案。
描述而不評判。教練時時刻刻都要保持中正、客觀,盡可能地鼓勵教練對象使用描述性詞語。
選擇 在選擇階段目的不是為了找到對的答案,而是要創造出和羅列出盡可能多的可供選擇的方案,在這個時候選項的數量比每個選項的質量和可行性要重要的。被教練者出現許多負面的情況是比如說這不可能完成,他們絕對不會同意的,我們花不起這個時間等等,那我們邀請教練對象來問他們自己,如果沒有這些障礙,你會怎么做?如果你有更多的人會怎樣?用假設性的提問規避了理性的核查更多創造性的想法被釋放出來。
GROW模型中的W代表你將會做什么,用于強調意愿、意圖和責任感的重要性。第一步是責任擔當的設定。定義行動計劃時間表和衡量任務的完成機制,第二步就是跟進反饋回過任務的進展,探討學習反饋。
重溫GROW模型,對目標、現狀、選擇和意愿每一個后面的邏輯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當我重新去回顧附錄后面的教練問題工具包的時候,對于這么多問題的提問,有了更清楚和更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