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為什么要保持靈活,因為大多數人因為定了一個計劃,一旦出現卡殼就倍受打擊,要么放棄要么即使自己不爽、也要死撐。如何能制定一個可行性比較高的計劃?那就要遵循習慣于養成的規律。
? ? 習慣的執行者是人,那么計劃要有可行性就要考慮人行事的特點。理性的騎象人很了解感性的大象有些小脾氣,那就要適時而動,該松韁繩的時候就要松一下,該緊韁繩時也要不客氣。只有這樣大象也才會乖乖的聽騎象人的指揮。所以海比特第四法則就是彈性比僵化更有價值。根據習慣養成的三個規律即:反抗期,無聊期和挑戰期,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應靈活,變通的按規律行事。
一、反抗期:阻力級別:五星。新習慣于打破了原來的行為模式,出現了不適應的狀態。就如出門原本以為晴空萬里,沒想到卻是七級大風,回頭看門已經關了,怎么樣辦?心一橫,那就逆風而行,慢慢來,小步走,扎扎實實走穩每一步。畢竟大風不會一直吹,遲早會過去??!在這個期間內,計劃設置的標的不能太高,內免造成內傷。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指標以持續做下來為結果導向。
二、無聊期:阻力級別:二星到三星。當度過反抗期,行為模式就逐漸適應了新平衡,但新問題也隨之而來,對于已經掌握了的習慣內容,開始覺得無趣,興奮點消失。那就要找點有趣的事來做一做,別讓習慣成為“白開水”。這讓我想起《超級瑪麗》這個游戲,吃金幣也不能總是走在平路上,尋找金幣的途中總要給自己設置個坎呀,水管呀,躲個吃人花之類的。這樣行進的旅途才會風光旖旎,充滿樂趣。從心理層而上來講,感性的自己象個沒有長大的小孩,趕的路多了,就開始撒嬌打滾;那理性的我則會從身后拿出一個早已準備好的棒棒糖哄她,感性的我剛會破涕為笑,拍拍身上土繼續趕路。
三、挑戰期:陰力級別:一星或無。有前面的兩個時期的練習,我們的習慣有了穩定的生理,心理的準備,更多的是收獲了能堅持這個習慣的信心,這時我們可以練習習慣設置的目標,偶爾挑戰一下更高目標也會覺得不再那么困難。
? ? ? 這三個時期中有都設置一到兩天的“摸高”指示,這樣可以讓自己挖掘一下自己的潛力同時又不會傷到自己的信心。
? ? ? 如果在習慣養成中出現意外的中斷怎么辦,那就設置一到兩個豁免權,當出現自己不想看到,沒有想到的中斷時,就用一下豁免權,讓自己的習慣得以延續。另外設置獎勵機制時切忌動機牽移,要保護好自己的內在動機。
? ? ?根據所學,運用靈活性繼續完善計劃:
? ? ? 這節課的學習讓我對堅持習慣養成有了新的認識,以前我之所以沒有將習慣堅持下來,是因為從制定習慣計劃時就沒有遵循規律。做事都是一刀切,設置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最高標準,整個習慣養成期都是挑戰期,那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了。但自己卻一直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依然屢敗屢戰,以至于當我宣布要堅持做一件事時,旁邊的人多會開玩笑“斗戰勝佛”又被打雞血了,果不其然過不了幾日就又不了了知。以至于自己也覺得自己是個做事不能堅持的人,為避免自取其辱,很少再去堅持做一件事,養成了做了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鐘的習氣。這次訓練營盡管只有短短的五天,卻讓我受益匪淺,原來習慣計劃可以這樣制定!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不能只靠熱情,更要理性分析,規劃,運用規律性同時掌握靈活性。以后制定習慣計劃,有辦法啦,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