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人物譜之忠武橫行李續賓(1) 潛伏爪牙十六載,一旦飲血兇光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引語

他是湘軍一代名將,孤軍犯險,勇不可當,克武昌。破九江,勛功卓著。然而在他人生的前35年,他困守鄉里,一直未能得展抱負,直到……太平軍鋒北上。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傳奇生涯從何時開始?他的命運又將走向何方?

人物簡介

姓名:李續賓

出生地:湘鄉崇信都巖溪里。

家庭背景:稱得上詩書傳家的知識分子家庭,到李續賓這一代,李家數代在鄉里已經累積了不少“人氣”。

父親:名登勝,字振庭,貢生,工近體詩,精書法。樂善好施,好搞文學會,自己筑了一座私塾,叫做“將就書屋”,在鄉里教了一批青年才俊。

兄弟:除他自己,有四個兄弟。只有李續宜值得一說,續宜和他一同入伍打仗,做過湖北巡撫、安徽巡撫兼提督,賞穿黃馬褂,授欽差大臣,死后追贈尚書,謚勇毅。

最好的朋友:王勛(王錱的堂兄)。

老師:父親振庭先生,五歲李續賓跟他學《孝經》,七歲授《詩經》,八歲讀《尚書》,九歲聽《周易》、《禮記》,十一歲自己讀《左傳》大有感悟,父親高興,讓他看《大學》,給他講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和審視世事人情的方達;鄉里怪人羅澤南,這也是后來湘軍的創始人一,“湘軍”的“湘”字,本意就是“湘鄉”,二十歲時和朋友王勛一同入羅澤南門中。
除以上兩位,他還從伯父那兒學過地理。十二歲父親生病后的老師是族中文人李白適。還有箭術老師彭昌侃。

外貌:十歲身材已經跟成人一樣高大,左眼有個紅點,雙腳底下各有一塊胎記。

性格:
沉默寡言,不露鋒芒。曾國藩說他“稠人廣座,終日不發一言”;“胸劈眾流,曾不出口”。胡林翼說他“言簡意重,淵默雷聲。山不言高,海不言深”。
膽大心細,做事牢靠。十二歲時父親派他去縣里辦事,老師李白適認為太小了不行,父親說我試試他,看看他的能耐。結果李續賓一百六十里的路,用六天往返,事也辦得妥妥貼貼。回來還跟父親說:老爸,我去拜訪了縣里的王人樹方伯,跟他兒子王勛結交了。父親兩眼大亮,認為這小子不錯。

座右銘:
李續賓喜歡《論語-學而》中的一段話:“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愛好:
書法:臨家藏米芾帖,手抄爾雅。
治經:十八歲開始治經,在軍中每天看鄭玄的注疏,朱筆勾畫。戰隙給兵勇講課。曾說“吾十八歲始讀此書,今已二十年,未能窮其意蘊。”又說:“道理愈窮究愈不能盡,吾性不耽文字,而于注疏頗有心得”。曾國藩對弟弟寫信時也勸誡弟弟以李續賓為范:“迪庵在軍中讀書寫字,日有常課,當以為法。”

特長:
善相馬:十三歲學騎馬,因此會相馬,胡林翼、曾國藩得馬常讓他看優劣。
善射術:十五歲向彭昌侃學射術。“目有神光,以羽拂之,不眨”,“百步外矢無虛發”。十九歲有在縣里參加武試的機會,朋友說:“你既然這么能射箭,為什么不露露身手拿個冠軍呢?”答:“我不想靠這個求得名聲。”
力氣大:沒學武就能舉三百斤,剛練箭就能挽強弓。
懂藥理、會治病:二十四歲的時候學了一年醫,能開藥方,后來在軍中八年,他的部隊沒有受瘟疫困擾。
懂地理、能繪圖:因為大伯精通地理,李續賓向他專門學過,加上自己的研究,竟然憑一己之力畫了九百多張地圖,后又同人一起增改重繪,最終變成了一千四百五十一幅。曾國藩見了感嘆自己的收藏也比不上李續賓畫的圖。據曾國藩日記記載,安徽全省的地圖都是借用的李續賓的版本,可見李續賓鉆研、繪畫之精細。

一生事業:興辦團練、統率湘軍,征討太平天國。

著名戰役:攻占武昌(1854)、田家鎮之戰(1854)、再克武昌(1856)、攻克湖口(1857)、圍攻九江(1858)、三河之戰(1858)。

作品:有《李忠武公遺書》傳世。

人物年譜

李續賓弱冠之后,開始踏入今后一生的正行了。
二十一歲的時候,湘陰、邵陽交界的地方盜賊橫行,振庭先生就想建立一支鄉勇隊伍,保一方平安,派李續賓上湘陰和邵陽縣里申請做這件事,沒有獲得許可。但這年,他學會了殺生(打獵)。
二十二歲的時候,他不屈不撓往返兩縣縣治十余次,終于得到了許可練團,捕殺鄉里的強人罪犯,境內一下清凈了許多。
這一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但是自此之后一直到三十出頭,李續賓都在家操持家事,種田耘地,除了每年一度的出獵,沒有動過槍把子。但是李續賓已經覺察到天下將亂,就更加用心地研究軍事了,地圖就是在這期間畫的。

三十一歲的時候,結識了楊岳斌(后改名楊載福,湘軍水師創始人之一)
同一年,父親振庭先生六十大壽,到場的都是一鄉之望客,可見李家在鄉里是名副其實的世家。來賓有羅澤南、王錱、劉蓉等數十人,其中多有后來湘軍重要人物。

三十二歲這年,李續賓的兩個兒子都入學了,他還在養牛、耕地、沃土、澆糞、喂魚、種菜,每天兩點一線,往返于家田三里之內,風雨無阻。
但是,他的田園日子已經過不長了。這年大水災,邵陽新寧人李沅發趁勢而起,殺了知縣,占據縣衙,要進犯寶慶(邵陽舊名)府了。有人請他出山平亂,李續賓說:“都是些烏合之眾,沒什么定性,正規軍是打不了他們,但是只要招募一些農家丁壯,此事關系他們身家性命,自然會盡力破賊。”只用了三天工夫,李續賓就召集了二百余人,教會他們格斗。李續賓說,行了。帶兵趁夜直取李沅發巢穴,一舉將之擊破。功成之后,李續賓又回去秋收去了。

李續賓三十三歲,道光駕崩,未來的老板咸豐踐位。李家在李續賓多年的經營之下,四畜興旺、五谷豐登。這年,太平天國正式起義,朝廷驚聞,派老臣林則徐督軍平剿,中道病卒。

到次年李續賓三十四歲,新皇帝改年號稱咸豐了,是為咸豐元年,也是公元1851年。太平天國轟轟烈烈,上迫湖湘,鄉里民眾恐懼,李續賓知道自己施展身手的時候,到了。他訓練鄉團,拿出自撰的《孫子兵法易解》,給團勇們宣傳講習,普及軍事化教育。這本書沒有出版過,后來在三河之戰中失落掉了。
這年他做的事還有,參加縣試,為時任湘鄉知縣朱孫詒所知。朱孫詒其人有必要略作申述,他本身是刑部主事,是個京官,后派到地方上來當父母官了,湘鄉是他繼寧鄉和長沙之后的第三站,成為湘鄉知縣這一年正是道光三十年,也就是1850年。到湘鄉之后,他就召集了劉蓉、王錱等人,說:“想要保衛鄉里,非要搞團練、練鄉兵不可!”于是他成立了最早的湘勇組織,《清史稿》評價他:“朱孫詒提倡團練,振興人材,實為湘軍肇基。”所言非虛。因為這個時候,曾國藩尚在京城,直到1852年7月,曾國藩在奉命赴江西擔任鄉試官的途中得知老母過世,這才請假回到湘鄉老家。
接著說李續賓,除了參加縣試被朱孫詒所知之外,在前線正規軍敗潰,省城可能有危險的情形下,他還到長沙府城建議用火器來御敵。歲末之時,還捐了個從九品銜,應該也是在為建功立業做準備。最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他的一句話,是關于練團的一句警句。他說:“(練團之法)以正人心為主,以固人心為先。”我揣摩著,“正人心”、“固人心”,應該就是思想教育先行。

咸豐二年,即1852年,李續賓三十五歲。這年太平軍將廣西省城桂林圍困住了,擊退了朝廷派來圍剿的軍隊。不久,太平軍解圍廣西,朝湖南而來了,兵鋒所至之處,連占州縣十余。當時的湖南巡撫本為駱秉章,因防守不力,被革職留任,張亮基代了他的巡撫職。眨眼間,太平軍兵臨長沙城,圍攻之勢已經展開。這時的李續賓也沒坐著,雖然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但是他已經拉起了一只大約三百人的團丁隊伍,屯兵在漣濱書院(湘鄉書院之風頗盛,有四大書院,漣濱書院最有名的人物是曾國藩),同羅澤南和王錱日夜操練、教育,將這支精悍的隊伍練成了能戰的部隊。太平軍和清軍在長沙作戰期間,李續賓也曾獻策,未被采納。年內,除了這件大事,值得說的就是曾國藩經人推薦,被委任為幫辦團練大臣了。

咸豐三年,即1853年,李續賓三十六歲了。太平軍一路順流之下,已經占據南京,改名天京,建都并割據一方了。李續賓仍在鄉里隨羅澤南訓練團勇,捕殺土匪,團勇規模有所擴張。同人和朋友王錱和曾國藩鬧矛盾了,因為曾國藩從天子腳下來的,不懂鄉情,難免有些嚴肅,或者說有點官架子,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所以王錱很不高興,關系就沒搞好。曾國藩和王錱都是湘軍的早期創始人,應該說,二者缺一不可的,如果重要領導人關系搞不好,今后事情很難辦。還是李續賓站出來,主動勸說王錱:“一支打仗的部隊是要人心和睦的,只要他曾公下達的命令是對的,你就委屈一下子也沒什么,何必在意這些細節呢?再說他也是朝中派來的特使,的確地位比我們尊崇,不存在強壓我們的情況。”不僅調和同事關系,李續賓還一如既往從李家出資,解決九百團勇的伙食問題。
這年太平軍定都之后就開始西征,西征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直搗江西省會南昌。被革職的湖南巡撫駱秉章已經官復原職,他和曾國藩決定派江忠源統軍前往救援。李續賓等人的湘勇也調撥進去,隨江忠源的楚勇同行。
這幫湘鄉來的鄉土泥巴漢子,還沒出過鄉里的大門,剛來省會長沙就受了一路的譏笑,因為穿得太破爛了,像乞丐一樣。家窮沒錢嘛才出來打仗,有錢誰還受這份罪頂著腦袋趟這渾水呢?駱秉章說該給你們配備點像樣的衣甲,不然不太像話。李續賓這時說了一段卓然不凡的理論:“太平賊之所以銳不可當就是因為他們輕裝簡行,咱們這些人都是莊稼漢,同太平賊進行機動作戰,只有穿著麻衣短打,才能與之爭鋒。穿了甲胄,反而會讓兵勇滋生畏懼心理。”從這段話,一是可以看出李續賓有湖湘人勇敢霸蠻的精神,二是可見他懂人性,懂心理學。湘軍后來都不穿甲胄,徑直面對炮火刀刃,首倡者就是李續賓。
于是,湘勇一千二百余人從長沙開撥。羅澤南、李續賓兄弟、郭嵩燾、楊虎臣等人物是這支勇兵的帶頭人。行軍途中,李續賓主張不要在民宿歇息,他說:“兵者可貴之處就是不要擾民。”于是搭建帳篷,自作營壘。
抵達南昌之后,當然不能進城了,因為太平軍已經在圍城,開城門就會把敵軍也放進去,而且援軍本不必進城,和城內里應外合圍攻敵軍反而有更好的效果。于是他們扎營在南昌得勝門外。太平軍突然來攻,這突如其來的第一仗給了這幫還沒有被血與火淬煉過的漢子當頭棒喝,他們被太平軍的聲勢嚇得滿地逃竄,結果被太平軍一戰殺了八十一人。但是李續賓是長期自學軍事的人,也有過剿匪經驗,長年的潛爪蟄伏對他來說太過難受,現在終于有機會讓他露出爪牙,他怎會放過?當機立斷,李續賓派一百六十人打了太平軍一個埋伏,陣斬三十七級,這下把太平軍自己驚到了,停止了進攻。這一仗,李續賓還等于救了羅澤南一命,他藏身在民舍才沒被太平軍捉著。雖然靠著李續賓的伏擊,止住了太平軍的攻勢,然而這一仗仍然相當于一記當頭悶棍,湘勇一下沒緩過神來,主動撤退了三十里,虎視眈眈的太平軍這才收起兇光,撇下他們走了。
李續賓遭逢太平軍的處子一戰,可謂非同凡響。古之出將入相者,非有天生之材質不可為也。更何況李續賓長年累月地汲取和學習,繪圖、寫兵書、練射術,無一不表明他深知天下形勢,時時在等待那個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時機。那么此時此刻,他的時機是否降臨了呢?下一篇再細表。

湘軍人物譜之忠武橫行李續賓(2) 百卷詩書付一炬,岳州城外出奇兵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362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013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346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21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146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534評論 1 325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585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67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1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74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58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2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86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1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56評論 1 29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993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34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